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政策未明文规定,但文旅部《“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旅游景区数字化、智慧化转型”,部分省份(如浙江、江苏)已将智慧化纳入地方性5A复核加分项。同时年轻游客对无接触服务、个性化推荐的需求激增,缺乏智慧化能力的景区即使保住5A牌照,也可能面临客源流失。这两大信号表明智慧化或成为5A评级的“隐性门槛”。
尽管5A评定未强制要求智慧设施,但智慧化技术可帮助景区更高效地满足甚至超越5A标准,主要表现在:1、动态管理合规通过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噪音、空气质量、水质等指标,避免生态保护不达标导致的评级风险(如黄山利用物联网预警森林火险)。2、服务效率提升智能预约系统、电子导览、无人售货等减少人工服务压力,间接保障5A要求的“游客投诉率低于0.05%”等硬性指标。3、数据驱动决策
利用海鳗云旅游大数据分析平台,获取互联网内容数据、APP位置数据、消费数据等多维度信息,驱动景区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驱动的服务升级与精准治理,助力优化景区资源配置、提升游客体,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