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
暨“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发布
丽水市遂昌、缙云、景宁上榜
至此
遂昌已连续6年
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此次入选
再次证明了“仙县遂昌”的文旅优势与潜质
成绩“好”,得益于工作“实”。近年来,遂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旅工作,坚持抓融合添活力、抓项目促发展、抓文化增内涵,不断拓展文化旅游市场,全力做强美丽经济,跑出文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据综合运营商手机信令大数据显示,2023年遂昌接待游客数279.81万人次,同比增长18.31%。
向“融”而行 激发新活力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6月19日晚,每周三的寻梦《牡丹亭》常态化演出又在汤显祖纪念馆后花园准时开场。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戏服,用细腻传神的表演,再现缠绵400余年的生死至情。台下,观众游客目不转睛沉醉其中。
“这是我们第一回来遂昌,没想到这里不仅风光秀美,夜间旅游业态也这么丰富。今天听了一曲《牡丹亭》,有幸领略到汤公文化的无边魅力,可以说是不虚此行了!”来自金华的游客雷女士与记者分享,在为期两天的遂昌之行中,她在遗世独立的黄泥岭村感受返璞归真,也在红色古镇王村口重温了浙西南革命历史,这座远离尘嚣的山城让她寻觅到了心心念念的“诗与远方”。
在汤显祖纪念馆听一曲《牡丹亭》,品味汤公百年遗韵;到王村口红色古镇重走红军路,感受历史建筑与革命文化的碰撞;去仙侠湖绿道跑一场马拉松,在运动中体味山水画意……如今,在“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乡村”等多种“旅游+”模式的深度融合中,遂昌旅游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近年来,我们立足本地优质山水资源,深入挖掘汤显祖文化、红色文化等县域特色文化,聚力打造‘遂昌风炉宴’等美食IP,做足做优文旅融合、体旅融合、商旅融合等文章,不断丰富游客游玩体验,全面激发全域旅游新活力。”遂昌县文广旅体局文旅融合发展中心主任王俊介绍,截至目前,遂昌已先后创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等荣誉,“旅游+”融合发展效应正不断显现。
从“新”出发 积蓄新势能
连日来,位于湖山乡湖山村香炉岗的“地心世界”项目正提速建设,施工人员各司其职,紧锣密鼓地开展通风、除湿、管网铺设等工作,一派大干快上的忙碌景象。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地下空间体验项目、地面市政管网道路、景观绿化等工程改造提升,同时观光电梯、地轨车等主要设备也进入了安装阶段,预计将于明年5月正式投运。”遂昌县地心温泉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方杰介绍,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28亿,地上规划面积约199918平方米,主要分为地面和地心两部分。地面部分主要有游客接待、研学营地等功能,地心部分包含地心穿越、地心神秘海探宝、地心精灵乐园等9大体验项目,设计每日综合游客接待量3024人,每年综合游客接待量110.39万人次。
“‘地心世界’项目目前在国内外都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建成后将是国内首家24小时运营的集冒险游乐、健康养生、矿山研学营地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遂昌县文广旅体局资源开发科科长罗峰告诉记者,该项目有望成为继遂昌金矿后又一“爆款”产品,带动县域旅游二次腾飞。
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需得循“新”而行。无独有偶,位于湖山乡红星坪村大溪边码头的Marvelous水上运动公园作为全省首家认证潜水企业,已于5月开启试营业。潜水、综合桨板、皮划艇等新潮的水上运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成为仙侠湖畔一道靓丽风景线。
山城“邂逅”地心温泉、水上运动,是遂昌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遂昌充分把握旅游发展新形势和新风向,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人文内涵,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培育了乡村民宿、亲子研学、户外露营、自驾越野等一批景区新业态,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体验,“烘热”全县旅游消费市场。
数据显示,目前遂昌已推出7条不同难度和风貌的自驾越野线路,截至2023年底,累计接待自驾越野车辆71540余辆,人数13万余人;打造6处特色露营地,2023年全年接待量突破3万余人。
以“旅”为媒 绘就惠民兴城新图景
“遂昌长粽不光吃头好、看头好,故事更动人!”前段时间,在北京民族饭店,为期两周的“大美民族·寻味畲乡”畲族美食节活动上,来自三仁畲族乡的长情粽备受关注。
“此次活动收获颇丰!我们成功敲定了13笔订单,销售额超600万元。”参展企业、浙江遂昌原食健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富明难掩激动之情。
遂昌长粽之所以能“破圈”畅销全国,乃至出口海外,不仅得益于原生态的优良品质,更得益于背后的文化加持。近年来,遂昌大力挖掘“遂昌长粽故事”“长粽孝道”等通俗化的民俗内涵,确立其独特的文化定位,制定出台生产标准,创新开发“遂昌龙粽”“牡丹亭长情粽”等长粽品牌,将“遂昌长粽”打造成最具国货范的特色旅游伴手礼,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全面撬动山乡“共富链”。
如今,长粽已成为遂昌又一个极具特色、最能富民、最具口碑的朝阳产业。2023年,遂昌长粽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遂昌长粽伴手礼入选2023十佳旅游商品;今年以来,长粽订单量已突破600万根,销售收入达1.2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400余个,带动3800余位农民共计增收7600万元。
当然,要最大程度释放文化旅游产业“富民效应”,除培育长粽这一特色文旅产品以外,遂昌的实招还有很多。例如,引进深圳乐领生活发展有限公司落户龙洋乡茶园村,打造“侠”“野”“隐”并茂的乐领·旗山侠隐庄园,解锁乡村旅游新场景,让昔日默默无闻的“空心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数据显示,2023年,庄园全年接待游客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528万元,带动当地村民户均增加约4.7万元。
旅游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当下的遂昌,市集夜游、村咖露营、户外运动、水果采摘等业态层出不穷,“文化+旅游”“美食+旅游”“体育+旅游”等融合产品热度不断攀升,一幅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惠民兴城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记者/黄绮贤责编/李慧敏
审核/郑雨薇张春玲 监制/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