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如今因地理位置和通货膨胀困扰,陷入了贫困泥潭。鲜为人知的是,700年前这片土地曾是一个强大的王国的所在地,但由于历史未有记载,后来的居民将其命名为“大津巴布韦”,即“石屋”的意思。这座非洲首都的轮廓由灰色花岗岩勾勒而成,与埃及金字塔媲美。
位于赞比西河与林波波河之间的高原边缘,大津巴布韦曾是一个极其繁荣的地方。在古代,这里是由腓尼基人、埃及人和印度人共同修建的城市,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城市的建设涉及多个不同民族,却奇异地没有非洲人的参与。
古老的传说中,非洲南部的黄金之地是所罗门王船队的目的地。大津巴布韦的建立与黄金贸易和其他各种货物密不可分,从叙利亚的玻璃器皿到波斯和中国的碗、珠宝、瓷器等,多样的商品让这座城市充满了异域风情。
大津巴布韦一度是非洲南部最强大的都城,在12至15世纪期间,以其稳定先进的技术和大规模建筑工程能力而著称。花岗岩废墟作为历史遗迹,见证了这个国家的鼎盛时期。
这座卫城最初建于花岗岩卵石堆中,位于小山之巅,从那里可以俯瞰整个乡村。卫城包括塔楼和角楼,实际上是一座宫殿,国王可以从高处观察臣民,夜晚还能看到宫殿中的灯光。通向宫殿的陡峭之路使攀登变得艰难,宫殿入口处有武士守卫。山谷中有许多围场,可能是国王的妻妾或高官占有,墙的高度甚至达到了人高的6倍。这些围场的建设需要数百万块花岗岩,用于修建圆形茅草房和低等百姓的住所。
在大津巴布韦的黄金贸易引发了整个非洲的连锁反应,商品如象牙、干盐、铁制武器等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直到在人口更为密集的地区达到最大的交易价值。在大津巴布韦国王的统治下,领地一度扩展到今天的博茨瓦纳、莫桑比克和南非。这座城市的人口高达2万人,国王享有神力,可以拥有庞大的后宫和管理全国牲畜。
大津巴布韦在科技、宗教和艺术方面的发展与同期西非城市国家有所区别。这个文明的兴起源于稳定的技术、计划和大规模建筑工程的能力。尽管没有文字记录,但大津巴布韦在冶炼铁和制作独特的H型铜锭方面表现出色,铁的应用改变了战争和生活方式。
在宗教方面,大津巴布韦的神殿雕刻着半鸟半兽的神秘生物,象征着先王的灵魂。此外,石制面具、陶器雕塑和装饰性的石碗都展示了当时的艺术传统和深度。
然而,大津巴布韦的国王和统治阶层未能掌握文字书写的技能,导致他们的文明在没有留下文字纪录的情况下逐渐没落。生活依然受到迷信的影响,雨季未至时,人们只能通过祭祀来安抚不安的灵魂。法律和社会规范也主要基于口头传统,依赖于对各种迹象的解释。
大津巴布韦的辉煌时期并未持久,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国王选择离开,并带领臣民北迁。然而,由于缺乏文字记录,后人只能通过考古发现和传说来推测国家的没落原因。
上一篇:中非:近期几乎没有原木运往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