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节,家里的小神兽就盼着出去玩,城市周边、郊野路线,都快一一走到底,哪怕多走几圈,他也不觉得疲倦。相对于户外自然景点,孩子们关注的还是互动与娱乐,比如在武汉江夏区武昌大道与金龙大街交汇处,就有一座特色的星期八古镇。古镇的规模不算大,但内部的玩乐设施不少,可以扮演古人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场景,穿戴上戏服,拿起道具,孩子们组团在一起,被老师带着,玩乐更加尽兴。
前往星期八古镇,可以自驾与乘坐公共交通。从其他区过去,自驾更加便捷,走城市的三环线,在南李路和武昌大道的口子下,顺着南李路、武昌大道,到江夏区的金龙大街交汇处,即可看到古镇的招牌。如果在江夏区周边,则可以乘坐901路公交小巴,在武昌大道大桥二队下,过马路就是目的地。星期八古镇周边有其他的游园,组合起来,能满足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玩乐想法。
进到星期八古镇,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古典样式的大门。周边是绵延的围墙,院墙内外种着树,掩映在一起,营造出的氛围还算不错。提前预约购票,验票进入,考虑到古镇的游玩形式,更加建议组团前往,小编家的神兽刚好遇到同学玩伴,组了几个人团购门票,还有优惠。进到园区后,从布局看,确实是古朴的布局,规模不算大,但建筑规模密集,以单层为主,作为游玩的场馆,无缝周转。当然,进去之后会有工作人员指引,团队行动下,听指挥就好。
顺着古镇里的布局一一探寻,在镖局前停下来。这是一栋小民房,青砖黑瓦木窗,钉着巨大的招牌旗帜,上书一个大大的“镖”字。古时走镖,必会在各地兴建镖局,有的还有连锁,规模不可谓不大,而镖局出行的招牌,镖师的行头,都有明显的标识。小镖师们在这里聚集,跟着工作人员换衣服,然后很快来到一起,抓起道具,推着板车,有模有样。小孩们举着牌子,顺着道路走,家长们坐在一边,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内心毫无波澜。
凑近看到镖师的衣服,还挺新,孩子们手上的道具,大小不一。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类似的游戏在小镇里有很多,对于镖师的走街过程,开场第一个,孩子也很有积极性。从镖师的木屋过去,巡街一次,距离不长,戴着帽子穿着衣服,有模有样。有了这个经历,再去扮演其他的场景,孩子们更加有兴趣,跟着老师就去还衣服、拿道具。
相对于巡街的场景,在星期八古镇,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游玩项目。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走到书院去学习,可以学习的课程多,有传统的国学,儒家四书五经的范本。坐在室内课桌前,老师们从基本的礼仪开始讲解,孩子们听得认真,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轻松自由,孩子们接受程度高。不时有孩子举手提问,真把这里当成了学校课堂。
在另外一边的技能课程中,古镇安排了陶俑与剪纸。陶俑在户外,桌子上放了橡皮泥和其他材料,有对应的工具与毛坯,老师们先上手示范,然后孩子们跟着学。学习的过程很有意思,多数孩子不能完整制作,也有的将之当成纯粹的娱乐,结果做出来的模型都不相同。剪纸的话,一样效果,裁剪出的纸屑到处是,剪纸出的初稿,完全没有预想中的样子。老师在前面教学,孩子们四下走动,大一点的孩子懂事些,可以慢慢掌握。
从互动课堂出来,又看到古镇里新一批的孩子进来,入园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场景还原的娱乐。孩子们穿着古装服饰,跟着老师走一圈,再回到教室,娱乐继续进行。说星期八古镇是古镇,但其实就是一处综合游乐园,传承传统文化,沐浴人文气息,学习娱乐都不耽误。(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