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著名建筑师、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马岩松,作家、《上海文学》执行主编金宇澄,作家、出版人祝羽捷应邀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围绕马岩松新著《二十城记》,对谈“从北京到上海:城市的漫游与哲思”,结合建筑、文学与历史,展开了一场关于当下城市与居住的讨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合影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Qx7MikzeqxPiRymuJN4Cw?pwd=9sq9
提取码: 9sq9
主持
祝羽捷
对谈
马岩松
我小时候觉得北京是一个大的游乐园,因为主要是生活在胡同、四合院这些地方,它不像现在城市是被整齐规划过的,功能都特别明确。
东方传统建筑挺精彩的,它有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价值观,从这个基础生长出的现代建筑、未来建筑,将会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将是一个非常艰巨的、长期的过程。
金宇澄
今天的设计师能不能设计一种民居,它是属于一个城市的?就像石库门之于上海,四合院之于北京。上海和北京给我的印象,我总是想用电脑来复原,它最鼎盛的时候是什么样。
我们接受的训练都是建高层玻璃住宅,再也不会有这种民居了。
互动环节:提问与签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