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龙年春节前后,武汉遭遇了2009年以来最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最强雨雪撞上最忙春运。近日,东航武汉公司发布一份“春运答卷”,其中透露不少此前不为人所知的细节。比如,本次冰雪天气期间,产生一批如“根据除冰能力分批上客”“雨雪天气武汉往返中国台北航班顺利起降”“从上海总部紧急调拨除冰车支援武汉”的举措,实现“应飞尽飞”的目标。
以下是东航武汉公司“春运答卷”的摘录:
【1】科学部署,绘制统筹协调“布阵图”
武汉冰雪天气正好发生在春运回乡和返程高峰期,航班密集,旅客流量大,如何让旅客在冰雪天气下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顺畅,这是对航企决策管理层的一个重大考验。
东航武汉公司党委认为,要打好除冰雪春运保卫战,必须要始终考虑旅客春节团聚的急切心理,把旅客的需求作为“第一需求”,以最强力量、最优保障做好统筹协调、科学部署,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保障最大航班量以让旅客尽快成行。为此,公司根据天气预报的情况,在每轮雨雪冰冻天气到来前做好应急预案,成立应对专班,从除冰物资准备、运行决策、运行要求到人员力量配备、航班调整等各方面作出具体安排,绘制统筹协调“布阵图”。
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黄色响应,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各一线保障部门配齐最强力量,确保干部员工在岗在位、在状态;坚持“每四小时滚动会商机制”,及时对突发情况快速决策;“除冰航班落实提前10分钟关舱门”“根据除冰能力分批上客”,作为一条“硬杠杆”标准在服务保障单位落实,为飞机除冰预留充足时间、提升各环节衔接效率;领导班子带头以上率下,靠前指挥、持续作战,协调解决运行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一项项务实管用的举措,构筑起武汉公司除冰雪保卫战的“强大防御工事”,一项项决策部署的快速落实、快速到位,拼出了“东航武汉速度”。在战冰雪保卫战的最关键时期,武汉公司是天河机场最早飞出第一个离港航班的公司,已成为国内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新闻。
“该取消的航班要果断,不该取消的航班坚决不能取消”,武汉公司决策层清醒认识到,春运拼的不仅是一个单位的保障实力和科学决策能力,更重要拼的是旅客对民航单位的春运保障满意度和服务认可度。为了实行“应飞尽飞”,武汉公司坚持每日08:20、16:30两次集中会商机制和针对特情应对的不定期灵活会商机制,由公司值班领导牵头组织公司相关运行单位,主要根据当日及次日航班运行环境、运行特点、保障重点难点及安全运行风险,提前进行科学预判,实施航班的“靶向”调整和精准决策。公司ACC大厅发挥好统筹协调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密切监控机场雪情通告,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机场开放时间、机场道面清理能力、机位除冰雪进度等重要信息,在统筹考虑销售情况、特情处置情况和严格放行标准的基础上,做好航班削减或补班计划。
同时,武汉公司注重加强与局方、天河机场AOC“极端天气应对指挥部”的协调沟通,及时掌握机场运行信息,带领ACC(武汉)大厅各席位人员积极协调机位、拼抢时刻资源、办理补班批复、申请放行豁免,为公司争取更多运行资源、制定最优运行保障方案,实现“应飞尽飞”的目标。
“东航武汉,给力!”2月22日,一名从台北桃园飞往武汉的台湾旅客为东航竖起大拇指。当日,MU2087/2088武汉往返中国台北的航班顺利完成旅客运输任务,得到了台湾同胞们的一致肯定好评。“原以为这个航班会取消,没想到这样的低温雨雪极端天气还可以正常起飞,东航的准备工作做得真好,工作人员辛苦了!”旅客激动地说。
【2】综合施策,打好除冰雪“组合拳”
2月22日凌晨6时许,一辆标有“中国东航武汉公司”字样的考斯特车辆稳稳地停在公司出勤楼前。车门开处,一个个身着黄色反光背心、戴着口罩、手拿铲雪工具的“全副武装”员工紧急上了车厢。队伍集结完毕,车辆迅疾向天河机场停机坪方向驶去。
原来,这是武汉公司为应对湖北冻雨冰雪天气而组织的首批25名“除冰雪应急队”志愿者。为了给公司第2天的航班的安全运行开辟一条“无冰雪障碍”通道,他们头天晚上就没有回家,提前住在公司出勤楼时刻待命前去停机坪除冰雪。06:30,当车辆停靠在天河机场停机坪东航武汉322桥位时,25名志愿者迅速下车投入除冰雪的战斗。白皑皑的停机坪上,风声、雨声和志愿者挥舞的铁锹铲雪声交织在一起,相互勉励的“加油声”一阵高过一阵,黄色背心与雪白色交相辉映,构成了停机坪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尽管停机坪上气温达到零下十几度,不时有雨雪冰雹撞在脸上,让面部感到一阵刺骨的疼痛和寒冷,但仍熄灭不了志愿者那颗为保航班安全“豁得出去”滚烫的心和“干则必胜”的坚定信念。经过近2个多小时的持续奋斗,322桥位前晚累积起来的厚厚的冰层,在志愿者的辛苦付出下被成功铲去堆到一边,一条清晰的水泥路展现在眼前。当首批志愿者将“接力棒”交到第二批志愿者的手中时,稍作休息又投入下一场除冰雪的战斗中。在公司志愿者一批批“车轮战”的接力奋斗下,公司主要停机位前的“无冰雪障碍”通道得到成功开辟。
万事俱备,只等航班起飞令发布。22日13:36分,随着天河机场首飞航班即东航MU2577武汉至深圳航班起飞,标志着关闭近7个小时的武汉天河机场开启了一天的“运营模式”。
除冰雪的效率,关乎航班的正常率;如果除冰不到位,将给民航春运保障带来重大安全隐患。为了提升航班保障效率,增强广大旅客春运安全出行的获得感,武汉公司坚持“两条腿走路”策略,全面落实民航“五早”(早预警、早会商、早决策、早处置、早告知)工作要求,打好一系列战冰雪、保春运“组合拳”: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各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支部党员勇作“排头兵”,让“一名党员一面旗”的模范引领作用彰显在抗冰雪的最前沿一线;坚持“员工关爱”,综管部和实业公司等后勤保障部门制定“除冰雪工作十六条”具体要求,并落实好补充除冰雪物资、撒融雪剂、铺设草垫、处置道路结冰点、障碍物等防滑防风险措施,群团部提前采购600双防滑鞋套、方便面、冻疮膏及感冒颗粒等物资、食品、药品等,提前发放至在外场作业的一线部门,并为一线加班员工提供免费夜宵,将组织的温暖送到一线员工的心坎上;坚持“四严”作风要求,飞行部严格落实严把机组派遣关、机组资质关,安监部注重加强对“五防”工作的监督检查和事件管控,公司飞运部、运控中心、技术公司武汉分公司积极做好安全风险提示……这一系列措施的快速部署和有效落实,确保了公司在极端天气下的航班运行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坚持内外联动,凝聚群防群治整体合力,是武汉公司打赢这次除冰雪春运保卫战的又一重要举措。事实上,早在节气冰雪袭击时,针对公司除防冰车设备的不足,应公司请求,东航紧急从上海调拨了2辆除防冰车支援武汉,技术公司武汉分公司紧急安排厂家补充除冰液近70吨,极大提高了出港航班的除冰效率。同时,公司积极寻求与湖北民航监管局、天河机场AOC“极端天气应对指挥部”、东航运控中心等单位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支持帮助,并加强信息沟通和航班调整协调,在上级各级组织和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鼓励下,一系列影响航班运行效率的不利因素得到有效排查化解,为公司作为极端天气下的天河机场的首飞航班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天道酬勤。在冰雪大战中,武汉公司交了一份合格“成绩单”:9天中,公司执行出港航班占天河机场出港航班量的近30%,其中22日当天东航出港航班量占天河机场出港航班量的40.70%,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战风雪防风险和保春运通畅的“双胜利”。
【3】真情为民,答好旅客满意“服务卷”
2月4日晚7点,联航KN5232由温州飞抵武汉,航班上有孕妇旅客由于焦急赶飞机感到不适,而此次天河机场由于大雪,运行能力有限,可用停机位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候,最快也要1个小时才能下客。为了对旅客生命安全负责,缩短该旅客下机时间,公司立刻与机场多方协调沟通,争取到该航班可在滑行道下客。接到通知后,各保障人员迅速到位,”小燕子”特服员李齐周杨马不停蹄赶到指定位置,协助该旅客第一时间下机,并提前叫了救护车,全程陪同护送旅客到机场医务室检查,在等待该旅客做好医护检查身体恢复好转后,又小心将其送回市区家中。“真是谢谢你们,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你们的关心很温暖”,旅客感谢地说道。
这仅是东航武汉抗冰雪期间特情保障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面对冰雪天气,公司客舱部、地服部等服务保障部门始终坚持将“真情为民”的服务理念融入到保障旅客春运出行的每一个环节,认真落实“本站+外站、线上+线下,地面+空中”不正常航班联动机制,重点做好应急突发情况的特情处置。公司注重加强空地服务联动,强化信息传递和服务各环节全链条的“无缝隙”衔接,重点做好老年旅客、首乘旅客、家庭出行等群体的服务保障,以温暖和真情用心用力守护广大乘客的出行体验。为了提升保障效率,公司在天河机场东航值机区域加开柜台,快速处理旅客退改签业务,同时,组建“志愿者小组”穿着“红马甲”在现场支援,全力协助做好现场服务引导、乘机咨询和“三小”一对一的特情保障……
两轮除冰雪保卫战中,公司共保障“三小”旅客163名,每天投入地面保障人力300余人次左右,为旅客免费提供餐食1300余份,预订宾馆200余间,提供住宿330余人次,全力服务保障武汉滞留旅客。
“谢谢东航!谢谢你们,辛苦了!”的声音不绝于耳,即使在航班保障的高峰期、工作人员无暇应答的时候,旅客也不忘道一声感谢。公司春运一系列有“温度”的服务举措,得到了广大乘客的纷纷点赞和肯定。
九派新闻记者 潘玗熙 通讯员 李展鹏
编辑 陈伟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