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如有来生,我还会奔赴高原”
创始人
2024-10-21 20:31:26
0

清晨,广袤草原上岚烟升腾,阿万仓湿地波光粼粼。源自巴颜喀拉山的黄河,在此拐了一个180度的大弯,清澈、安静地缠绵在和她同名、刚刚脱贫的青藏高原玛曲县(玛曲,藏语即“黄河”)。

玛曲县阿万仓湿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文静 摄)

52年前,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医学生,从黄浦江畔来到这里。一干,就是半个世纪……

几十年里,他像一株不惧冷寂的雪莲,见证了草原的贫寒、发展、兴旺;从江南小生到白发老者,他的眸子里依然闪耀光芒。

他叫王万青,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一个名校毕业的科班医师,一个牧民爱戴的“曼巴细尔”(藏语,意为“戴眼镜的医生”),一名踏踏实实的共产党员。

草原卫生院来了个戴眼镜的瘦小伙

进入玛曲县,虽是夏季仍不时有雪。一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上,分散居住着5万余名各族群众。这里平均海拔3700米,高寒缺氧,紫外线强,每年有近300天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

王万青的家在县医院的家属院里,是几间20世纪90年代建的平房,乍一看,像一个藏式帐篷。王万青裹着一件20世纪款式的藏蓝色棉大衣站在堂屋正中,清瘦矍铄。

王万青在家中阅读书籍(新华社记者马莎 摄)

1969年,王万青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从黄浦江畔一路向西,抵达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医学专业毕业生要为散居在4.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农牧民提供现代医疗服务。

半年的集中培训后,开始正式分配工作。一个地方让大家都犯了难,那就是海拔最高、最偏远的玛曲县。

谁愿意去?大家沉默不语。这时,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举起了手:“我去。”

离开州府,走了数天,王万青到了玛曲县阿万仓乡卫生院。阿万仓一个乡的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近乎上海的四分之一,而乡卫生院算上他仅有两名医生。即便有心理准备,他仍不敢相信这就是他今后工作的条件:两间土坯房、一个血压计、一个听诊器,便是全部家当。

2012年10月30日,王万青在出诊的路上(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张锰 摄)

夜晚的草原空旷荒凉,阵阵西风猛烈呼啸。王万青在寒冷缺氧中辗转难眠。想起家乡的杨柳柔风,想起为自己送行的父母……他找出从上海带来的笛子,伴着孤星冷月,缓缓吹起……

藏族同胞的恩情 将他的“魂”留在了草原上

条件落后,牧民们往往“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致命”。王万青意识到,在这里行医只专一科行不通。他托父母从上海买来一套俄文原版的《医学百科全书》,一有空就扎进书里。学以致用,王万青迅速成为多面手。

10岁的南美被牛角顶穿肚子,肠管外露。去县医院的路,横亘着一座山七道河。在乡卫生院的土坯房里,两个办公桌当手术台,手电筒当无影灯,两个多小时的手术,王万青全身被汗水浸透。10天后,南美身体逐渐恢复。

一时间,“上海医生会做手术”的事儿在草原上传开。乡卫生院里患者络绎不绝,院子里唯一一根电线杆上拴满了马。王万青在院子空地上搭起帐篷,给牧民当临时病房。

每年,王万青要花近半年时间去牧区巡诊。他在牛粪堆上为大出血休克的产妇实施胎盘剥离术,在“夏窝子”(牧民的夏季牧场)里挽救心衰的新生儿……

一次出诊路上,遭遇连绵大雪,他不得不借住牧民帐篷。一住就是半个月。裹着被子,孤身一人困在冷飕飕的帐篷里,思乡之情汹涌而来。他仿佛看见东海的浪涛、听见黄浦江的汽笛……

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总有一个影子在王万青耳边说“走吧,回上海”。然而,徘徊又徘徊,犹豫再犹豫,他终是舍不下待他如亲人的牧民,舍不下病人灼灼的眼神,舍不下这片草原……

后来,王万青和当地藏族姑娘凯老(藏语名,汉语音译)结婚,在草原上扎下了根。

就是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在高原,我同样追寻到了人生的价值。”王万青说,他的同学有的出国深造,还有不少人在医学界成就斐然。“我的道路和他们不同。”他说,如果再做一次选择,还是会来玛曲。“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初心不变,一生无悔。”

如今,另一个“王医生”,已经接力王万青,继续为这片高原的健康事业奋斗。他就是王万青的长子王团胜,现任玛曲县人民医院院长。

在玛曲县人民医院,王团胜为患者看病(新华社记者马莎 摄)

对于王团胜来说,父亲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我害怕父亲,从小他就对我们要求很严;但我也爱戴他,他影响了我们一生。”

从医护类高校毕业后,当了医生的王团胜又面临和父亲相同的去向选择。“你可以选择和我不一样的人生。”王万青对儿子说。然而,王团胜却反过来做父亲的工作:“我们都属于玛曲草原。”

王团胜从兰州回到了玛曲,也没有离开。

如今的玛曲草原,现代化的医疗条件已经覆盖每一位牧民。王万青对此很欣慰。但他闲不住:“我还是可以做一些工作,整理一下资料留给后人。”

王万青与王团胜在家中聊天(新华社记者马莎 摄)

采访返程途中,记者回望牛羊成群、一尘不染的青青草原,恍惚又看到一个马背上的清瘦身影:他戴着眼镜,身背药箱,匆匆而行,目标坚定。微风吹过,四周绿浪起伏,帐篷奶茶飘香……(新华社记者任卫东、文静、胡伟杰、马莎)

相关内容

原创 ...
西北大地上,有一座历经千年仍光彩夺目的文化古城——西安。作为陕西省...
2025-09-14 13:42:08
原创 ...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火车站往往象征着城市的现代与宏伟。高铁飞驰如风...
2025-09-14 13:42:07
原创 ...
在广东省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韶关。它宛如岭...
2025-09-14 13:38:38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最近我来到广东省云浮市的新兴县游玩...
2025-09-14 13:38:23
(走进中国乡村)从“晒秋”...
中新社 合肥9月14日电 题:从“晒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焕...
2025-09-14 13:37:50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广州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2025-09-14 13:37:32
原创 ...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广州的商业活力...
2025-09-14 13:37:05
2025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与保障中心主任蔡嘉璇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三天...
2025-09-14 13:36:55
原创 ...
1942年,凌少农为了购买布料与日本商人接洽,面对对方疑惑的目光,...
2025-09-14 13:34:17

热门资讯

肇庆十大旅游景点大揭秘!你去过... 肇庆是一座沉淀着深厚历史底蕴的都邑,不仅承袭了丰沛的人文景观,更以其超凡脱俗的山水景致招徕众多观光者...
活力杭州·欢乐团建 —— 记杭... 活力杭州·同心同行 —— 杭州实了个验团建活动纪实 为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丰富员工业余生活,营造...
走遍全美50州!她推荐7个最适... 一位资深旅行家在独自游遍全美50个州后,分享了她心目中最适合步行的七座城市。她认为,放下汽车,用脚步...
浏河滚滚欲留春,独向芳踪觅雅意... 去前年我花了7个假期的时间,徒步旅行了浏阳河及其第一大支流大溪河,到达了浏阳河源头。今年清明节假期,...
中小企业团建行程解析|新加坡金... 在新加坡,本地和海外企业常常会把团建活动放在年度计划中。对中小企业而言,团队人数通常在二三十人之间,...
“出境游+长线游”升温、机票预...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再过半个多月,长达8天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就要来了。旅行社纷纷推...
鄱阳湖大草原焕新开放!骑马&a... 鄱阳湖大草 原 草原游玩全新升级 江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 DATE:2025-9/13 ...
在家烤出云南夜市香辣串,秘诀简... 肉要腌得透,香味才会钻进去,随便拌两下真的不够。我选羊腿肉、鸡翅,牛肉要带点肥,切得像拇指那么大,烤...
太原至五台山直达巴士 护航国庆... 山西画报五台山讯(记者 樊晶璟)随着国庆长假临近,公众出行需求攀升。为缓解“返乡流”与“旅游流”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