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国各地饱受酷暑考验之时,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8.8℃的“中国草原避暑之都”乌兰察布,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避暑旅游。辉腾锡勒草原、凉城岱海旅游区、苏木山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乌兰察布公安机关针对夏季景区治安特点,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做实做强“旅游警务”,用平安“警”色助燃人间“烟火气”。
火山骑警 使命必达
壮观熔石休眠醉,奇妙山风顺耳轻。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的火山地质公园,仅今年“五一”假期期间,累计接待游客量就达到10万余人次。
为营造景区安全、文明、有序的环境,察右后旗公安聚力打造“生态警务、旅游警察”品牌,创新组建火山骑警队,用心用情做好安全服务保障工作。
7月23日下午3时19分,察右后旗公安局乌兰哈达派出所接到报警,在火山地质公园5号山半坡处有游客被困,请求给予帮助。接到报警后,火山骑警队迅速前往处置,仅用8分钟便到达现场。报警人因右脚崴伤无法行走,骑警队员赶紧联系120急救车在山下等候,同时将受伤游客扶上马背,护送其下山与120急救车汇合,由于救援及时,受伤游客经医生救治后已无大碍。
“火山骑警队的上线,可以让一线民警大幅度提升到达事故、纠纷地点的速度,实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火山旅游景区的动态管控能力。”察右后旗公安局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火山骑警队目前有队员10名,主要承担着火山旅游景区、旅游点及周边的巡逻管控、拥堵路段疏导、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帮助受困群众等工作。今年以来,火山骑警队已经救助群众320余次。
热情服务 点亮“平安”
每年六月至九月间,辉腾锡勒草原鲜花盛放,被称为“世界上原生态的鲜花草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为更好地确保游客安全,察右中旗公安局那日斯太森林公安派出所以辉腾锡勒园区黄花沟景区为主,划分四个片区,采取“徒步巡逻+定点值守+流动巡查”的警力叠加模式,积极开展治安隐患排查整治,完善纠纷、求助、酒后滋事等警情的处置措施,把新时代公安职责初心贯穿到景区安保服务的最细微处。
7月19日晚,两位来自石家庄的游客失望地从某宾馆走出,这已经是他们今晚咨询的第5家酒店了。原来,这对夫妻临时自驾来旅游,没想到景区一房难求。夜色渐深,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恰巧遇到正在治安巡逻的那日斯太森林公园派出所所长张华。张华一边安抚游客情绪,一边安排同事在辖区内其他宾馆询问是否还有剩余房间。经多方奔走,最终在一家民宿协调到房间,并驱车带领游客前往办理住宿。
“辉腾锡勒草原游客量日益增大,这也给我们的平安守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成为游客最信任的人。”张华表示。
今年以来,派出所共救助群众800余次,帮助找回走失老人儿童60余人,捡还身份证、手机、箱包等物品220余件,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得到了广大游客群众的广泛赞许。
科技赋能 打造“智治”之路
岱海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水面面积70多平方公里,呈椭圆状,被誉为“草原天池”。
近年来,凉城县公安局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新建警务室2处,搭建警务智能视频卡口50余路。同时,丰富拓展群防群治力量,组建护湖网格员50人,投放警务巡逻艇2艘,打造了湖内外贯通、全流域覆盖的“智治”之路。
针对旅游季,凉城县公安局对近年来发生溺水事件的地点、人员构成进行综合分析,开展“水陆空”立体巡防,运用沿湖步巡、湖面快艇巡逻、空中无人机喊话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组织防溺水巡防值守工作,切实做到重点部位、重点时段“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
7月28日下午5时左右,一名游客在岱海水域私自下海游泳,由于体力不支导致溺水。正在附近执行快艇巡逻任务的民警发现后,飞速赶了过去,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将这位游客救上岸并紧急送往医院。
据统计,5月份以来,凉城县公安局共出动警力700余人次,劝阻未成年人游泳80余次,排查重点危险水域310次,成功救助溺水群众6人。
“游客在哪里,警务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一直以来,我们乌兰察布公安机关始终秉承‘警景融合、守护平安’的理念,立足辖区旅游旺季和景区治安特点,严格落实动态布警、巡逻管控、联合宣防、交通疏导和纾难解困等工作措施,强化社会面治安管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用最硬核的守护,吹响夏季旅游警务‘平安哨’。”乌兰察布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供稿单位:乌兰察布市公安局
编 辑:樊 琨
校 对:陆 晗 张学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