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察
那天翻稿子,发现以前写过一篇杭州的嗦粉合集。
兴致冲冲点开来一看,嗯,2019年的。我心里一惊, 因为知道很多粉店应该经不起这么久的大浪淘沙,或许早已关门。
当时那篇稿子覆盖了广西、湖南、江西、贵州、云南、新疆的粉,不可谓不丰富。
只是我一一去搜寻那些店名的时候发现,仅仅 只剩下一家还开着了。
想过店少,没想过店会那么少。
而我跑来跑去吃喝,当然有太多太多的食物品类没有深入涉及。 粉就是其中之一。
记得四年前去长沙,吃过一碗 排骨粉,念念不忘。
那碗粉汤清味浓,粉是扁扁的,软而不烂,又爽又滑,嗦起来特别解压。
而说到在杭州嗦粉的记忆,最近也要追溯到22年。
天竺路上,佛祖脚下,开出过一家素食螺狮粉店。
里面的“螺蛳”其实是魔芋,有壳有肉有盖,仿真系列,咬起来QQ弹弹。
而汤底嘛,已经不知道是店家研究的第几个版本了。最终敲定十几味中草药, 熬制出来这堪比真螺蛳粉的汤底。
在写这篇稿子时,再去软件上翻找它的身影,也 只剩下一片唏嘘。
心里不禁感慨:在杭州想嗦一碗好吃的粉,不容易。
粉和面条不同。
杭州人对面是有感情的。圆面扁面,细面粗面,不同的浇头不同的风味,大餐之余慰藉一口,是戳心窝子的满足。
但吃粉的地方却少。在这里吊个书袋。
杭州,或者说江浙地区米粉不流行,是因为自古以来 江浙地区就以种植粳稻为主。粳稻不适宜做劲道的米粉,更适合做糯叽叽的糕点。
而像湖南、广东地区,籼稻种植的多,口感比起粳稻 没那么粘糯,所以米粉盛行。
但作为我这样的吃货,一旦心里有个想吃什么的念头,它就会疯狂生长。
恰好收藏夹里躺着两家粉店,我都跑了一遍。味道也都不错,那就写下来。
①小桂林米粉
地址:拱墅区武林之星博览中心3幢马王东路64号
这家店原本开在和平广场,后来搬到这里,也算是在杭州开得有些年头的广西粉店。
老板就是广西人,很热情,扁粉圆粉都可以选择。
灶台上的小菜是自己家的, 有酸豆角、酸笋这种极具特色的,也有平时能见到的辣椒酱油醋。
我爱锅烧牛肉粉。
锅烧其实就是带皮的猪肉,皮要炸过,酥脆,当作配菜放在粉里。
牛肉则是腌制风干过的,硬硬的很有嚼头,有点像牛肉干,但入口 肉香十足,也不是很费牙口。
汤头熬出来的很醇厚,里面加了白萝卜,还带着 香料淡淡的回香。天气冷,喝几口身子便暖乎乎的,一点也不油腻。
精髓就在这锅烧肉上。前面说了,外皮要炸得金黄,咬下去,口腔里会轻轻发出“ 咔嚓”一声,特别脆。
可下半部分的肥肉却几乎要化在嘴里,和瘦肉的嚼劲配在一起,香而不腻。
米粉是很爽滑的,挂得住汤汁的。
呲溜一口吸进嘴里,带着汤的鲜和肉的香,很难找到准确的词语去形容那种感觉。
呼噜呼噜地吸上几口,再夹起一块锅烧肉放进嘴里, 脆脆的肉皮,糯糯的肥肉,软弹的粉条,让口腔里的层次丰富到不得了。
这家店可以选择的粉种类也很多,这点很好。
嗦完这一碗粉,让我对其他的粉也产生好奇,于是决定下次再来尝尝。
②遵义羊肉粉(古墩路店)
地址:西湖区古墩路74-1号
特意标注了古墩路店,是因为一板砖砸下去,能在杭州砸倒一片叫遵义羊肉粉的店。
但这家不一样。它开了起码有七八年,老板是地地道道贵州人。
这碗遵义羊肉粉端上来,光闻味儿就知道错不了。
拨开漂浮在表面的红油,底下的汤介于清澈和浓厚之间, 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均衡。
舀一勺入口,能喝到一点点羊肉的鲜醇,以及佐料和水腌菜的淡淡香气。
羊肉虽然片得薄,但给得也算实在,炖得很烂糊。
我吃到一半,看到老板抱着一麻袋的羊肉进厨房,就知道这家店是真材实料的。
比起小桂林的米粉,这家的米粉要更滑更软一点,像 果冻一般从唇齿间滑过。
这时候一定要再夹上一片羊肉一起送进嘴里,保准吃得眉毛都飞起来。
按遵义当地的吃法,必须再撬一大勺糊辣椒放进去的。
他们家的糊辣椒是自己手工做的,没那么精细,但意外香浓。
添一勺在汤里, 立刻多了股焦香的辣意,吃得鼻尖微微冒汗,浑身都通透了起来。
像这样的小店,在餐饮江湖里沉浮,也许哪一天就被突如其来的巨浪吞没了。
吃到最后,只想到一句说过千变万变的话:且吃且珍惜。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私藏的宝藏嗦粉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