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丽江一家五口的官方通报终于出来了!
最近这段时间,云南丽江火遍了全网,过程大家都有所耳闻,女子发视频称, 一家五口报团旅游,报名费用为1.7万元,期间因为未购买价值五万元的手镯,被赶下车。
当然,在视频发布之初,因为是一家之言,大家都希望官方能够介入,如果是刻意抹黑,那当地网友不接受,如果事情属实,希望能够得到一个详细的通报以及处罚结果。
不过从2月16日晚间视频发出,被媒体转载,登上热搜,足足在热搜上面挂了两天,官方对此的调查通报才给出了,而里面的内容,依然存在着争议。
通报可以分为两部分:事件过程+处理结果
随着网友们在文旅账号下面多达6.6万评论的关注下,文旅局终于对此事做出了回应,给出了调查通报
从通报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分为两部分理解,前半部分就是事件经过
通报中有几个重点,田某某是和其他36人组成旅行团,由导游张某跟团,在珠宝店内未发生强制购物,后来张某按照旅行社要求,“强制”对田某某一家人换车,双方发生纠纷。
下半部分,则是对旅行社以及导游的处罚结果。
网友不认可通过内容
其实对于这件事,大家的关注点,就是在购买手镯的问题上,毕竟5万块的手镯,这可不是小价钱,至于导游怎么处罚,旅行社怎么处罚,大家并不是真正关心,说白了,这个事今天过去了,如果明天人家改个名字,大家一样不认识。
不过在通告里,只有一句“未发生强制购物”,这不免让人浮想联翩,不少网友更是直接到文旅局账号下方进行留言询问
有网友表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买了就是自愿的,没买就是未发生强制购物吗?
还有本地网友看不下去:我都不知道怎么去替云南辩解
到底是换车商量未果赶下车,还是没买5万元的手镯被赶下车?都没说清楚
为啥36人的团要给这5人单独换车呀?
其实从网友们质疑的点来看,确实是有理有据,因为从之前媒体采访,以及当事人发布的11分钟视频来看,通告里有些说法是比较模糊的。
通告中的重点可以理解为,导游未经游客同意,让其换车。但到底是巧合还是有意针对呢?为什么其他36个人都没有换车,偏偏在一家五口拒绝购买手镯后,才被换车呢?
通报应当清晰明了
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通报中提到的“未发生强制购物”这一表述,实际上留下了较大的解释空间,因为它既没有直接否认有购物压力的存在,也没有详细说明游客换车的具体原因。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反而更让网友们不能接受。
众所周知,旅游行业中的“强制购物”往往并不是直接的强迫行为,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暗示、压力或者诱导来实现的,这种行为很难通过简单的“发生”或“未发生”来一概而论。
因此,即使通报中提到“未发生强制购物”,也不能完全排除游客在购物环节中感受到的压力或不满。
说最后
对此类事件的处理应当更加透明和详细。旅游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应该深入调查,不仅仅是对导游和旅行社的处罚,更重要的是要查明事件的全貌,包括导游换车的真正原因、游客在珠宝店的具体情况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回应公众的关切,恢复公众对旅游行业的信心。虽然这次只是一个个体事件,但个体事件多了,对于整个地区的影响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