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许多老新村都是本地人超爱的美食聚集地,比如说,位于西环路两旁的三元新村。三元新村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面积很大,分为一、二、三、四村,其中二村和三村的美食尤其出名。
三元新村里的美食,不是山珍海味、珍馐佳肴,但是质朴原味、家常温暖。二村的菜场里,各种糕团点心和可口卤菜,丰富了苏州人的一日三餐;三村的苏式小吃、鱼头、火锅和烤串,则撑起了无数个热闹的夜晚。本期《寻鲜记》,小i带大家走进三元新村,尽情“品尝”本地人如数家珍的宝藏美食!
乘坐苏州轨交1号线至“西环路”站,步行约100米即达三元新村。
【本期推荐】
乐百兴糕团
肉松糍饭团
惠珍妈妈苏式小吃
阿承福面馆
石记跷脚牛肉火锅
蜀香格格剁椒鱼头
乐百兴糕团
三元二村内
乐百兴糕团是三元二村里开了几十年的糕团店,店里做糕团的师傅都是本地老人,和蔼可亲,手艺又好,猪油糕、年糕、松糕等糕团点心的口味非常地道。
夏季,一定要尝尝乐百兴的炒肉馅团子,售价4元一个,个头很大,物美价廉,充满韧劲的团子皮包裹着笋丁、木耳、肉末、虾仁等时鲜货,咬一口,汤汁四溢,鲜美无比,许多人买来当早饭吃,既美味又管饱。
端午将至,乐百兴的各种粽子也很受附近居民的喜爱,店里阿婆包的粽子非常扎实,里面的鲜肉量也很足。
肉松粢饭团
三元二村内(陈姐麻辣烫店前)
三元二村的陈姐麻辣烫店前,有一个做粢饭团的小摊位,基本上每天早上都会出摊。
粢饭团有咸甜两种口味。一口大木桶里装着热腾腾的混合糯米(纯糯米和血糯米),舀一勺糯米,均匀摊平后,铺上一层咸菜,再加点肉松、咸蛋黄和油条碎,拿到手热气腾腾的,看着就很有食欲。
咬一口豪华版的咸味粢饭团,丰富的食材在舌尖碰撞,在匆忙的上班路上吃一个,一直到午饭点都不觉得饿。
惠珍妈妈苏式小吃
三元三村第三小学对面
惠珍妈妈苏式小吃在三元三村开了好多年了,非常受欢迎。这栋两层楼的小房子,环境布置得充满了花香和童趣,处处流露着家的温情。每天一到饭点,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都如约而至,只为尝一口妈妈的味道。
夏季,店里的风扇凉面尤受欢迎。被风扇吹凉的苏式小阔面,装入复古的瓷碗里,舀上一勺糟油,一勺惠珍妈妈自己调制的汤汁,再加上雪菜毛豆肉丝,就成了一碗经典的夏令风味。
惠珍妈妈的面拖大排,与风扇凉面堪称“绝代双骄”。鲜嫩的大排肉,裹上一层面糊,在油锅里炸得金黄发亮,吃起来酥脆咸香,仅一口,就唤醒了童年的回忆。
卤鸡爪、糟鸭舌、素鸡等苏式小吃,口味也都很地道。炎炎夏日,来一杯冰镇的苏式绿豆汤或者茉莉豆花,真是太舒服了!
阿承福面馆
三元三村综合市场1-2号
开在小区里的老面馆,味道自然是经得起考验的,每天早上都有许多老苏州来这里吃一碗苏式面。店家对熟客的习惯也都了如指掌,要硬面还是烂面,免青还是重青,宽汤还是紧汤......
店里苏式面的价格非常亲民,焖肉面、爆鱼面等都是10来块钱,浇头的选择也很丰富。除了汤面之外,还供应肉丝炒面、猪肝炒面等、大馄饨、小馄饨等。
石记跷脚牛肉火锅
三元三村内
跷脚牛肉是四川乐山的特色美食,却在苏州的老新村里站稳了脚跟。石记跷脚牛肉的灵魂就在那一锅汤底里,由三十多种原料和牛棒骨一起熬煮3个小时而成,汤清而鲜,吃之前一定要先喝上一碗暖暖胃。
干切的牛肉、牛肚、牛舌、牛心、黄喉、百叶、牛筋等,肉质厚实,入口又弹又嫩。往锅里烫一下,再搭配石记家的灵魂蘸料,一口下肚,超满足!
蜀香格格剁椒鱼头
三元三村内
这家店原来叫三峡格格鱼头,是不是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立马“回忆杀”了?香辣的剁椒,鲜嫩的鱼肉,劲道的面条,这是记忆中一直保留的味道,也是现在每每想起都会让人吞口水的味道。
如今,店铺的招牌变大,店面也更加宽敞了,人气还是一如既往的火爆,周末的晚上来这里吃鱼头,通常都要排队等位。
在葱姜水里泡过去腥的大鱼头,浇上老板秘制的剁椒酱,蒸上十五分钟,一盘喷香的鱼头,搭配特色手擀面,鲜辣的滋味让人食欲大开。
【互动话题】
你还知道苏州哪些老新村
是有名的美食聚集地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给大家
我们也会去慢慢探店哦
- END -
来源:好玩苏州
编辑:苏小i
摄影:William
苏州市旅游咨询中心原创作品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系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现代苏州》杂志特约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