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海网报道,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近日发布声明说,自2024年初以来,埃及苏伊士运河收入同比下降60%,过境船只数量同比减少49%。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在声明中表示,红海地区当前局势紧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迫使船运公司寻求远离苏伊士运河的替代航线。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一直与国际海事机构及航运公司讨论当前危机,并提出应对方案,以减少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苏伊士运河,这条全长193公里的“黄金水道”,连接着地中海和红海,是连接亚欧非三大洲最便捷的海上通道,长期以来,它都是全球最重要的海上贸易路线之一,每年为埃及带来巨额收入,堪称埃及的“经济命脉”。进入2024年,苏伊士运河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运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公开表示,红海地区局势持续紧张,迫使许多船运公司不得不选择绕道好望角,以规避风险。
苏伊士运河收入骤降60%,过境船只数量减少近一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苏伊士运河可是埃及的“摇钱树”,是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今这棵“摇钱树”的叶子开始凋零,埃及的经济无疑雪上加霜。这就好比一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突然中断,生活自然会变得捉襟见肘。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不仅仅是埃及一个国家的问题,更是全球贸易面临的挑战。
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多次在红海袭击与以色列有关联的船只,很多航运企业由此放弃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苏伊士运河收入是埃及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之一,埃及目前仍在努力应对经济困境。其实自冲突爆发以来,埃及、卡塔尔等地区国家也一直试图斡旋,但在去年11月促成巴以短暂停火、部分遭扣押人员获释后,多轮谈判再无实质进展。
运河收入是埃及的重要外汇来源,收入的滑坡使近两年饱受外汇短缺之困的埃及经济雪上加霜。尽管今年上半年埃及与阿联酋签署拉斯赫克马投资协议以及调整汇率政策后,埃及的外汇储备开始逐步恢复、经济也出现向好的势头,但运河收入的持续“惨淡”仍然是这个外债高企、渴望资金支持的国家的痛。“如果胡塞武装的袭击继续阻碍运河的交通,埃及经济的痛苦将加剧。”贾巴拉对记者说。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唐志超认为,胡塞武装试图通过打击以美目标提升地区影响力,并证明其具有通过控制红海水道对抗以美的“非对称能力”。但胡塞武装在红海的行动也对沙特和埃及经济造成损害,导致周边国家对其不满情绪上升,进而影响到也门内部和谈。胡塞武装会如何利用其最新获得的“影响力”与也门政府谈判,沙特又会如何回应,这些都是影响也门和平进程的关键因素。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军与胡塞武装的冲突反映了地区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复杂性。这场冲突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对抗,还涉及到地缘政治、宗教信仰、民族矛盾等多种因素。美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在中东地区有着重要的利益诉求,其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区霸权。而胡塞武装则代表了一部分地区势力的利益和诉求,他们通过军事手段来表达对美国及其盟友在中东地区政策的不满。
红海,这片连接地中海和印度洋的狭窄水道,如同地球的血管,承载着全球贸易的巨大流量。自巴以冲突升级以来,这片曾经繁忙的水域,却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胡塞武装对红海的封锁,如同一个被低估的“蝴蝶效应”,其影响正悄然波及全球,远超出了航运中断的范畴。试想一下,如果人体的血管被阻塞,会发生什么?局部缺血、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红海的封锁,对全球经济而言,亦是如此。
红海地区的局势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胡塞武装的崛起以及其对美军的持续挑战,揭示了国际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与多变性,美军在中东的战略部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未来如何调整军事策略以应对胡塞武装等非国家行为体的崛起,将是国际社会亟需关注的问题,随着局势的演变,各国必须加强合作,以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避免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推动构建持久和平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