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走进祝屋巷,随处可见市民游客们在此围湖赏花、听风品茶,悠然自得。
自2016年祝屋巷文创街区项目推进以来,曾历经时代变迁而残旧斑驳的老街区,如今已一改往日模样,蜕变成为了集文创商铺、美食美景、特色民宿于一体的新型文化街区,也是受到许多游客追捧和喜爱的网红打卡地。祝屋巷历史文化氛围浓厚。明正德年间,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在此筑屋(已废)。其后人也居住于此地,建有祝家祠、祝家田,祝屋巷由此得名。
《西湖八景图》之 桃园日暖 黄澄钦 绘
旧时的祝屋巷,便已闻名遐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与明代著名书法家祝枝山渊源颇深,古西湖八景之一“桃园日暖”也坐落于此。如今鲜少人知道,《惠州府志》所评的惠州“西湖八景”之一“桃园日暖”,就在祝屋巷。旧时的祝屋巷,种满了桃树,因清代尹元进的一句“桃园之日愈暖”得名。清朝文人徐旭旦有诗“桃园日暖”为证:“春光欲老日初晴,观里红霞一片明。莫怨种花人去后,至今芳树尚含情。”
每年暖春,桃花溪旁桃花盛开更是成为惠州居民记忆深处难忘的风景。因时日久远,“桃园日暖”景观已无从窥考。但昔日“桃园”临近元妙观,“日暖”又符合道家“物我两忘”的境界,蕴含着道家风韵。现如今,纵然桃花痕迹消逝,但老街坊还是习惯称祝屋巷为“桃园”或“桃花溪”,充满感情与回忆。
更多内容见 【惠州文脉】这里与祝枝山渊源颇深,也是惠州人记忆中的“桃园”!百年老街祝屋巷越来越新潮
文 | 记者 李海婵 潘小笛
上一篇:长江客船,无法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