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下马威?美论坛:如果中国禁止美加入中国空间站,美有权将其击落
创始人
2025-06-19 17:22:18
0

本文所述内容均有可靠来源,详细资料请参见文末的参考文献。

早在2015年,《时代》杂志的特约编辑保罗·克鲁格便曾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不允许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计划,简直是一种愚蠢的举动。”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美国的某些论坛上,竟然有人提出了更为极端的观点:“如果中国不允许美国参与中国空间站的建设,那么美国将拥有权利将其击落。”这一言论看似荒诞,却在某些极端人士中广为流传。那么,这一说法真有其依据吗?为何美国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强硬?

早在1990年,美国便联合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及11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启动了国际空间站(ISS)计划,意图打造一个奢华的“太空俱乐部”。然而,尽管中国在1994年正式提出加入该计划的请求,却被美国以“技术不达标”和“资金不足”为理由拒绝。此后,中国即使多次提出加入要求,依旧被挡在门外。这扇门似乎始终未为中国敞开。

更令人关注的是,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沃尔夫条款》,这一立法彻底切断了NASA与中国在航天领域的一切合作。这项立法由时任众议员弗兰克·沃尔夫提议,他声称此举是为了防止技术泄露,但实际上,这正是美国对中国航天事业进行的系统性封锁。然而,面对这一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人并未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决心——“既然你不让我进入国际空间站,那我就自己建一个。”

中国的这一决定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于2011年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实验舱,并在太空实现了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到2021年,天和核心舱成功升空,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天宫空间站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它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自力更生的巨大突破。天和、问天、梦天等实验舱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已拥有完全自主的空间站建设能力,且核心元器件完全国产化,确保了100%的自主可控,从而彻底摆脱了“卡脖子”技术的困境。

与国际空间站的管理模式不同,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后采取了更加开放与合作的姿态。中国主动向全球科学家发出了合作邀请,首批提交申请的27个国家中有18个成功获批,然而美国却未能入选其中。拒绝美国的理由十分明确:美国提出的科研项目未能达到足够的科研价值,并且未能满足中国空间站对于和平利用、科研水平、宇航员中文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硬性要求。

中国空间站的崛起,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自力更生和创新,天宫空间站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比国际空间站更为突出的技术优势。例如,天宫空间站搭载了高效环保的霍尔推进器,使用了更高性能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板,并且配备了全球领先的5G通信系统,而国际空间站目前仅具备基础的通信能力。此外,2024年6月,中国的嫦娥六号探测器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采样并成功返回,带回的月壤样本甚至超越了美国的探月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航天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仅为30岁左右,年轻的科研团队正展现出无限的潜力。而相较之下,美国NASA的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团队的年龄结构差异也暗示了未来人才储备上的潜在差距。正因为中国航天的迅速崛起与技术突破,才引发了一些美国网友的极端言论,甚至提出“击落中国空间站”的荒谬说法。然而,这种想法完全不符合法律和国际规范。

根据1967年生效的《外层空间条约》,明确规定了禁止在太空部署核武器以及实施任何敌对行动。而该条约的第八条还特别指出,中国作为天宫空间站的登记国,对其拥有完全的管辖权。因此,任何对中国空间站的攻击行为,都是对国际和平的公然破坏。值得一提的是,天宫空间站距离地球大约400公里,且以每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在轨道上飞行,想要准确击中这样一个高速飞行的目标,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一旦击毁空间站,其产生的数万颗碎片将形成“太空垃圾云”,不仅会对天宫空间站本身造成威胁,还会危及低地球轨道上的所有航天器,甚至可能导致整个近地轨道区域变成航天禁区。

美国网友的这种极端言论,背后反映的是国际空间站的衰老与困境。作为始建于1990年代的庞然大物,国际空间站原定在2024年退役,但由于美国坚持延长使用期限,退役时间才被推迟至2030年。然而,国际空间站的老化问题愈发严重,各种设备频繁出现故障,包括漏气、漏液等问题。最为关键的是,这个投入超过千亿美元的庞大项目,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而美国在短期内显然没有能力独立建设出一个替代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空间站已经迎来了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9个科研项目,多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的实验载荷也通过嫦娥六号进入太空。此外,中国更计划未来邀请外国宇航员加入太空站的建设,甚至向“太空游客”开放。这种开放包容的姿态,与美国当年的封锁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显示出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广阔胸怀与国际合作的诚意。

主要信息来源:

- 环球时报2024年07月15日《13年了,“沃尔夫条款”让美国作茧自缚的报道》

- 新京报2021年06月17日《空间站竞争:10年前,美国就对中国下了“太空封杀令”的报道》

- 观察者网2024年07月18日《美国国防情报局局长炒作“中国威胁论”:中国想在太空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领导者的报道》

相关内容

多赛事同天上演!11月21...
11月21日的体育赛事和活动特别精彩,有好几个项目呢,吸引了很多体...
2025-11-22 02:06:53
原创 ...
在你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先点击一下“关注”,这样你不仅可以方便地进...
2025-11-22 02:03:03
读杜建玲、姜熙《AI时代商...
❄《中国绍兴·第七届范蠡思想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发展大会研究...
2025-11-22 02:01:47
阿里巴巴承办COP30中国...
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
2025-11-22 02:00:02
原创 ...
事情从 2025 年 11 月 19 日下午传出,消息称 xAI ...
2025-11-22 01:59:57
精准施策打通独角兽企业成长...
长城咨询发布的《GEI世界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我国独...
2025-11-22 01:59:47
原创 ...
前几天和朋友们聊天,大家都在讨论最近的汇率变化。有朋友拿着手机问我...
2025-11-22 01:58:24
临商银行布局方城
11月21日上午,临商银行方城支行举行开业仪式。临商银行党委书记、...
2025-11-22 01:58:02
达利欧:AI热潮虽现泡沫迹...
关于人工智能(AI)热潮是否已进入泡沫区间的讨论在华尔街不断发酵。...
2025-11-22 01:57:45

热门资讯

原创 高... 在当前全球政治舞台上,中日关系无疑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两国在历史、经济和地缘政治上都有着复杂的连接...
相识到领证仅29天,男子闪婚后... 近日,河南省新野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 原告小刘(男)和被告小张(女)于2025年1月经人介绍相...
原创 绝... 1、前几日所里的一位老师傅退休,早上开了个欢送会, 差不多12点左右,全所的人都一起簇拥着老师傅要把...
原创 尴... 备受大家关注的全运会女子100米栏的比赛已经落下了帷幕。这次的全运会女子100米栏,本来大家认为是吴...
第18分钟,法比奥头球攻入赛季... 第18分钟,法比奥头球攻入赛季第25球追平瓦科,国安1-0梅州
原创 伊... 11月20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了一项由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共同推动的伊朗核问题决议。这份决...
1932年陕西霍乱致10多万人... 全文共2904字 | 阅读需7分钟 1932年,陕西省关中和陕北地区爆发罕见的霍乱疫情。1932年6...
原创 猎... 大家好,我是正在打算盘的何二维一。 今天包含宁荣荣九彩神赐魂环的活动,九彩琉璃活动也是正式上线,那么...
“零基础”健身者如何锻炼?“新...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赛事全面展开,“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理念持续升温。赛场内外,越来越多市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