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布局颇为广泛,尤其是在日本的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这个基地距离中国大陆仅有大约800公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这个基地一直是美军在远东的航空大本营,里面停驻着数支F-22隐形战斗机中队。每架F-22的造价高达超过1.5亿美元,单是这些战机的总价值便不可小觑。
法国媒体《费加罗报》曾在一篇报道中提到,如果中国的火箭军真的采取行动,第一波打击便足以让这些价值连城的资产瞬间失去作用。报道称,中国拥有超过1300枚弹道导弹,这一数字源自美国五角大楼的评估,包括短程、中程以及洲际导弹等多种型号。尤其是东风-15短程导弹,它的射程足以覆盖嘉手纳空军基地。美方模拟过这一情境,发现仅需30枚东风-15导弹就能够摧毁基地跑道,让F-22战机无法起飞。之所以如此精准,是因为这些导弹配备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度可达到厘米级,能够进行精准打击。
更具杀伤力的是,东风-15导弹还可以搭载集束弹头,一旦引爆,碎片四散飞溅,基地的飞机几乎全都会变成废铁。经过计算,美军在亚太地区的这些军事设施与装备,第一波损失就达到了40亿美元,尚未包括后续的修复与重建费用。
再来看东风-26导弹,这款中程弹道导弹射程超过2000公里,足以打击位于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关岛基地驻扎着美军的B-2隐形轰炸机和B-52战略轰炸机等重要空中力量。此外,东风-26还有反舰型,专门针对航母战斗群设计。若美军航母进入台海附近,东风-26的攻击将不仅威胁到航母,还能破坏航母上的F-35战机。法国媒体甚至将这款导弹称为“关岛快递”,暗指它的打击目标直接是美国在关岛的关键设施。与此同时,东风-21也是一款反舰导弹,它的速度极快,能够俯冲攻击,航母防空系统往往无法有效拦截。而东风-41洲际导弹具备携带核弹头的能力,射程超过1万公里,能够打击美国本土。尽管如此,报道特别指出,这类导弹主要作为战略威慑,不会是第一波攻击的主力。
为何法国媒体会特别提到这些导弹?他们的分析围绕着中美在台海局势中的力量对比展开。美国拥有11艘现役航母,数量上占有优势,但中国凭借本土作战的地理优势,加上导弹部署的灵活性,使得从陆基阵地发射的导弹具有成本低、数量多的优势。美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在2024年的一份报告中模拟了这一局面,认为中国的导弹优势足以使美军空中力量瘫痪。特别是中国的歼-20战机,将能够在这一背景下轻松夺取空中优势。现代战争中,空权的争夺至关重要,谁能先占据制空权,谁就能掌握战局。此外,法国媒体还提到,经过升级后的轰-6K轰炸机能够携带巡航导弹,配备先进的火控雷达,结合导弹网络使得其威胁更为复杂。
中国的导弹实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风系列导弹逐步完善。2019年,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亮相,速度超过10马赫,飞行轨迹极为变化多端,令现代防空系统难以拦截。在2022年的军演中,东风-17的北斗导引系统也展现了其精准打击能力。美国承认,中国的导弹库已从几百枚增长到1300枚,涵盖了从战术到战略的全谱系导弹。法国的报道并没有对中国进行任何美化,只是客观地指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设施过于集中,容易成为攻击目标,分散部署是美军的应对策略,但实施起来却相当缓慢。
台海问题的复杂性由来已久,从1949年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到今天美国对台军售的不断加码,台海局势一直紧张。2023年,美国批准了对台湾的F-16战机升级,而2024年,又增加了2亿美元的军售。与此同时,中国空军的歼-20战机频繁出现在台海上空进行巡航演练,表明中国的军事存在始终未曾放松。南海局势同样复杂,美菲联合军演持续进行,菲律宾允许美军使用更多的军事基地,而中国海警也在严格执法,2021年海岸警卫法生效后,2024年相关行政程序更加严苛。虽然2023年布林肯访华后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但双方的军演并没有停止,南海舰艇的集结依旧引发各方关注。
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导弹威胁,五角大楼的报告指出,美国的干预成本显著上升,虽然F-22战斗机技术先进,但若其所在基地被摧毁,这些战机也毫无用武之地。法国的分析指出,美军在亚太地区的40亿美元损失仅仅是第一波打击的直接损失,包括飞机、跑道和雷达等设施。F-22作为五代隐形战机,虽然隐身能力强,但如果停在地面,依然难逃成为活靶的命运。美军的E-3预警机在侦测歼-20方面也面临挑战,2022年,美国空军将军维尔斯巴赫曾指出,E-3系统无法有效识别歼-20,需要更换为E-7预警机。2023年的美国国防预算中,确实包含了更换预警机的计划。
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始终明确,一国两制的原则不容挑战,任何涉及领土完整的议题都无法妥协。中国的导弹技术是出于防御需求,而综合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军事领域,也涵盖了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法国媒体在报道中并未夸大其词,只是客观地指出,中国的导弹优势已成事实,而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必须重新评估。
此外,全球供应链也正受到中美对抗的影响。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已开始影响全球军工产业,F-35的生产也因此受到影响,美国媒体报道称,F-35的零部件库存已经所剩无几,仅能维持18个月的生产。美军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暴露出其军事工业的短板。法国战略评估在2025年中提到,中国的核武扩张、南海局势等都将是全球面临的挑战,但也指出,台湾局势动荡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总体来看,这篇报道提醒我们,台海问题远非小事。中美之间的博弈正在升级,导弹成为焦点武器之一。法国媒体从中立的第三方角度提出的分析,虽然没有偏袒任何一方,但无论如何,我们作为普通人,依然应该理性看待这一问题,追求和平解决,而不是让冲突升级,毕竟一旦爆发战争,损失将远远超出4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