如何看待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造车态度
最近,关于魏建军的“试车手套”被长城汽车的官网报道了。作为一个董事长,在试驾自己公司的汽车时都佩戴手套,体现的是他对产品的尊重。
事实上,对待每一款汽车的研发生产,魏建军一直是抱着“精细打磨”的态度。最重要的是,他从不人云亦云,而是试图用技术比高低,让造车这条路走得更纯粹。
比如2018年,在面对汽车动力技术转型时,所有人都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应该去做小型三缸发动机。但魏建军却认为,未来技术的变革不只是一种选择,长城汽车零部件体系要从封闭走向开放。自这一年开始,长城汽车将旗下大大小小零部件业务部门整合成几大独立发展零部件公司。零部件企业既对长城汽车提供零部件开发,同时也面向市场提供服务。作为主机厂的长城汽车,同样向其他零部件企业开放供应采购,引入外部竞争。
于是,长城控股旗下独立运营供应链体系,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长城汽车技术森林生态。其中,蜂巢能源、蜂巢易创,确保动力系统的供应;毫末智行、嘉峪智能、诺博科技等科技公司提供智能化软硬件解决方案;未势能源主攻氢燃料电池领域。得益于长城汽车打造的森林技术生态,长城汽车首创了全球智能四驱电混动技术——“Hi4”,为长城汽车越野体系全面新能源提供技术支撑。
魏建军在内部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是:“技术要走在市场的前面,消费者看不到那么远。”在技术的投入下,长城汽车的产品质量从来都是不容小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