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
近年来,格尔木市结合城市定位,依托区域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使得乡村文化、非遗资源、原生态好物等乡村游天然的、专属的IP促成文化赋能旅游、旅游振兴乡村的强大助力。
格尔木市区一隅
牧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伴随着生活品质的逐步提升,人们享受闲暇时光的方式也逐渐多样起来,除了远途旅游之外,乡村旅游也日渐火了起来,乡村已然成为市民活动空间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顶顶蒙古包,一个个天幕,让格尔木的夏日“光芒万‘帐’”。走进郭勒木德镇阿拉尔村,木栈道、星空屋、观景台、蒙古包,应有尽有。蓝天、碧草,再现了儿时诗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如画美景。
阿拉尔村的夏季草原
热气腾腾的烤串,木桌上摆放的精致美食,孩子们在草地上撒欢,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6月1日,悠扬的长调歌声洋洋盈耳,阿拉尔牧场草原文化度假村启动仪式在欢歌笑语中拉开帷幕。据了解,阿拉尔牧场草原文化度假村总投资1000余万元,位于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阿拉尔村夏季草场,占地面积300亩,后期投入运营后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吸纳乡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农牧民持续增收。
蒙古族非遗表演
阿拉尔牧场草原文化度假村是格尔木市深入挖掘本地民俗文化,开发特色旅游资源,生态赋能,牧旅融合,打造以民俗文化旅游为主的休闲旅游目的地、草原文化旅游精品的典型代表。
据阿拉尔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爱德木介绍,阿拉尔村积极探索“支部+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深入挖掘本地民俗文化,开发特色旅游资源,通过生态赋能、牧旅融合,着力打造以民俗文化旅游为主的休闲旅游目的地、草原文化旅游精品,吸纳乡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实现农牧民持续增收,提高牧民群众自主创业能力,真正做到“做活特色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引导和带领村民走上富裕之路,推动乡村振兴开花结果。
本土资源“翻新”成乡村振兴样板
2024年,格尔木本地游哪里最火爆?市区周边的乡村旅游景点一定榜上有名。六子湖生态文化教育基地、金鱼湖民族风情园等地美名远播,成为最受市民和游客青睐的游览地之一。
夏季的金鱼湖旖旎如画
随着旅游季的到来,大批市区和外地游客前来观美景、品美食,享受惬意生活。在金鱼湖民族风情园,餐饮负责人刘琳早早地收拾完卫生,开门迎客。“最近的家宴、聚会比较多,一天下来能收入近万元。”刘琳说,与往年不同,现在来游玩就餐的游客要么结伴旅游,要么举家出行,不少游客会提前打电话来预订,加上本地市民宴请外地客人明显增多,金鱼湖民族风情园的很多餐饮点人气很旺。
走在郭勒木德镇红柳村的村间小道上,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青砖白墙,干净整洁的道路向前延伸,道路两侧是一排排整洁漂亮的农家小院,还有那一应俱全的文化广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庭院整洁、环境舒适的田园风光引人驻足,正是诗句“绿树村边合”描述的场景。
绿树掩映下的红柳村
漫步其中,整个村子弥漫着淡淡的花草香。随机走进一方院子,整齐的菜圃充满勃勃生机、树枝上的鸟雀在欢声歌唱,女主人刘青玉和孩子们在院子里谈天说地。“村里鼓励年轻人回来创业,我个人也看好农家院的前景,就想着干点事拼一把。”刘青玉说,她经营着一家不大的农家小院,近几年随着格尔木市旅游业的发展,她的农家院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未来的好日子还长着嘞!”展望未来,刘青玉笑容满面。
据了解,红柳村借力乡村振兴战略好政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在努力完善村里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鼓励村民把自家农屋发展成农家乐,实现闲置资源变绿色产业,让村民们吃上“产业饭”“旅游饭”。未来,红柳村将充分立足“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发挥地域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等,壮大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在格尔木,“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乐景象是多少人心驰神往的记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缩影里,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必将为格尔木的乡村振兴绘就靓丽底色。
(原标题:昆仑山下好生活|未来的好日子还长着嘞)
来源|中国网
图片|中国网格尔木融媒图片库
编辑|马 倩 责编|武 强
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上一篇:“浪宁夏·知味道”2024宁夏美食文化促销活动吴忠市推介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2024六月 | 风景之王·自驾绥阳 洞穴露营•亚洲第一长洞 2024年川渝千车万人自驾游绥阳活动首发团2日自驾半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