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改扩建后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北区场馆参观。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文创集市上,小学生戴上VR眼镜体验陕历博数字课堂。
游客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览。 (本组图片由首席记者 李明 记者 郝钟毓 摄)
本报讯 5月16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的“国际博物馆日”陕西主会场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盛大启幕。活动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与西安碑林博物馆联合承办,旨在探索博物馆在新时代的使命,积极探寻创新发展路径,全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公众服务实现深度融合。
现场首先为第五批12家社区博物馆授牌,包括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巷村社区博物馆、新城区八府庄园社区博物馆、阎良区北屯社区博物馆,宝鸡市凤县永生村社区博物馆,咸阳市长武县孝村社区博物馆、旬邑县吕家村社区博物馆,铜川市王益区东风社区博物馆、军台岭村社区博物馆,渭南市澄城县蔡袋村社区博物馆,汉中市西乡县钟家沟村社区博物馆,安康市宁陕县海棠园村社区博物馆、紫阳县蒿坪村社区博物馆。至此,全省社区博物馆总数达到78家,也意味着文博服务进一步向“最后一公里”延伸,更贴近基层民众。
省文物局与省妇联联合推出的“禾苗驿站”计划同期启动,首批12家试点博物馆将通过“博物馆+学校+社区”联动模式,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矩阵,为青少年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
备受瞩目的“翼览秦风·博享千年”项目正式落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双方未来将开通“空中文化走廊”,并在门票优享、云端微展览、海外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活动期间,陕西历史博物馆“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与西安碑林博物馆“汉字书法碑林”展将对外开放。西安碑林博物馆还安排了现场书法展演、文创产品展示、社教活动展演、文物公益鉴赏和文物普法宣传等丰富的配套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
此外,围绕“博物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主题举办了学术研讨活动,邀请了多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书法展演 趣味文创 VR社教……
陕西主会场配套活动欢乐多
本报讯 戴上VR眼镜,身临其境地走进“文物展览现场”;拓印一张可以带走的诗歌做收藏……5月16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内外人头攒动,现场书法展演、文创产品展示、社教活动展演、文物公益鉴赏和文物普法宣传等丰富的配套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
博物馆外,文物公益鉴赏和文物普法宣传的展台也很受欢迎,尤其是文物公益鉴赏活动引得很多市民拿着“宝贝”请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专家们鉴宝,市民刘女士拿着4件小玉器认真地听专家讲解。
博物馆内,西安市碑林区铁五小学的孩子们一笔一画地写着书法,引得游客频频点赞。
社教活动展区,各个博物馆拿出了趣味社教产品引得游客排队参与。“拓印瓦当”是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举办的趣味活动,来自连云港的游客张战云拿着自己亲手拓印的纸张非常开心地说:“亲手拓印的和外面买的就是不一样,很有纪念意义。”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台,孩子们排队戴上VR眼镜体验沉浸式展览,这是“陕历博数字课堂”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博物馆教育辅助设备,包含国宝档案、微课堂、交互体验以及VR云游4个模块,通过与硬件设备适配,实现动画播放、游戏互动和VR播控体验等功能。
文创展台更是人头攒动,来自洛阳的游客刘文胜手里拿着刚买的5个冰箱贴十分开心地说:“今天买到了我最喜欢的博物馆冰箱贴,收获满满。”
我省将5月定为“博物馆月”
本报讯 5月16日,记者从“国际博物馆日”陕西主会场活动现场获悉,我省将5月定为“博物馆月”。
据介绍,我省各文博单位精心组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公众参与性强的线下线上活动。
线下包括省内各文博开放单位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举办的主题展览、社教活动、专题讲座、知识问答等521场次活动。西安在大唐西市举办了“国际博物馆日”西安主场活动、“一半烟火一半诗——长沙窑的生活美学”展等30余项原创展览、160余场次社教活动和云端线上活动;宝鸡围绕麟游九成宫博物馆开馆举办了系列活动;铜川策划了“文物活起来+沉浸式体验”双主线文化惠民活动,举办了“汉风廉韵——汉代廉政文化”展;延安联合12家文博单位举办了“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主题活动。
线上以“共承文脉 再绘新篇”为主题拍摄的4集纪录片,通过策展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文创工作者、科技考古工作者的视角讲述文物“活”起来的背后故事,致敬默默付出的博物馆工作者,让社会公众感受博物馆在新时代下的创新发展。以“方寸揽千年 一馆藏万象”为主题的4集科普动画,开启了解博物馆的新方式,呈现博物馆里的新看点。
另外,为丰富线上宣传形式,省文物局还推出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线上新展初探直播,由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张岩携手优秀讲解员白雪松一起带领观众线上看展。同时,借助线上宣传活动融汇系列纪录短片、科普动画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内容,以多种形式展现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组稿件由记者 张潇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