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雪峰山入选第二批“世界旅游名山”
世界级“山”名片闪耀国际舞台
穿岩山秋景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11月11日,2025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公布通过认定的第二批“世界旅游名山”名单,中国-黄山、阿根廷-菲茨罗伊山、沙特阿拉伯-苏达山、中国-丹霞山、中国-瓦屋山、俄罗斯-别洛库里哈山脉、中国-雪峰山、中国-嶂石岩等8座名山入选。雪峰山的入选标志着这座承载湖湘文脉与民族记忆的“父亲山”,获得国际旅游界的高度认可。
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
作为湖南境内延伸最长、覆盖“四市十县”面积最大的山系,雪峰山素有湖南“父亲山”的美誉。本次入选“世界旅游名山”的雪峰山范围极具代表性,包括怀化洪江市湖南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溆浦县穿岩山、山背花瑶梯田、抗战古村阳雀坡和隆回县虎形山大花瑶景区,自然奇景与人文瑰宝在此交相辉映。
雪峰山是“物种变异的天堂”,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拥有“生物基因库”“神秘物种天堂”等美誉,是全球200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态区之一。
这里山川原貌保存完好,地貌景观丰富,高山台地、山地森林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负氧离子含量达1.2万个/立方厘米以上。这里气候变幻,冬有雾凇冰挂,夏有高山草甸,同一座山,四季判若两地。
(雪峰山最高峰“苏宝顶”张锡文 摄)
雪峰山是湖南的“英雄山”。1945年4月9日至6月7日,中日两军在雪峰山开展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不屈风骨。
这里文化遗产独特,是中华民族精神重要传承地和湖湘文化最强劲的主脉。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共生,抗战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稻作文化、茶文化、高庙文化、屈原文化等享誉海内外。
(洪江市高庙遗址出土了距今7400年的碳化稻谷粒 全媒体记者 李青青 摄)
在稻作文明的长河中,雪峰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洪江市高庙遗址出土的碳化稻谷粒将这里的农耕历史追溯至数千年前,成就了“上下七千年,古今两神农”的传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此生活了三十七年,潜心钻研,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技术的重大突破,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
文旅融合开启发展新篇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雪峰山走出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近年来,开发了生态观光、森林康养、避暑度假、商务会议、山地体育运动、花瑶民俗体验、研学教育旅游、特色美食购物等丰富的旅游产品,致力打造国际山地生态旅游度假区。
“全球最长高山索道”雪峰山索道受到游客青睐
近年,雪峰山旅游市场十分火爆,平均每年接待上百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名山”。尤其在2025年国庆中秋节期间,“全球最长高山索道”雪峰山索道正式运营,实现了从“爬山”到“飞山”的体验升级,8天假期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成为湖南旅游市场的“现象级”项目,带动山背花瑶梯田与穿岩山游客量同比增长48%,周边酒店、民宿入住率达100%。湖南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数量持续增长,旅游旺季“一房难求”。
打造“神韵雪峰”世界级品牌
当前,省委、省政府确定雪峰山为湖南第五大旅游板块,发布《雪峰山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以“神韵雪峰”为品牌,打造世界知名山地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华湖湘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示范区、国际山地度假旅游区、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区。2024年9月,雪峰山旅游联盟成立,打破行政壁垒,推动“一山四市”深度合作,共同推进雪峰山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世界知名山地文化旅游目的地。
山背花瑶梯田秋景
据悉,“世界旅游名山”是根据《世界旅游名山-认定标准》《世界旅游名山-认定指南》等技术型标准,由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联合国内外文旅专家、国际有关协会组织共同编制而成,在国际山地旅游领域和世界旅游领域享有高度认可。目前联盟已在全球认定22座“世界旅游名山”。雪峰山的加入,为这份世界级榜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湖南印记”,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山地旅游的多元魅力与深厚底蕴。
(全媒体记者 李青青 通讯员 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