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伴去台湾台南,住了一个月,我实话实说:跟网上说的不太一样
创始人
2025-10-30 12:44:55
0

退休之后,我和老伴有个小心愿——找个南方城市住上一阵子,不用赶行程,也不拍照打卡,就过点“别处的日子”。原本我们想去厦门,后来一个在台湾工作的亲戚说,台南不错,慢、暖、人好。我们一合计,干脆来趟“跨海慢游”,看看台南到底有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好。

结果这一住,就是整整一个月。说实话,真跟网上那些“美食天堂”“历史名城”的标签不太一样。这一个月的台南生活,说不上完美,但有些地方,真是让人想一想都觉得温润

台南的节奏,不是慢,是“缓”

网上总说台南适合“慢生活”,可我们住下来才发现,它不是慢,是“缓”——像老式留声机转盘那样,不急不躁,自有节奏

我们住在东区一间老公寓,巷子一拐弯就是市场。每天早上七点钟,楼下卖鱼的阿伯就吆喝起来,声音不大,但很有节奏。我们一开始还以为他是广播,后来才发现,那是他边收拾边哼的调子。早晨的空气带着咸味和豆浆香,老伴每天都说,这样的早晨太舒服了,像回到小时候。

我们没安排什么“行程”,最多就是上午出门走一圈,下午在民宿阳台上喝茶看报纸。有时候天气热,我们就去巴克礼公园乘凉,看那群台南阿公阿嬷跳健身操,动作不快,但一个个都精神着呢。这种日子,不是悠闲,是“缓下来”之后的踏实感

和短期游客不同,我们不用赶景点,也不去排那些网红早餐。我们在巷口一家面摊吃了整整两周,老板娘后来认出我们了,送了一碟自己腌的萝卜干,说:“你们看起来不是游客,像是搬来住的。”那一刻,我们还真有点“在地人”的小骄傲。

美食不是攻略上的那几样,是街角那口熟悉味儿

台南的美食,网上写得太“热闹”了,牛肉汤、棺材板、担仔面,说得都快成了必须打卡的项目。可我们真住得久了,才发现,真正打动人的,不是那些排队的小吃,而是每天都能吃、吃不腻的那几样。

我们刚到那几天,也跟着攻略去排过牛肉汤,天还没亮就去等,吃完说实话——味儿不差,但真不值那个排队时间。后来我们在东门市场转悠,找到一家小摊,卖的是虱目鱼肚粥,摊主是一对夫妻,鱼是自己去港口进的,粥是用骨头熬的汤底。

还有一次,我们想去吃一家甜品店,结果走错路,误打误撞进了隔壁一间老屋改的甜汤铺。屋里没菜单,老板就问我们:“你们热不热?我来一碗‘清凉’的。”端上来一碗仙草爱玉,冰是手刨的,糖水是用甘蔗煮的,老伴喝完直说:“这才叫地道。”

我们后来干脆放弃攻略,自己摸索路线。用房东的话说:“台南的好吃,不在排行榜,在你家附近转角那一碗。”

交通不便?对我们来说反而正好

台南没有捷运,这是很多游客抱怨的地方。可我们住久了,倒觉得这城市的“慢”,跟它的交通也有关系。没有捷运的城市,反而让人走得慢,看得细

我们一开始是用YouBike,后来房东借给我们一辆小电动车,说这样你们去海边方便点。我们就骑着这车,去了安平、四草、甚至盐田,路上不赶时间,看到什么想停就停。有一次在神农街口,我们看到一间老宅子门口晒着芒果干,老伴想拍照,刚拿起手机,屋里老太太就招呼我们进去看,说这是她孙女自己做的,要不要尝一块。

公交车也不算方便,但司机特别乐于助人。有天我们搭错车,司机居然在红灯时拉下口罩跟我们解释线路,临下车还提醒我们:“你们从前面巷子绕一下,能捡两站路。”这在别的城市,真不常见。

这种“麻烦”的交通方式,反倒让我们多走了些巷子,多看了些日常。也正是这些“非效率”的路径,让我们对台南生出了感情。

最打动人的,是台南的人情味

如果说台南的节奏和美食是吸引人的,那真正留住我们的,是这里的人。台南人,不热情得让人不自在,但就是那种“看似冷淡,实则暖心”的调调,让人格外舒服

我们住的民宿是个小楼,房东是个五十来岁的阿姨,一直住在台南。第一天我们搬进去,她就送来一锅萝卜炖排骨,说“欢迎你们来住台南”。后来我们家洗衣机坏了,她老公二话不说就来修,还教我们哪家早餐店“阿姨会多给一颗蛋”。

市场里卖菜的老板,知道我们是东北来的,还特意留了一把芹菜,说:“你们那儿是不是喜欢炒着吃?”连楼下便利店的小哥,都记得我们不拿塑料袋,每次结账都说一句:“环保老人,又来了。”

我们在台南的最后一个周末,房东请我们去她姐姐家吃饭,一家人坐在老屋的院子里,喝加饭酒、吃卤猪脚,聊起了台南的庙会、小时候的故事。那一晚,老伴突然说:“这感觉,就像我们从沈阳搬来了台南,不是游客,是亲戚。”

台南的历史,是活在生活里的

来之前我们以为,台南的“历史”,就是几个有名字的景点,比如赤崁楼、安平古堡。可住下来才发现,台南的历史,不是摆在那儿让人拍照的,而是活在每一条巷子、每一个人身上的。

我们常在傍晚走到孔庙那边,榕树下有几个老头在下象棋,有时也会聊起他们小时候的台南。有人说他小时候住的老屋原来是日据时代的派出所;有人说他家祖上是做香铺的,庙里那尊神像就是他们家捐的。

我们还去看了台南文学馆,里面不大,但布置得很用心。一个志工老太太带我们看展,说:“你们知道吗?台南以前是台湾文化的‘首都’。”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原来这座城市的文化,不是装饰,而是根。

在台南,历史不是背景板,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你走在街上,听见庙宇的钟声,闻到旧屋的木头香味,都会觉得——这城市,是活着的。

结语:台南,不是旅游的目的地,而是生活的可能性

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来时是游客,走时已经成了半个“邻居”。

网上说台南是“美食天堂”“文化古都”,这些都没错。但真正吸引我们的,是它的“人味儿”——是每天早上市场那句“来啦”,是饭后巷子里躺椅上的闲聊,是那锅不咸不淡却恰到好处的萝卜汤。

台南不适合赶路的人,它适合愿意慢下来、愿意听、愿意看的人。对我们来说,它不是一个景点,而是一个可以试着过日子的地方

如果你问我,和老伴在台南住了一个月,值不值?我会说:值。因为我们在这里,不只是走马看花,而是真真正正地,过了一段别处的日子

相关内容

“领展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2...
总奖金200万美元的“领展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2025”即将在10月...
2025-10-29 22:11:09
原创 ...
周朝建立后,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
2025-10-29 22:03:26
原创 ...
常言道:“不到长城非好汉!”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为防止外敌入侵...
2025-10-29 22:02:40
关键词读懂“十五五”丨首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部署了12项战略任务...
2025-10-29 22:01:59
弈客签约 | 魔法围棋,力...
原址: https://www.usgo.org/content...
2025-10-29 21:54:34
原创 ...
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在重庆举行的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
2025-10-29 21:53:40
畅通外滩豫园夜间出行 “最...
为更好地服务外滩、豫园周边市民游客夜间出行,解决该区域至地铁站“最...
2025-10-29 21:47:08
原创 ...
2025年10月份,日本皇室秋季游园会在皇居御苑如期举行,除了悠仁...
2025-10-29 21:46:30
淮上区2025年中小学生田...
2025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10月27日上午,淮上区2025年中...
2025-10-29 21:36:30

热门资讯

定制卡通电动游览观光车_景区定... 在旅游景区中,游客的交通体验是整体游览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许多景区开始采用定制卡通电动游览观...
湖北广水:驰骋山水画卷 激活一... 10月26日,2025全国汽车(房车)露营集结赛湖北随州广水站圆满收官。作为广水市首次承办的国家级汽...
跨时区不掉线:ZENAVA如何... 在全球旅游恢复加速的当下,酒店客服的战场,已经不止于本地。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作息时区的客...
江苏淮安:千年河下古镇秋景醉游... 2025年10月29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千年河下古镇树木七彩斑斓,与古建筑相映成趣,吸引众多游客前...
2025出境旅行新趋势:旅行社... 经过三年的调整与复苏,全球旅游业在2025年迎来了全面复兴。各国边境政策的放宽、航班运力的恢复,以及...
桂林漓江边村民生活场景 东漓古村:漓江畔的烟火人间与诗意栖居 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名之下,有一条如青罗带般蜿蜒的漓江,江畔...
北京信誉好的旅行社:懒人出游福... 出游本是一件放松身心的美事,但长长的排队队伍却常常让这份美好大打折扣。在北京,有几家信誉良好的旅行社...
镇江多景区进入秋游旺季,秋景与... 扬子晚报网10月30日讯(通讯员 纪安璐 记者 姜天圣)秋风送爽,金黄的落叶铺满小径,镇江三山(金山...
秋寒渐浓雨朦胧,西湖边游客兴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晓轩 游客冒雨游西湖。记者 杨晓轩 摄 10月30日上午,杭州西湖景区,游客...
桂林一景区“秦始皇”掉入水中,... 近日,有不少网友发视频称,在桂林的灵渠景区,一名扮演秦始皇的人员从游船上跌入水中,现场引得游客哈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