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艳:我所在之处|我们在上海写作
创始人
2025-02-19 17:26:50
0

其实我和上海这座城市一直亲近不起来。

我是2015年硕士毕业以后来的上海,2016年正式开始在这里读博、生活。2015年我母亲要求我回国,想让我在杭州找一份安稳的工作,目的是尽快找对象。我说我可以回来,但是我得读博——我在德国的硕士生导师在我毕业那天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你是一个天生的学者,你必须继续做学术,不然太可惜了。从来没有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从来没有人用如此笃定的方式鼓励过我。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弃的。我的老家在浙江湖州,从家里出发去杭州和上海,车程都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上海是妥协的结果,也是一个偶然——回国后在杭州到处晃荡无所事事的某一天,我偶然地遇见了上海作协的褚水敖老师。他和他的夫人张小南老师对我说:你必须来上海,你可以在这里读博、写作。然后我就来了,没有再离开。

有时我很难想象这已经是接近十年以前的事了。我总觉得十年前的自己和现在没有太大的差别。好吧,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可能存在一些小差异。比如我十年前的朋友圈都是一些古怪搞笑放肆的小照片,十年后全是认真勤勉的工作贴和自我吹捧的小推文。我不是那种容易被回忆打动的人,但有时我确实会怀念从前。怀念什么?我仔细想了想,主要怀念的不是什么活力四射的青春,而是生活中的那些缺陷。

是的,缺陷。具体而言就是一个年轻人刚来到上海,刚到一座陌生城市时,那些没有的东西:没有房子,车子,孩子,没有存款,没有博士学位和任何职称身份的装备,没有一起玩的朋友,没有男朋友……那种住在宿舍和出租屋里的,孤单而勇敢的生活。当然我现在还是有很多“没有的”,还有很多“缺陷”,但我现在才终于领悟到,所谓缺陷,其实是一种可能性。

写作也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一种突如其来的自寻的缺失。事实就是,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在我风风火火用一年一本的速度写了好几年小说,在我搞了十多年所谓的“文学创作”以后,我突然停下来了。我不是刻意把写作从我的生活中驱逐出去的。我只是非常清楚我来到上海的原因:我必须拿到博士学位,填补“学历”的装备缺口,因为我的硕导说了,我是天生的学者!我的博导也在我入学的时候告诫我,你在读博期间不要从事任何文学创作。于是我顺利地拿到了学位——博士三年除了博论和个人日记以外我没写其他一个字——顺利地入职高校,一枚小青椒。

直到《一跃而下》这本小说集出版,我一直没有真正地认识到这些年对我精神生活的影响。我是1991年出生的,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时代的磨难,真正的挫折。我从来没有感受过历史的飓风,那种势不可挡的宇宙和命运的力量。大多数时候,我和我的同龄人都走在夏日的浓荫底下,闷热得连一丝风都没有的日子里。是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生活里连一丝风都感受不到。

我开始重新写作了,我再也无法容忍生活中写作的缺失。《一跃而下》里面所有的小说都是我在2023年完成的——有两篇是2022年开始写的,但到了2023年以后才正式完成。其次,我不得不我直面我周遭的生活,我所在的城市,这个跟我怎么也亲近不起来的上海。在这本小说集中,除了第一篇《海怪》以外,所有的故事都是在上海发生的,主要是2022年和2023年。事实上,连《海怪》里也有上海相关的描述——我的主人公是一个在上海市中心出租屋里无所事事的我,一个会在苏州河边的绿地前“把无用的时间丢在一旁,点杯咖啡,坐在那儿,看城看人看无人机”的我。《仍然活着》的开头是一种我以为自己根本不明白的写实:“衡山路地铁口是个魔法口。从暗黄的方块扣子里出来,还在一步步爬楼梯,会突然出现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动量,把你迅速推出。进去的时候也一样:此处通常静得吓人,城市的混沌喧闹被几株浮在入口的绿竹和贝叶棕过滤了,还没反应过来,同一阵守恒的动量就会把你推下去,拉回地心,传送到城市的另一头。”

《一跃而下》,顾文艳/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我确实在和这座城市发生联系,即便我永远无法真正亲近我的所在之处。

我的小说写实这件事其实蛮奇怪的,因为我以前写的小说都是架空的设定,悬疑玄幻、纯粹的虚构、天马行空,剧情有点狗血。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作家是英国的亨利·赫加,我梦想有一天能跟他一样去非洲的山林里探险,然后借景生戏,胡编乱造出一堆神秘离奇的历险故事来。

我究竟是怎么变成一个写实的作者的?我真的不知道。但我很开心写作又回到了我的生命,回到了我所在之处。我的生活里还有好多缺陷。光是我的写作事业就有很多缺陷:比如我没有足够的叙事经验,比如由于我自己生活局限,我的题材也非常局限,比如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比如我还没有任何奖项的装备,比如我总被我的虚荣心驱使……但现在的我想把这一切缺陷都视作可能,一种在新世界,过一种新生活,成为一种“新人类”的可能性。这个决定的来源是王德威教授给我的小说集写的推荐语,正好也概括我“在上海写作”的这些年:

“日子一成不变,但也绝不留情。顾文艳小说写尽都会日常里的反常,浮世生活中的悸动和不安。幽闭的生命,干涸的子宫,离水的怪鱼,游荡的幽灵……这是不可思议的环境,或就是现实?一种新人类缓步而来,世故而又忧疑,无情却似有情,他们何去何从?在生命的罅隙间,他们企图一跃而下。他们得到自由,还是虚空?”

相关内容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
2025-08-22 00:44:08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
2025-08-22 00:42:52
原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
2025-08-22 00:37:25

热门资讯

千里大别山 夜游在六安 编者按 六安市以创新赋能文旅发展,突破传统避暑模式,构建“清凉+”多元消费场景。通过拓展玩水空间、延...
在抖音上囤房券,成了年轻人的邪... 暑假是个非常魔幻的季节,你以为自己是在旅行,其实大多情况下,是和全国人民一起“排位”。 两个月的出行...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攻略...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该怎么玩?那这篇攻略真的很适合你,...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酒店...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大主力业态,分别展现出规模化高质量...
一把手谈创新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 “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以‘五个新高地’为引领,做深做实‘文化+’文章,让文化成为台州高质量发展的...
一乐园道歉:涉事演员终止演出,... 8月18日,有网友发帖称,其侄女在山东济宁方特东方欲晓乐园打水仗区遭工作人员故意用水桶砸击,所幸孩子...
连续24天门票售罄 九寨沟景区...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图据九寨沟景区管理局 8月2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获悉,7月28...
263斤男子花2.21万请9名... 最近,一位体重超重的游客在峨眉山景区坐滑竿上山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8月21日,一名抬滑竿的宋师傅向...
全运年游羊城八景,总有一抹“警... 近日,2025年“羊城八景”出炉,塔映花城、云山叠翠、越秀风华、荔湾胜境、南沙旭日、黄埔云帆、欢乐长...
此景只应天上有!岱顶究竟藏着什... ⛰️ 初秋的泰山 是云雾与山景交织的诗意长卷 晨起登泰山,山阶还沾着夜露的清润。行至山腰,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