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集宁区依托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和红色文化等优势资源,全域规划,精准布局,加大文化旅游市场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激活文旅融合“一池春水”,让文化旅游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各地游客早已按捺不住出游的热情。在集宁区各旅游景点,来自区内外的游客或踏青赏花、自拍打卡,或三两好友小酌烧烤……远山斜欹,草木蔓发,相映成趣。一顶顶白色帐篷散落乡野,山间绿道串联起露营地和民宿,呈现出一派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场景。
来到北官驿宿,石头房、青瓦顶、木格窗……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别样的住宿体验。从呼市驱车到集宁自驾游的靳博,对北官驿宿赞不绝口:“太有感觉了!以前旅游是‘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现在是待在民宿充分感受慢生活。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围炉夜话,谈天说地,还可以沉浸式体验红色历史文化,在这里我度过了一段难忘而有意义的时光。”
据了解,北官驿宿是由原平绥铁路集宁工务段职工公寓(石头房)改建而成,一石一瓦都是就地取材,保留着原有小院建筑及院落外观肌理和空间,古朴气息扑面而来。
此外,云朵嘎查·巴尔湾、李老虎民宿聚落、大十号村云朵嘎查乡村旅游研学基地等乡村民宿,让向往诗和远方的都市游客有了一个远离城市的喧嚣,可以躺在舒适的躺椅上,仰望满天星斗;在凉风吹拂下,用心感受“森呼吸”;伴着美丽的自然风光,饱餐一顿可口的农家佳肴,感受恬静的时光。
“远离城市喧嚣,回归山河乡野,听鸟叫虫鸣阵阵,品农家特色美味,既找回了儿时的记忆,又放松了身心,特别喜欢这家民宿的氛围。”游客史明带着家人又一次来到云朵嘎查民宿研学基地,体验不一样的乡村美。
在霸王河瀑布广场水上乐园欢乐岛和纳尔松滨河广场露营地里,溪水绕林,曲径通幽,各种特色的露营帐篷及附属设施一应俱全,不仅有兔子、梅花鹿等萌宠和孩子们亲密互动,更有粉红沙滩、宽阔草坪供游客体验打卡。
“这里离市区比较近,大家来玩都很方便。”带着两个女儿来霸王河瀑布广场水上乐园欢乐岛露营的周祺说,“这里环境优美,有小动物,还可以玩水、露营,这些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
“太凉爽了,这个露营地环境真的很好,蓝天、白云、青草地,一个都不少。”游客何梅花笑着说,“露营地的设备非常齐全,服务也非常好,不仅小孩子有玩耍的地方,大人们也可以围炉煮茶,有时间我还会带着家人一起过来的。”
今年以来,集宁区文化旅游活动精彩纷呈、亮点频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文旅产品供需两旺,走出了一条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走进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每一幅历史照片、每一件珍贵实物、每一个复原场景,都描绘出了集宁战役历史画卷,将人们带到了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这次旅游给我带来了休闲和学习相结合的红色体验,不仅看到革命先烈艰苦的创业历程,也感受到我们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游客郭向明说。
近年来,集宁区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名片,让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故事等红色资源“活起来”,打响红色集宁旅游品牌,形成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来到这里,学习红色文化,汲取前行力量。
游客杜鹏超说:“今天和朋友来这里,在讲解员的现场教学中,我经历了一次红色文化的洗礼。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集宁是革命老区,也是一块红色沃土,希望以后再来体验一下当地一些特色文化。”。
持续擦亮文旅“金字招牌”,集宁区文化传承亮点频出、文旅融合异彩纷呈、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公共文化蓬勃发展,集宁大地锦绣斑斓……据统计,今年1至5月,集宁区旅游接待人数192.05万人次,旅游收入8.47亿元,游客接待量、营收均持续攀升。
“今后,我们将围绕全区文旅一盘棋、全域旅游一张图,加大旅游营销和推广,积极引客引流,把提升文旅要素聚集力和文旅产品供给力结合,激发文旅市场活力,把‘诗和远方’完美融合,提升文旅产业吸引力,形成推动文旅发展合力,让更多人了解集宁、爱上集宁。”区文旅体局局长王中华说。
集宁区以全域旅游、四季旅游为目标,依托乌兰察布古城、红色战役纪念园、大河湾滑雪场等场地,全力打造红色游、研学游、康养休闲游等精品旅游,让广大游客感受集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魅力集宁,正在倾力展示着新时代风采。
编辑/王晶晶 乔敏敏
审核/王大伟
校审/张嘉瑜徐吉宝 孟宇
终审/秦宝
来源/集宁区融媒体中心采访部诸葛瑞雪
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者,本平台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