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投稿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作者:江湖游侠
当我和那个小孩爬上一道陡坡,看过半截残碑,再往上冲刺后,禁不住高呼——前面就是罗汉洞。
是的,我们已经向这个目标走了三个小时,感觉这一道山谷弯了又弯、弯了再弯。
那一天,是5月4日,天阴沉沉,时不时有细碎的雨滴落下来。没有太阳晒着,不会有慵懒、疲惫袭击。
就在那一天,我多年来心心念念的罗汉洞,终于被我零距离抵达,一睹真容。
说起来,知道我们原平市的朝霞峪村有个罗汉洞,已经是近二十年的事了。那时,就有急欲与之谋面的冲动,但一直未能成行。之后,多次进入朝霞峪村,并向村西的山谷里行进了再行进,遗憾并没有看见罗汉洞,甚至连它的大致方位也不知晓。
5月4日,我的心里暗自发了狠劲,只限定罗汉洞这一个目标,如果没有不可控制的因素,必须抵达。
于是,一大早我带着《原平故事》团队的其他4位老师,向西面的山沟驱车进入,掠过北岗村,直达朝霞峪。
朝霞峪村西的路越发好走了,遗憾的是原先像盆景一样的那片流水乱石不见了,向南的峡谷口也就很不明显了。
2019年8月3日,我们《原平故事》主创团队15人曾经由此深入,冒着小雨攀上山顶,与一块块巨岩亲密接触。
因为走过,所以懂得。那罗汉洞无论如何不会在那条峡谷内,我们必须前往一个未曾涉足的所在。于是,目标锁定在右侧向西北方向的沟谷。
走过一个水果园,我突然感觉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向老乡打听一下,进入大山才知道这里沟谷岔口不少,如果贸然选择失误难免,时间耗不起,体力耗不起,兴致也会耗不起。
好在水果园旁边,有一片人为拦截成的水塘,沟谷内的小溪汇聚在一起,足以吸引野游者。我先过去探了探水池边小溪的深浅,把大家招呼过去。这时,小雨突然有点密集起来,落在水面上形成一个个小水花,有水雾薄薄地笼罩在水面上。
大家招呼着在水边拍摄,我原路返回找老乡问路。不长的一段路,只看见远处有一人,山上有机车的轰鸣声。好不容易等那个人走近,才看见是一位大嫂,我先自有点气馁了。因为像这类古迹,女性是不大关注的,他们对此往往缺乏兴趣。果不其然,她不知道,好像听说过但不知道在哪里。就连她家男人,也十有八九不知道。但她说,再往里走有个年轻点的人应该知道,进去问问他吧!
谢过这夫妻二人,我招呼大家上路,在可通往神山、西营的那个山谷中,找到了那位点种玉米的小哥。一问,小哥果然一清二楚,他说就在坡底下那个山沟内,有挖掘机修成的道路。因为罗汉洞前面坍塌了,黄土掩埋了洞口一大半,村里人开进去挖机把场地平整了。
这一番话,就像一针鸡血,把我先前累积的沮丧一扫而光。我发一声喊,带大家向那个峡谷走去。
一个稀松平常的峡谷,不深入无法明白其内里的乾坤,一旦进入,便有惊喜扑面而来。
通往谷内的山道旁,出现了与别处不同色泽、不同质地的山岩,像是一个天然的山门。紧接着,是去年留下的离离野草,足有一人高,依然是秋冬时节的枯黄颜色,与今年生长的新绿形成强烈的反差。我说,你们快进去嘚瑟吧。大家真就在那春夏和秋冬里嗨了起来。
山谷不知道究竟有多深,溪水却肯定是从很远的地方流淌出来的,清澈无比。那一道浅浅的小溪里,竟然有漂浮着的鲜艳水草,让溪边青色的卵石相形见绌。
一壁山岩突兀斜挡在此,让这里的溪水拐了一个硕大的湾。无论是耸峭着的石壁,还是弯曲潺湲的小溪,都有一种天然的美感。此时如果有一架带有强大广角功能的单反相机,一定能拍出惊艳的山水风景大片。
我独自在前面,向峡谷深处挺进,偶然间回头,竟然发现后面的小分队里多出了两个人。仔细一看,是一老一少,不知何时加入了进来。看来,对大自然感兴趣的不止我们团队这些人。
路边有一丛烂漫开放的野花,纯洁的白色十分耀眼。旁边有一块巨石,表面生长了一层石英。这样自然的组合,像极了一个盆景,我赶紧招呼大家过来合影。
又向前走了一段,有人发现道左的石头上写有毛笔字,上面是“此处距离罗汉洞2000米”。这几个字再次鼓舞了我们的力量,我们沿着“路标”的指示走进西南方向的峡谷。
天依然阴沉着脸,为我们遮住了火红的太阳,山谷里流动着清新凉爽的气息,只是拍照时的天空没有深邃的蓝。
刚刚进入这道峡谷,两个小型水洼相距不远,面天而现,水面是令人惊讶的浓绿。将这两个水塘留在手机里,当作往后护眼的景色。
长长的谷道,需要耐心的探索。差不多在千米之后,主峡谷呈东西向横陈,又一个面积更大的水塘出现了。此时,虽然我依然不知道罗汉洞的方位,但凭感觉它就在附近,已经距离我们很近了。
于是,我和那位小学生抢在前头,继续沿着挖机开下的土道向前走。
东西向的峡谷并没有多长,很快就向北延伸了。土道往上拔高,几乎达到了半山腰。转过这个山梁,峡谷宽了,并向东凹了进去。就在这时,我看见了一截残碑,兀自立于山坡上。而且旁边还有古代建筑上的一些砖瓦残体,罗汉洞到了,一定就在旁边。
我开始阅读残碑上的文字:
“……但恻然不忍,遂有修理之愿,自天顺五年六月内发……(成)化元年八月二十七日,迺思镌石碣以记之,姑纪……欲为善者必择于静处可也,况此处自古今有古刹……之大川,南之接连其陀罗之峻峰,西之逼近……顶,举目一望,万点之险山为之下,睹几道之巨……吾盘道之境,山之巍巍,间壑钟秀,岗岭交环……对景而乐,面山而语,发愿修行,贯彻终始……徒悟¨、行海、¨¨,徒登德、本¨……石公廉、悟¨、悟真、悟通、本耐、本忠……赵公拳、闫文友、倪三、张会、张文鑑立。画匠武子贤、陈¨,木匠刘普讲、李丕显,石匠韩普祯,男韩林、韩楚刊”
在碑阴,我看到了众多的捐助者姓名,大致有张、岳、郭、尚、刘、姚、周、李、黄、辛、武、王、孙、白、吕、皇甫、陈、腰(疑似要)、石、赵、谢、董、孟、曹、郑、田、闫、邢、弓、胡、樊、庞、麻、佐等30多个姓氏。所出现的村名有贾陀、石封、秋峪、文殊庄、在城都等。
由碑文可知如下信息:一是罗汉洞并非单独存在的,自古便有古刹作为依凭;二是寺院曾有僧人常年居住,有许多村里的居士是为护法人;三是石公廉乃崞县城内的名士,其作为功德主在许多古刹都有大量捐赠;四是此碑虽已看不到落款时间,但应该是一通明朝碑刻,时间在天顺、成化之后;五是韩氏石匠来自大莫都的石匠世家,就连五台山都有他家的大量刻石。
呀!光顾看碑了,罗汉洞还没找到呢。四处睃寻,不见踪迹,继续向上攀登,一块阔大的平地就在眼前。地上散落着许多石构件,还有庙宇的殿基,柱础石还在原地嵌着。靠崖壁的那是啥?不是罗汉洞还有啥!
罗汉洞洞窟坐东朝西,是在黄土层覆罩的砂岩上凿石成为洞,洞大致呈方形,边长有3.7米,总面积约14平方米。洞内中心最高处约2.5米,顶部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穹窿,雕饰有祥云和八卦。洞窟内留存有三面环绕的石台,上面原先应该是有石雕像(或泥塑像)的,现已不存,因此始建年代不详。洞内还立有清光绪八年(1882)《重修罗汉洞》石碑一通,记载着光绪年间对罗汉洞进行维修的事迹。由此碑可知此处原建观音寺一座,罗汉洞是其附属设施。从碑阳和碑阴的大量捐助人花名可知,曾经的观音寺也曾声名遐迩、香火旺盛。
站在罗汉洞前四下张望,初夏的山色绿色层叠,山峰呈现出自然的流线,把远景和近景连接为一体,缺少林木的山野也有许多生动在炫耀。有一句老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可这朝霞峪深处,没听说过有名山耸峙,咋就被释氏占有了呢?
宋代禅僧汾阳善昭有诗云:“春雨与春云,资生万物新。青苍山点点,碧绿草匀匀。雨霏长空静,云收一色真。报言修道者,何物更堪陈。”释氏主张山水皆真如、触目皆菩提,强调在对大自然的直觉观照之中,契悟宇宙实相,强调人与自然相合无间,人之本性与自然之法性合为一体,追求一种自然惬意的生命情怀。
这大约就是此山有了罗汉洞的深刻意蕴。
图片由作者提供
End
上一篇:龚会才与刘东波一行座谈
下一篇:3万游澳门,梦想与现实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