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西班牙帕洛梅克市市长胡安·德迪奥斯·佩雷斯·加西亚在荆芥体验中心。本报记者 赵以纯摄
10月22日至25日,“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暨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意大利、西班牙、保加利亚、泰国、新西兰等国的省长、市长,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国际旅行商代表等共计约300名嘉宾齐聚中原,围绕文旅发展、城市治理、城市更新等话题分享经验做法。此次活动连接起国内外友好城市与世界旅游城市,持续推动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贡献智慧。
走读郑州古与今
活动期间,与会中外嘉宾参访了河南博物院、嵩山少林寺景区、蜜雪冰城全球总部、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地和企业,行走在“天地之中”,感受古都郑州的千年文脉与当代活力。
“中国历史极具吸引力,这里的文物展品令人震撼。”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主席麦克·道森在参观河南博物院时感慨。泰国清迈府副省长威塔亚拉克·桑贾表达了对泰中文化合作的期待,“博物馆是文化交流的载体。未来希望依托郑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化双方交流”。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郑州见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近年来,郑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培育文旅支柱产业,不断擦亮“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品牌。郑州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的中华文明全景式展示体系,连续20年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让华夏文明变得可感、可触、可亲近。商都遗址博物院、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等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式打造史前场景。
保加利亚舒门市副市长尼古拉·科列夫表示,从2007年舒门与郑州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以来,舒门见证了友城这些年的飞速发展,“郑州运用历史文化元素发展文旅产业,也在现代科技、先进制造业方面取得了很多进步,比如宇通客车销往全球,这些共同推动了经济发展”。
连接四方、通达全球的郑州,兼具公、铁、航、信枢纽功能,是全球重要的货运物流中心。在产业创新方面,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不把市场当试验场,要把试验场当市场”的标语前,宇通客车综合测试场上,一辆辆客车正在高环试车道上“飞檐走壁”进行性能测试。“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客车制造工厂,来到这里就像开启了一段未来之旅,有很多科技元素。未来我将把中国汽车的品质和质量标准介绍给更多人。”佛得角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前台长玛加丽达·丰特斯用“高品质”“高标准”“可持续”和“未来”概括自己对中国客车工厂智能制造的感受。
共议城市旧与新
历史古都何以书写“古今共融、以新续古”的城市新篇章?本次活动在郑州如意湖、商都阜民里文化街区等点位设置了情景式对话环节,各国嘉宾围绕“焕新城市·智汇未来”“旧巷文脉·新韵共生”分享各自的城市在夜经济与文旅融合、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方面的创新举措。
郑州市市长庄建球介绍了郑东新区如意湖20年的更新改造历程,如何从老机场蝶变为如今的“新城区建设点睛之笔”。庄建球表示,郑州围绕“让城市亮起来、让市民动起来、让消费火起来”的目标,大力发展能看、能吃、能听、能闻、能体验的“五官”经济,以“主城点亮”为依托带动全域崛起,全力激活城市夜经济。通过挖掘特色,郑州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演等一系列服务,打造了一批时尚消费新场景。
“这完全超乎我的想象!”西班牙哈恩市市长胡里奥·米兰·穆诺在观看如意湖《船说郑州》演出后表示,这个夜游融合了诗歌、历史和科技,是郑州市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时空掠影。
郑州阜民里紧邻火车站,曾聚集大量外来人员,逐渐发展成为大规模连片棚户区。如今街区经更新改造后,既保留了郑州商城古城墙周边的街巷肌理,又植入非遗文创、小剧场等新业态,正成为郑州文旅新地标。
郑州市副市长张艳敏介绍,阜民里文化街区改造遵循“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的原则,以“老郑州+新青年”为主题开展有机更新,使这个百年老街巷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西班牙帕洛梅克市市长胡安·德迪奥斯·佩雷斯·加西亚也分享了保留古街外观和更新内部空间的经验:“保护和发展并不是对立的概念,我们在历史街区打造文化创意工作坊、社区图书馆和餐厅,同时保留弗拉门戈壁画、庭院瓷砖等承载市民记忆的西班牙文化符号。传统和现代元素的结合,让历史街区成为充满现代生活烟火气息的场所。”
共商合作往与来
何以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方面携手共进?本次对话搭建起思想交流与智慧碰撞的平台,推动各国凝聚共识、互融互鉴。
“参加这样的文化交流,不仅拓宽了视野,也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宽广,这在当今世界非常重要。”新西兰罗托鲁瓦市市长塔妮娅·阿丽希亚·塔普塞尔表示,“郑州和罗托鲁瓦都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如意湖的演出带给她灵感,她建议应在具有本土特色的领域加强双方沟通,以探索两种文化的融合,可以设计更加多元化的旅游活动,这样既能满足中国游客的需求,也能够吸引世界各国喜欢多元文化的游客。”
“文化遗产是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线索。”尼古拉·科列夫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利用古丝绸之路连接各国的典范,推动了沿线各国的交流和信息共享。
印度尼西亚班达楠榜市市长伊娃·德维安娜表示,要加强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促进城市规模扩大和质量升级,“班达楠榜旅游资源丰富,未来我们想成为像上海、郑州、雅加达一样的现代化城市”。
“希望通过双方的交流建设,让街巷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桥梁。”对于未来和郑州在文旅与城市更新方面的合作,胡安·德迪奥斯·佩雷斯·加西亚提出了数字孪生街巷联合实验室、双城艺术家互访共创的街巷文化活化项目,以及“时间走廊”双城主题旅游路线。
此次论坛上,郑州市还分别与西班牙哈恩省、加纳库马西市、印度尼西亚班达楠榜市、新西兰罗托鲁瓦市签署建立友好关系意向书,将进一步加强城市间的联系,实现人文、经贸等更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庄建球表示,希望切实加强友好往来、人文交流,共同探索出一条既尊重历史传承,又能够拥抱现代创新的城市文化旅游发展之路。(经济日报记者 赵以纯 夏先清 杨子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