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上,也被誉为与南极、北极同等地位的“世界第三极”,它的高度是众所周知的世界第一。然而,如此瑰丽的山脉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存在对人类是一个福音吗?它历史上的最高高度是多少呢?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地球板块不断运动,如今珠穆朗玛峰还在增高,有些则认为它的高度一直在降低,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实际上,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在1300万年前,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要比8848米高好多,大概是12000米。其中,在第四纪的300万年里,它长高了3000米,平均1万年就上升10米。部分科学家认为,珠穆朗玛峰的增高是危险的,随着山体“叠罗汉”一样地攀升,山座岩石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一旦达到承受的极限,山体势必会“粉身碎骨”、山崩地裂。
后来,正是在它到达最高点12000米时,珠穆朗玛峰由于负重太大,发生了断裂,并爆发了多次的地震和地壳运动,最后才逐渐平静下来,形成了现在的高度。
不过,在第四届青藏高原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专家竟声称,近年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逐年降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持这种观点的院士认为,自1966年以来,珠峰一直在降低。如果按年计算,大约每年降低0.1米,以致珠峰高度从8848.13米回落为8844.43米。目前,相隔几年之后,珠峰的这一数据应该已失真,但还是一直在沿用。
珠峰降低的消息令人吃惊,但谁也无法驳斥,我们必须意识到,珠峰确实是在逐渐变矮的。那么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变矮呢?
对此专家解释说,1992年起,珠峰开始加速变矮的罪魁祸首是积雪的“密实化”速度被极大地干扰了。那么,“密实化”是什么意思呢?
“密实化”是指“积雪转变成冰层”的过程,原本,这种转换是比较稳定的,而近三十几年,由于气候越来越暖,大大影响了积雪“密室化”的速度。另外,环境问题也导致了暴风横行,特别是到了季风季节,珠峰的风速可达30~40米/秒,大部分雪花刚降落到峰顶就又被强风刮走了,因此没有变成冰层的机会,每年降落的积雪也就无法继续保持珠峰原有的高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