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看看今天外面的天空,瓦蓝瓦蓝的,PM2.5是个位数,说老实话,我站在这个地方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3月8日,“部长通道”迎来一位“老面孔”——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当日,北京再现“5微克蓝”——PM2.5指数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
3月8日,人民大会堂。当日,北京空气质量为优。封面新闻记者代睿摄影
这是黄润秋出任生态环境部部长以来第三次走上“部长通道”,第一个回答的问题仍然离不开公众最关注的空气环境质量。
“疫情转段以后,全社会经济活动明显回升,部分领域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增加,这对稳住大气环境质量带来了很大压力。”黄润秋坦率地表示,过去的2023年,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十分复杂的一年。
去年上半年,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发生了17次大范围强沙尘天气过程,为近十年来最多,仅此一项,使优良天数比例损失3.3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5%,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优于年度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去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应该说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回顾过去一年,黄润秋说,面对严峻形势,生态环境部和有关部门一道,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扭转了被动局面,推动环境质量稳中改善。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部长通道”回答提问。封面新闻记者代睿摄影
3场部长通道回应9个问题
空气质量几乎是历任生态环境部(包括原环境保护部)部长的必答题。2020年5月25日,刚履新26天的黄润秋就在“部长通道”上对空气污染反弹现象进行回应。
那一次,黄润秋表示,由于部分地区排放仍然偏重,在遇到不良天气影响的条件下,重污染天气还会卷土重来。这说明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下一步还要继续努力。
封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三次“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黄润秋一共回答了9个问题,涉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空气质量改善、“十四五”环保规划、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领域,且与当年环保热点话题紧密相关。
2020年初,全球面临新冠疫情冲击,对于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黄润秋说,不能因为遇到困难、遇到挑战,就放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就放松对环境监管和环境准入的要求。否则就会回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上去。
2023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回答关于环境保护是否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时,黄润秋明确表示,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量,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部长通道”回答提问。封面新闻记者代睿摄影
“在成都生活工作了30多年,很有感情”
“我在成都生活工作了30多年,很有感情”,在此次“部长通道”上,黄润秋这样表示。
记者注意到,2016年来到原环境保护部任职之前,黄润秋长期在高校工作,拥有工学博士学位。从16岁进入成都地质学院学习到53岁离川,他在四川学习、工作了37年。
据黄润秋的母校成都理工大学网站介绍,从教近30年间,黄润秋领导创建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带出了一支拼搏向上、能打硬仗的队伍,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校的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国家地质工程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地质工程领域取得了卓著成就,独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实际上,这已不是黄润秋第一次面对记者提问时提到成都。2021年8月,他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答问时,就曾点赞成都的空气质量改善。
“我曾经在成都生活过30多年,这几年,不断有同事、朋友给我发来图片、发微信朋友圈,就是坐在成都的家里,在窗户边拍的西岭雪山,清清楚楚。”
黄润秋所说的西岭雪山,曾被客居成都的诗人杜甫在名篇《绝句》中提及。“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绘了唐代在成都城中远望西岭雪山的景色。随着空气质量的改善,这一景观如今再现蓉城。
“如果你运气好,偶尔还能拍到百公里之外的贡嘎雪山,这就是大气环境改善实实在在的效果。”黄润秋以亲身经历介绍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生动案例。
黄润秋:欢迎新闻媒体发挥好舆论监督优势
在本次“部长通道”上,他还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进行了回应。
“近年来,各地相继曝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在环评文件编制及企业自行监测过程中数据造假的行为,造假手段五花八门,花样层出不穷。”黄润秋直言,这些行为绝不能容忍,必须坚决打击,而且要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连续四年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黄润秋透露,近三年,共查处2260家有违法行为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向有关部门移送193起案件进行刑事立案,公开曝光457个典型案例。另外,还查处了企业在环境自行监测方面的造假案4255件,向有关部门移送930起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
他指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和有关部门一起,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持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加人工智能的“穿透式”监管,用科技力量筑牢防范造假的防线。
“我们也欢迎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优势,和我们一道推动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采访结束前,黄润秋向在场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