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如有来生,我还会奔赴高原”
创始人
2024-10-21 20:31:26
0

清晨,广袤草原上岚烟升腾,阿万仓湿地波光粼粼。源自巴颜喀拉山的黄河,在此拐了一个180度的大弯,清澈、安静地缠绵在和她同名、刚刚脱贫的青藏高原玛曲县(玛曲,藏语即“黄河”)。

玛曲县阿万仓湿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文静 摄)

52年前,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医学生,从黄浦江畔来到这里。一干,就是半个世纪……

几十年里,他像一株不惧冷寂的雪莲,见证了草原的贫寒、发展、兴旺;从江南小生到白发老者,他的眸子里依然闪耀光芒。

他叫王万青,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一个名校毕业的科班医师,一个牧民爱戴的“曼巴细尔”(藏语,意为“戴眼镜的医生”),一名踏踏实实的共产党员。

草原卫生院来了个戴眼镜的瘦小伙

进入玛曲县,虽是夏季仍不时有雪。一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上,分散居住着5万余名各族群众。这里平均海拔3700米,高寒缺氧,紫外线强,每年有近300天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

王万青的家在县医院的家属院里,是几间20世纪90年代建的平房,乍一看,像一个藏式帐篷。王万青裹着一件20世纪款式的藏蓝色棉大衣站在堂屋正中,清瘦矍铄。

王万青在家中阅读书籍(新华社记者马莎 摄)

1969年,王万青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从黄浦江畔一路向西,抵达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医学专业毕业生要为散居在4.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农牧民提供现代医疗服务。

半年的集中培训后,开始正式分配工作。一个地方让大家都犯了难,那就是海拔最高、最偏远的玛曲县。

谁愿意去?大家沉默不语。这时,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举起了手:“我去。”

离开州府,走了数天,王万青到了玛曲县阿万仓乡卫生院。阿万仓一个乡的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近乎上海的四分之一,而乡卫生院算上他仅有两名医生。即便有心理准备,他仍不敢相信这就是他今后工作的条件:两间土坯房、一个血压计、一个听诊器,便是全部家当。

2012年10月30日,王万青在出诊的路上(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张锰 摄)

夜晚的草原空旷荒凉,阵阵西风猛烈呼啸。王万青在寒冷缺氧中辗转难眠。想起家乡的杨柳柔风,想起为自己送行的父母……他找出从上海带来的笛子,伴着孤星冷月,缓缓吹起……

藏族同胞的恩情 将他的“魂”留在了草原上

条件落后,牧民们往往“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致命”。王万青意识到,在这里行医只专一科行不通。他托父母从上海买来一套俄文原版的《医学百科全书》,一有空就扎进书里。学以致用,王万青迅速成为多面手。

10岁的南美被牛角顶穿肚子,肠管外露。去县医院的路,横亘着一座山七道河。在乡卫生院的土坯房里,两个办公桌当手术台,手电筒当无影灯,两个多小时的手术,王万青全身被汗水浸透。10天后,南美身体逐渐恢复。

一时间,“上海医生会做手术”的事儿在草原上传开。乡卫生院里患者络绎不绝,院子里唯一一根电线杆上拴满了马。王万青在院子空地上搭起帐篷,给牧民当临时病房。

每年,王万青要花近半年时间去牧区巡诊。他在牛粪堆上为大出血休克的产妇实施胎盘剥离术,在“夏窝子”(牧民的夏季牧场)里挽救心衰的新生儿……

一次出诊路上,遭遇连绵大雪,他不得不借住牧民帐篷。一住就是半个月。裹着被子,孤身一人困在冷飕飕的帐篷里,思乡之情汹涌而来。他仿佛看见东海的浪涛、听见黄浦江的汽笛……

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总有一个影子在王万青耳边说“走吧,回上海”。然而,徘徊又徘徊,犹豫再犹豫,他终是舍不下待他如亲人的牧民,舍不下病人灼灼的眼神,舍不下这片草原……

后来,王万青和当地藏族姑娘凯老(藏语名,汉语音译)结婚,在草原上扎下了根。

就是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在高原,我同样追寻到了人生的价值。”王万青说,他的同学有的出国深造,还有不少人在医学界成就斐然。“我的道路和他们不同。”他说,如果再做一次选择,还是会来玛曲。“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初心不变,一生无悔。”

如今,另一个“王医生”,已经接力王万青,继续为这片高原的健康事业奋斗。他就是王万青的长子王团胜,现任玛曲县人民医院院长。

在玛曲县人民医院,王团胜为患者看病(新华社记者马莎 摄)

对于王团胜来说,父亲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我害怕父亲,从小他就对我们要求很严;但我也爱戴他,他影响了我们一生。”

从医护类高校毕业后,当了医生的王团胜又面临和父亲相同的去向选择。“你可以选择和我不一样的人生。”王万青对儿子说。然而,王团胜却反过来做父亲的工作:“我们都属于玛曲草原。”

王团胜从兰州回到了玛曲,也没有离开。

如今的玛曲草原,现代化的医疗条件已经覆盖每一位牧民。王万青对此很欣慰。但他闲不住:“我还是可以做一些工作,整理一下资料留给后人。”

王万青与王团胜在家中聊天(新华社记者马莎 摄)

采访返程途中,记者回望牛羊成群、一尘不染的青青草原,恍惚又看到一个马背上的清瘦身影:他戴着眼镜,身背药箱,匆匆而行,目标坚定。微风吹过,四周绿浪起伏,帐篷奶茶飘香……(新华社记者任卫东、文静、胡伟杰、马莎)

相关内容

5盘大逆转,烂柯杯32强赛...
逆转与命运——2025烂柯杯16强赛的光与影 2025年7月2日,...
2025-07-27 08:37:51
诡异!中超半程冠军为何突然...
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8轮比赛展开争夺,...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在汪峰和森林北前往日本旅游的同一时刻,46岁的章子怡则在社交媒体上...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说到明朝的历史,除了历代皇帝那些事儿,大家平时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锦...
2025-07-27 08:34:15
聚焦朱子文化周丨纪念朱子诞...
■南平广播电视台:余华尊 ■建瓯融媒 聚焦朱子文化周 今天上午,2...
2025-07-27 08:33:52
原创 ...
1862年,这一年清朝可以说刚刚挺过亡国的危险。在这之前英法联军攻...
2025-07-27 08:33:50
原创 ...
众所周知,日本和我们国家一衣带水,从唐朝到当代一千多年的时间,两个...
2025-07-27 08:33:45
原创 ...
说起清代的翰林院,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清水衙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2025-07-27 08:33:43
原创 ...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臭名昭著的暴君,臂如夏桀,这位夏朝时期的君主在位期...
2025-07-27 08:33:39

热门资讯

新疆赛里木湖一生一定要来一次的... 新疆赛里木湖一生一定要来一次的地方新疆是个好地方 赛里木湖风景 新疆旅游攻略 夫妻日常 房车旅行
安徽旅游5天正规当地导游联系方... 家人们,一到假期,大家都琢磨着找个好地方,带着家人一起出去玩。安徽黄山那可是闻名天下的旅游胜地,奇松...
开房车到昆明的朋友,一定多注意... 开房车到昆明的朋友,一定多注意限高旅行推荐官 房车旅行 原创视频 沿途风景随拍 记录平凡生活
新疆,那拉堤空中草原新疆的美不... 新疆,那拉堤空中草原新疆的美不需要滤镜 新疆旅游攻略 新疆是个好地方 房车旅行 夫妻日常
新疆独库公路来独库公路享受自然... 新疆独库公路来独库公路享受自然的美 新疆转一趟心情舒畅 夫妻日常房车旅行新疆旅游攻略
甘肃五日游自由行人均多少钱,甘... 宝子们,五人组团旅游,是不是还在纠结目的地?那我强烈给你们安利甘肃甘南!甘南,全称甘南藏族自治州,位...
甘肃五天游大约多少钱攻略,甘南... 家人们,你们能想象在祖国的西北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吗?甘肃甘南,它宛如一颗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绿宝石,...
2个人张家界6日游多少钱?详细... 大家好!我和我家那位刚结束张家界6天游,玩遍了所有热门景点,才花了这么点钱!全程下来,2个人总共只用...
四川游跟团4日游价格多少,参加... 宝子们,四川一直以来都是旅游界的“宠儿”,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这里有太多令...
川西自由行实用攻略,亲身经历路... 清晨六点,成都的天空还泛着鱼肚白,我拖着行李箱站在酒店门口,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凝结。手机屏幕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