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人形机器人概念的热潮席卷资本市场,马斯克、任正非等国内外知名大佬纷纷发力之际,来自深圳的优必选却悄然成长起来,并一举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公司股价随之大涨。
上市仅两个多月便入选港股通名单,优必选的股价开始狂飙。
3月6日,专攻人形机器人的优必选大涨88.13%,截至收盘,报收202.8港元/股,总市值达848亿港元;3月7日,优必选一度延续上一日行情,盘中暴涨超60%,但最终大幅回落,报204港元/股,涨幅为0.59%。
目前来看,3月4日优必选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和恒生沪深港通大湾区综合指数,并入选港股通名单,或为公司此次大涨的直接原因。
然而股价暴涨的背后,是优必选连年亏损的现状。根据优必选招股书数据,公司2020年到2023年前6月均出现大额亏损,且亏损有变大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人形机器人产业虽处于早期阶段,但开年以来却颇受市场关注。受益于此,与优必选关联颇为紧密的天奇股份也次涨停。
腾讯、工行力挺
十二年磨一剑,优必选似乎正逐渐坐稳港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宝座。
2012年3月,优必选在深圳成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研发、平台软件开发运用及产品销售。
此后,优必选一直沉寂,直到2016年登上春晚,此前不温不火的优必选机器人一下打响了名头,2018年、2019年、2021年优必选均登上了春晚舞台。
2023年12月19日,优必选在香港公开发售,并于同月29日开始在港交所主板买卖,2024年3月4日,优必选又进入了港股通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市场对优必选颇为青睐,因为纳入恒生综指及相关指数的成分股的企业,在业绩、市值等指标上都有着不低的要求。
事实上,得益于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深耕,优必选早在上市之前,便吸引了不少资方大佬的注意。
优必选招股书显示,优必选共经历了4次Pre-A轮融资,1次A轮,2次B轮,1次C轮,6次D轮融资。
资方阵容豪华,包括腾讯、工商银行、海尔、民生证券、居然之家、科大讯飞、泰国正大集团等知名投资机构。
在优必选IPO之前,优必选第一大个人股东为创始人周剑,持股28.77%;周剑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53.98%,为公司实控人,占据主导地位,紧随其后的是腾讯,持股6.48%,启明创投则持有5.98%的股份,位列第三。
此外,杭州优知持股3.58%,深圳市麦高富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62%,周静个人持股1.68%,深圳智能佳选和海鲲投资分别持股1.36%和1.44%,而鼎晖投资、工银(深圳)分别持有1.78%和1.73%的股份。九江优选、北京居然投资和富众康鼎的持股比例则分别为1.6%、1.46%和1.18%。
公司的天使投资人、比亚迪联合创始人、正轩投资董事长夏佐全持股5.78%,为公司第二大个人股东。在完成D轮投资后,公司估值已逾3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优必选暴涨也受益于此前两会内容。据悉,2024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期间播出的特别节目《中国向新而行》更是直接展示了优必选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由此,人型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受到众多投资者关注。
据悉,优必选的Walk X甚至和朱广权以及多位国际嘉宾流畅的交流两会期间的热门话题。
此外,优必选公布了一则视频更是拉满了市场对公司的期待。视频内容显示,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经进入造车新势力蔚来的汽车工厂参与工作,并在移动产线启停自适应行走、鲁棒里程计与行走规划、感知自主操作与系统数据通信等任务上有着不错的表现。
亏损之困
爆火起来的优必选,同样面临着颇多难题。
具体来看,同花顺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月及2023年上半年,优必选的净利润亏损分别为-7.07亿元、-9.2亿元、-9.75亿元、-5.3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在-100%上下波动,在2021年,净资产收益率更是跌至-122.29%。
然而净利润亏损的连年扩大,却并为影响到优必选加大科研投入的决心。根据招股书,2020年至2022年及2023上半年,优必选分别产生研发开支4.29亿元、5.17亿元、4.28亿元、2.24亿元,分别占当期总收入的57.9%、63.3%、42.5%及85.9%。此外,根据招股书显示的数据,优必选拥有员工1692名,其中研发人员超过了40%。
得益于科研支出的不断增加,优必选的护城河不断拓宽。根据优必选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优必选全栈式技术拥有1800余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专利,其中逾380项为海外专利,发明专利占比超50%。
优必选的营收同样承压,2020到2022年,优必选的营收分别是7.40亿元、8.17亿元和10.08亿元,然而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营收却猛降到2.61亿元。
优必选也在招股书中表示,“我们可能会继续出现净亏损,这主要是由于与研发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及一般管理开支有关的大量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及物流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销售为其业绩提供了主要的支撑,报告期间分别为公司贡献了84.4%、79.8%、77.3%、58.4%的业绩。
然而优比选在主要业务上却存在过度依赖大客户的问题,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仅“老搭档”天奇股份就为优必选物流智能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贡献了97.6%、91.7%的营收,此后虽有所改善,但仍占比颇多。
数据显示,仅2023年上半年,天奇股份就为优必选贡献了7142万元的业绩,占优必选整体营收的27.4%。
过度依赖大客户也导致优必选的毛利率不断下滑,数据显示,从2020至2023年上半年,优必选的毛利率分别为44.7%、31.3%、29.2%和20.2%。
此外,由于人形机器人尚处起步阶段,各企业市占率也较为分散。优必选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达阀科技市占率第一,却也只有6.4%;海康机器人以4.6%的市占率位列第二;优必选为行业第三,市场份额仅有2.8%。
搭上“顺风车”的天奇股份
颇为有趣的是,2月22日,优必选公布的Walker S机器人“打工”视频,并未带飞自己的股价,反而带动了老伙计天奇股份。
据悉,2月23日,天奇股份股价便大涨近7%,而在2月26日和2月27日两个交易日内,天奇股份拉出两连板,立刻成为热门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随着最近两天优必选的火热,天奇股份再次拉出两连板。
事实上,天奇股份和优必选的合作已有数年,早在2020年9月,双方便共同投资设立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优奇智能),专注提供无人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数字化平台系统,其中,优必选持股36.22%,天奇股份持有24.32%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天奇股份自身的业绩状况似乎并不理想。其2023年业绩预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净利润约-3.95亿元至-3.75亿元,而2022年天奇股份的净利润为1.98亿元,同比大降近300%,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天奇股份在二级市场上的出色表现,还得益于赛道的热度高涨。此前,英伟达曾宣布将于3月18日至21日召开GTC2024大会,除却展示生成式AI,Agility Robotics、波士顿动力等公司将在现场展出25款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马斯克也发布Optimus最新进展视频,机器人腿部运控能力以及运动算法迭代提升明显。
此外,资方对人形机器人公司的期待也颇为强烈。据悉,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AI宣布获得6.75亿美元投资,资方包括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微软等一众大佬,融资完成后公司的估值高达26亿美元。
智能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斯顿甚至发布公告称,2月21日至2月29日,公司共接待约180位公私募、保险资管等机构相关人员的调研。
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来说,一旦完成从0到1的蜕变,无疑将形成巨大产业趋势,虽然优必选仍面临众多挑战,但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