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物产,每一个地方的老字号都有属于它的独特味道。
01
黄福德小磨香油
邢台威县的黄福德小磨香油始创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迄今已有173年的历史,经历了五代传承。河北许多地区都盛产芝麻,也因此河北多地都有历史悠久的香油坊。一方水土有一方饮食特征,香油这种在当地十分常见的食材,对于他们来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镌刻在味蕾上,成为他们伴随一生的家乡味道。
黄福德小磨香油传承传统工艺,一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风味和上佳品质。味道醇厚、口感滑润,具有独特的香气,无论是炒菜、炖汤,还是制作凉拌菜,只需加上一勺小磨香油,就能让菜品焕发出诱人的魅力。一滴香油可以让一碗简单的面增色不少,也可以让一道菜更加香浓。
02
西关饸饹
宁晋县的西关饸饹始创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迄今已有132年历史,历经了四代传承,因门店坐落在西关县西关街而得名。一百多年来,西关饸饹经过历代传承人的精心研制和大胆创新,形成了独有的祖传秘方和特别的制作工艺,因此西关饸饹独具风味,具有“面光滑有劲,汤味美鲜香,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劲道爽口、香色浓郁”的特点。
西关饸饹传承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十分繁琐,对于制作人的手艺来说是一种考验。要制作一碗美味可口的饸饹,从选料、加工,到盛入碗中送到食客手中,大约要经过三十余道工序共八十多个环节,每个工序和环节都有独特的要求。例如制作饸饹所需的荞麦面和其他面粉的配比,和面时的水温和水量,醒面时间等都需要进行严格把控。
03
老卫饼卷肉
邢台市广宗县的广宗薄饼起源于明朝中期,流传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广宗博饼也叫“风吹大油饼”,是当地一道特色传统美食,据《广宗县志》记载:“明朝中叶,李怀村集镇扩大,每逢集日,商贾云集。那里,薄饼即以其独特风味备受青睐,生意颇为兴隆。至清朝,薄饼技艺已达炉火纯青的程度,制成后饼薄如纸,径尺半许,重仅三、四两(十六两秤)。”
老卫饼卷肉世代传承广宗薄饼的制作技艺,迄今已经历了十三代传承,因为口味正宗,制作考究,至今店内的人气都很旺。制作好的薄饼,金黄透明,香软可口。趁热放入祖传秘制卤肉或者驴肉,这样一张薄饼卷肉是陪伴当地人数十年的美味。咬上一口,饼的香软和肉的醇香在唇齿间四溢交融,让人回味无穷。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