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以色列为何空袭叙利亚?
以色列突然对叙利亚发动空袭,目标直接锁定了叙利亚的“总统府”和“国防部”大楼,导致多人死伤。显而易见,这一行动看似是针对叙利亚总统朱拉尼,甚至可以说是一次“斩首行动”。那么,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深层原因呢?
表面上的解释是:为了保护德鲁兹人。然而,深入挖掘后可以发现,真正的动机远不止如此。德鲁兹人长期居住在戈兰高地,而戈兰高地对以色列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因此,以色列要保护德鲁兹人,也就意味着它在这个地区的利益。
更为根本的原因是,以色列绝对不允许叙利亚实现统一。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是,德鲁兹人与贝都因人之间发生冲突,叙利亚政府以“平息冲突”为名,派兵进入德鲁兹人居住的地区。然而,德鲁兹人却声称自己遭到叙军的袭击和屠杀,这直接引发了以色列对叙大马士革的猛烈空袭。潜台词似乎是:朱拉尼,你要一统叙利亚?当年无论是老阿萨德还是小阿萨德都未能成功,你凭什么?!
除了这些战略考虑,不排除内塔尼亚胡的个人私心。只有在以色列处于长期的冲突状态下,内塔尼亚胡才有可能稳固自己的政治位置和权力。例如,这次空袭就是他成功避免以色列法院审理他的案件的一种方式。
从以色列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出于对两国方案的拒绝,还是内塔尼亚胡为了保命和权力的考量,以色列必须维持中东的动荡局面。时而挑衅伊朗,时而轰炸加沙,时而打击黎巴嫩真主党,时而反击也门胡塞,空袭叙利亚自然也就是常规操作了。
总之,以色列越是疯狂地展开军事行动,越是显示出其在中东的生存困境。
其二:埃尔多安的野心
站在更广阔的中东局势来看,以色列空袭叙利亚的背后,不能不提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野心。众所周知,叙利亚局势的改变实际上是在去年的“强摘桃子”过程中发生的,而如今,叙利亚的朱拉尼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是土耳其的代理人。因此,叙政府的每一步行动都必须在土耳其的掌控之下。
当叙利亚政府以“平息冲突”为由派兵进入德鲁兹地区时,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干预,更是一次战略性的进攻,类似于再次摘取“桃子”。而且,至今朱拉尼政府并未因以色列的空袭撤退,这表明土耳其并未改变支持朱拉尼的立场。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土耳其将来会对以色列采取行动呢?
虽然土耳其确实有这一意图,但根据当前的局势来看,埃尔多安还不敢轻举妄动。背后的原因,正是埃尔多安试图恢复奥斯曼帝国的荣耀。为此,他需要摆脱俄罗斯在叙利亚及黑海地区的制约。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历史恩怨已深,尤其是在2014年俄罗斯夺取克里米亚之后,俄罗斯可以随时威胁土耳其的安全。这使得埃尔多安做出了“击落俄罗斯战机”的决定,导致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然而,随着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的支持下帮助阿萨德政权稳住了局势,土耳其的战略方向就变得更加复杂了。通过在叙利亚建立自己的势力,埃尔多安试图打破俄罗斯的包围。但问题是,土耳其仍然在里海和高加索地区面临巨大的压力。
因此,埃尔多安的最终目标是完全掌控叙利亚,同时消除以色列的威胁。如今,叙利亚的内部冲突为他提供了机会,朱拉尼政府趁机“平息”叙利亚的动荡,实际上是为了进一步向以色列施压。
土耳其的目标是恢复奥斯曼帝国的荣耀,而这一切都从成为“中东之王”开始。现在你是否明白,为什么以色列要轰炸大马士革,甚至威胁要斩首朱拉尼?这显然不仅仅是针对叙利亚,更是在警告埃尔多安:你敢挑战我的底线,就准备好付出代价吧。
其三:普京的机会
如果我们从全球视角分析,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实际上为俄罗斯总统普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普京去年为什么放任土耳其在叙利亚“摘桃”?原因很简单,深陷俄乌冲突的他,无法应对两线作战,只能集中精力在一条战线上。如果伊朗能提供有效支持,局面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伊朗并未有效履行其承诺,这也使得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支持变得捉襟见肘。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与以色列的关系非常复杂。以色列在过去的中东战争中,得到了不少来自苏联犹太裔的支持,而普京也曾公开表示,以色列对俄罗斯来说有着特殊的地缘意义。以色列内有大量的俄罗斯裔居民,因此,普京很难完全割裂与以色列的关系。
而如今,随着叙利亚局势的变化,土耳其逐步掌控叙利亚,而以色列又与土耳其产生矛盾,这无疑给普京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中东再爆发大规模冲突,普京将有更多的空间来转移自己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压力,尤其是当以色列与土耳其发生冲突时,普京就可以借此分散土耳其和美国的注意力。
总的来说,普京与以色列虽然有着微妙的合作关系,但在中东的战略博弈中,普京会乐于看到以色列与土耳其发生冲突,从而使俄罗斯能够从中受益。
这场复杂的国际棋局中,各方利益错综交织,谁能把握住机会,谁又将在这场全球博弈中败下阵来?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