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 笔
永不褪色的北极光
——北欧旅行随笔之四
■ 张克庚
到北欧诸国去,能领略到那绚丽神秘的北极光吗?每一个游客心里应该都揣着这一份期待。无疑,北极光在北欧旖旎自然风光中是最炫的。多年前,我的朋友陈鹏去加拿大,为了能一饱眼福,在寒风凛冽的冰天雪地里守候了四五个晚上,终于如愿以偿。他把抓拍下来的极光景象第一时间发给了我,让我分享他的惊喜。“神奇啊,大自然”!他这样和我说。前些年我迷恋上迟子建的小说,一口气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及她的大半作品。她是土生土长的漠河人,她极尽所能的描绘着瑰丽迷人的北极光。我甚至产生了立马去漠河的冲动。为了这位女神级的作家和她家乡的北极光,终因胆怯,更因囊中羞涩,未敢造次。有一次在央视九频道看到一个纪录片,讲的是几个极地探险的老外,在芬兰北部的某个地方,皑皑雪地,茫茫无边,一色的松树上挂着冰凌和雪坨,琼枝玉叶,银装素裹。他们乘坐驯鹿拉着的雪橇,迎风沐雪在没漆的雪地上爬行,追寻着极光。我不敢想象那就是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虽然无限神往,那一刻有点热血沸腾,但一想到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今生恐怕是无福消受了。
到北欧诸国,大多是冲着自然风光而去,但这次行程的最北端不过是斯德哥摩和图尔库,离想象的极地风光带应该还有千里之遥吧。尽管导游一再强调,如果有足够的幸运,看到北极光是完全可能的,我明白,这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无限风光在险峰,哪能随随便便就成功?北极光寓意着永恒、神圣、爱情、希望和缘分……而这一切对普罗众生都是理想和奢望。稀缺珍贵的东西却都不是寻常百姓轻易所能拥有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实是一种文化意淫,就像牛郎娶了织女一样,那根本就不是偶然和机遇。
北极光是大自然的杰作。赖于自然鬼斧神工一般的魔力,而人类也有能工巧匠,能巧夺天工创造神奇。如果有天外来客,也一定会叹为观止惊掉下巴的——瑞士有条圣哥达基线隧道,穿越阿尔卑斯山底部,长达60公里,行驶着双向动车,最深处离地面2500米。在挪威,我们往返穿越拉达尔隧道,在崇山峻岭之间,全长25公里。这是两条全球最长的铁、公路隧道,这两个不足千万人口的小国,竟有如此神来之笔,似乎有着火山迸发时的能量。同样是在挪威,占地50 公顷的维尔兰雕塑公园,绿荫繁茂,古木参天。溪水环绕,这里陈列着192组雕塑,650 个由花岗岩、铜铁打磨雕琢而成的人物雕像。高达17 米的中央生死柱上,121 个浮雕人物交织环抱,盘根错节攀援而上,如此众多的清一色男女裸体雕塑,形态各异,蔚为大观,展现的是人生百态,是从生到死的情感生活和生命轮回,给人以无穷无尽的遐想和无边无际的感慨,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公园以挪威著名雕塑家古斯塔夫·维尔兰命名,他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奖徽的设计者。我们美丽的芜湖神山也有一座雕塑公园,倡导建立这座雕塑公园的人都是很有见地和眼光的人,我不知道他们的动意或创意是否受到过维尔兰雕塑公园的启示和启发?我是没想到,小小的挪威有如此众多优秀的雕塑家(团队),在奥斯陆市政厅及周边有无数组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或耸立或嵌入壁墙的人物雕塑环列四周(壁)。挪威虽然是个王国,但雕塑的绝大多数都是展现挪威人日常生活的场景,捕鱼晚归的男人,捡拾麦穗的女孩,打理(果)花园的妇女,翩翩起舞的人们,手握铁锹、锤子、斧头、锯子的农民和工匠,快乐嬉戏的母女,相亲相爱的男女……这里没有金戈铁马的英雄,没有高贵优雅的王公,在市政厅正门上端的壁墙上,直立着一副硕大的金色裸女铜雕,神采飞扬、生动健康,有人说这是挪威一位著名的艺术家(演员),有人说,这不是一个具体的人,是生命活力、年轻向上的精神象征,按中国人的习惯传统,这样的雕塑立在市政厅的核心位置是不伦不类,不可思议的。这一切在我们眼里,它就像是一道划破天空的北极光,擦亮了每个游人的眼睛和心灵。
在巴黎罗马,在圣彼得堡和佛罗伦萨,我们参观过许多气势无比华丽非凡的教堂。但在丹麦却有座管风琴教堂,教堂内设置有北欧最大的管风琴,含4052 根音管,它的外观立面看上去,俨然是一把更大的管风琴,这个设计真是别出心裁,这个建筑更是匠心独运,尽管这个叫尹森的设计家没能活着工程竣工的那一天,但他的奇思妙想与教同存。芬兰赫尔辛基的岩石教堂也很另类,整个教堂的主体自然嵌入天然花岗岩山体内部,顶部覆盖着铜网架玻璃穹顶,外形像个大飞碟,内壁保留着原始的崖壁纹理,有的地方还有渗水的痕迹,自然光线透过穹顶温暖和煦,在它不远处还有座静默教堂,因为它的外形酷似木桶,人们称之为木桶教堂,它由白蜡树制成,全木质结构,时时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外观呈现严丝合缝的棕橘色木质纹理,屋顶采用交叉拱形结构,这几座教堂不落俗套,不同凡响,都是城市的地标,它们环保新潮、简约流畅、卓尔不群,完全颠覆了此前我对教堂的认知。看来宗教也不全是教条、迷信、僵化、古朴的代名词,它也有活泼可爱之处。这样的教堂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像北极光一样飘逸灵动,是建筑音乐的华彩乐章和绝唱。
芬兰是个年轻的国家,北欧之行,我们从赫尔辛基两进两出,但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一角。历史上它强国环伺,过得十分憋屈,赫尔辛基大教堂广场上至今还屹立着沙皇尼古拉二世快马扬鞭不可一世的铜像,仅仅是因为这位沙皇法外开恩,第一次给了芬兰的自治权,就象是北极光给他们带来意外的好运。也许至今保留着这座铜雕像,是为了不忘被统治做附庸的屈辱历史,中国人一般会这样想。上个世纪 90 年代,我如获至宝的拥有了一部诺基亚手机,未曾想到它竟是芬兰制造的,更不知道芬兰还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我们闭关锁国太久,对世界了解的太少。慈祥善良、浪漫可爱的圣诞老人,他生活在苦寒之地,却不时的温暖着全世界孩子们的心,他也是北极的一道光,一道风景线,连同那些为人类文明发展创造创新的劳动者和先哲大师,他们那些举世无双的创造,叹为观止的创意,都是永不消失和永不褪色的北极光。
张克庚,芜湖市委宣传部干部,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和新闻媒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