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伴去山东东营住了一个月,我实话实说: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创始人
2025-10-20 07:44:53
0

收拾行李往山东东营去时,街坊邻居都劝:“那地方不就靠采油过日子?磕头机杵得到处都是,空气里怕不是飘着油味,住得惯吗?”我和老伴没反驳,心里其实也打鼓——“油城”俩字像块模板,早把机器轰鸣、灰头土脸的模样刻在了脑子里。还是孩子说,东营有黄河入海口,湿地养人,适合老年人住些日子,我们才揣着“凑活看看”的心思,订了三十天的民宿。

这一个月住下来,先前的念头全碎了。东营不是块只产油的硬地,它裹着黄河的软,带着大海的鲜,连风里都飘着让人静下心的劲儿,那些藏在湿地、古街、早市里头的好,得慢下来才能嚼出滋味。

生态好到让人忘了归期

东营的魂,该是黄河入海口的湿地。我们去时是九月,天刚褪了暑气,湿地里的草还绿着,间或掺几丛浅黄,最扎眼的是滩涂里的翅碱蓬,红得发紫,一片连一片,像谁把陈年的绒毯铺在了地上。踩上去软乎乎的,脚下能听见草叶“沙沙”的轻响,风裹着海腥气和草香扑过来,深吸一口,胸口都觉得透亮——后来才知,这湿地的空气质量在山东常排前头,负氧离子多,住久了,晨起的咳嗽都轻了。

湿地里的鸟是常客。大清早去散步,常看见白鹭缩着脖子站在水边,像尊白玉摆件,等鱼游近了,猛地一啄,衔着鱼就往芦苇丛里飞。有次撞见一群东方白鹳,翅膀展开老长,飞得慢,在天上绕圈,护鸟的老人说,这些鸟是歇脚的,过些日子要往南飞。最有意思的是路边的磕头机,一上一下,动作慢得像老人弯腰拾庄稼,铁架子上落着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叫,机器也不吵,就这么和鸟、和草、和水挨着,透着股安稳劲儿。

东营的气候也讨喜。夏天比济南、青岛凉,晚上吹着海风,不用开空调,盖层薄被正合适;九月更舒服,白天晒却不燥,傍晚坐在民宿院子里,能看见夕阳把湿地染成金红,连风都变得软和。有回下雨,雨不大,打在芦苇叶上“滴滴答答”,我们撑着伞在湿地走,看见水珠顺着苇穗往下滚,落在滩涂里,溅起小水花,倒比晴天更有滋味。

物价实在,过得不局促

我们住的民宿在湿地旁的村子里,房东是老两口——男的以前在油田上班,女的种点菜。两室一厅带个小院子,月租1500块,房东还常送些自家种的菜:有时是一把小葱,有时是几个顶花带刺的西红柿,说“没打药,洗了就能吃”。有回房东去海边赶海,回来给我们拎了半盆文蛤,“刚挖的,煮汤鲜”,我们要给钱,他摆手:“不值钱的东西,尝尝就好。”

买菜常去村里的早市,也去市区的胜大超市早市。早市的海鲜新鲜得很,九月正是黄河口大闸蟹肥的时候,中等大小的25块钱一只,摊主会帮着绑好,还教我们挑:“看蟹盖,鼓的是满黄;捏蟹腿,硬的是肉多。”文蛤3块钱一斤,虾爬子20块钱一斤,买二斤回家清蒸,撒点盐,鲜得能掉眉毛。当地的菜也便宜,茄子2块、黄瓜1块5、土豆1块,顿顿有菜有肉,也花不了多少。

街头小吃更实惠。利津水煎包是必吃的,早市上有个老师傅做了三十年,素馅是韭菜鸡蛋,荤馅是白菜猪肉,1块5两个。刚出锅的水煎包,外皮脆,底儿焦,咬开一口,油汁顺着指缝流,得赶紧吸一口,咸香里带点甜,配碗1块钱的小米粥,一顿早饭5块钱就吃得熨帖。还有广饶肴驴肉,切半斤25块,肉质紧实不塞牙,就着馒头吃,香得很。饭馆里的烂腌菜炖海鱼,18块钱一份,鱼是刚捞的,烂腌菜是自家腌的,酸咸口,配米饭能吃两大碗。

慢生活是刻在骨子里的

东营的慢,不用刻意找,是渗在日子里的。先说交通,公交1块钱能坐遍城区,60岁以上拿身份证就能免费坐。我们常坐公交去市区逛,车上人不多,没人挤人,司机师傅和气,看见老人上车,会等坐稳了再开。出租车起步价7块,从村子到市区也就20来块,城区里转一圈,基本不超过15块。公共自行车免费骑2小时,沿黄河的骑行道修得平整,旁边就是黄河水,骑着车吹着风,看水慢悠悠地流,心里的急脾气都能磨没。

东营人的日子过得缓。早上公园里,打太极的、跳广场舞的,声音不大,不吵;下午茶馆里,老人们聚着下棋、喝茶、听吕剧,说话都慢悠悠的,不抢话;晚上黄河边,有人散步、有人遛狗,孩子们在草地上跑,没有大城市的灯红酒绿,也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安静却不冷清。有次去利津古街,看见个老木匠在门口做木活,刨子推得慢,木屑一卷一卷落在地上,他做一会儿喝口茶,再接着做。问他做啥,他笑:“给孙子做个小木马,慢工出细活。”

我和老伴也跟着慢下来。早上去湿地走一圈,捡几片好看的芦苇叶;上午去早市挑海鲜,跟摊主聊几句;下午要么在院子里晒太阳,要么去茶馆听吕剧;晚上坐在门口看星星,偶尔能听见远处磕头机的轻响。以前在城里,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到了东营才知道,日子原来能这么松快。

人文不是摆着看的,是过日子的

我原以为东营是座年轻的城,没多少人文讲究,住下来才知,这里的文化是活在烟火里的。利津古街是老宅子,青石板路被踩得发亮,两边的房子是青砖灰瓦,不是那种翻修得亮堂堂的商业化古街——里头住的都是原住民,门口挂着玉米、辣椒,窗台上摆着花盆,有老人坐在门口择菜,看见我们路过,会笑着问:“来旅游的?累不累,进来喝口水。”

古街里有个老手艺铺,做花生油的,用的是老法子:石磨磨,木榨榨。走进铺子里,满是花生的香味,老师傅戴着蓝布帽,正往石磨里添花生,磨盘转得慢,浆汁顺着磨盘流下来。他说:“这油香,炒菜不用多放,就好吃。”我们买了一瓶,20块钱,回家炒菜,果然比超市里的香。

广饶的孙武祠值得去,免费参观。里头有孙武的雕像,还有《孙子兵法》的刻碑,院子里有棵老槐树,枝繁叶茂,据说有几百年了。有次去,正好赶上老师给孩子们讲《孙子兵法》的故事,孩子们听得认真,我们也站在旁边听,觉得长见识。

吕剧是东营的特色,老茶馆里常演。3块钱一壶茉莉花茶,能听一下午。唱的都是老百姓的故事,比如《王小赶脚》《李二嫂改嫁》,演员穿家常衣服,唱腔脆生生的,带着山东话的味儿。台下的老人们跟着哼,有的还打拍子。我听不懂词,老伴就小声给我讲,听着听着,心里也敞亮起来——这些故事里的家长里短,不就是过日子的模样吗?

医疗不折腾,心里踏实

出门在外,最担心的就是看病,东营这方面,让人省心。村子附近有社区诊所,医生是个老大夫,态度好,不摆架子。有次老伴咳嗽,去诊所看,挂号费5块钱,老大夫听了听肺,问了问情况,没开贵药,就开了盒8块钱的止咳糖浆,还嘱咐:“多喝温水,别吃凉的。”社区诊所还免费给老人测血压、血糖,每个月我们都去测一次,大夫会跟你说注意事项:“血压有点高,少吃盐”“血糖还行,接着保持”。

区医院也不远,坐公交40分钟就到,挂号费8块钱,看内科、外科都方便。有次我腰不舒服,去做针灸,25块钱一次,做了五次就好了。针灸的大夫手法好,还教我几个护腰的动作:“平时别久坐,多活动活动。”

药店也多,小区门口、市场旁边都有。常用药价格不贵,比如感冒药、消炎药,比城里便宜几块钱。买的时候,店员会问清楚症状,推荐合适的药,不推销贵的。有次买降压药,店员还提醒:“这个药要饭后吃,别跟别的药一块吃。”细节处见人心,这话不假。

人淳朴,像黄河水一样实在

东营人的好,是不掺假的实在。早市上买海鲜,摊主从不缺斤短两,还总多给点。有次买虾爬子,摊主称完说:“再给你添两个,凑个整。”我说不用,他说:“没事,自家捞的,多吃点。”还有次买文蛤,摊主教我们吐沙:“放水里,滴几滴香油,再放把盐,半天就吐干净了。”还说:“煮的时候别煮太久,开口就行,煮老了就不鲜了。”

在利津古街迷路那次,印象最深。我们转着转着就找不着出口了,看见个杂货店,老板是个中年女人,正忙着理货。我们进去问路,她放下手里的活说:“你们跟我来,我正好要去那边。”说着就关了店门,领着我们走,走了十分钟到出口,还跟我们说:“下次再来,记着往这边拐。”我们要给她钱,她摆手:“多大点事,别客气。”

下雨天,民宿老板的举动也暖。有次我们出去逛没带伞,突然下起雨,正着急,就看见老板骑着电动车过来,手里拿两把雨披:“我看天要下雨,就给你们送过来了,东营的雨一阵一阵的,别淋着。”雨披是新的,我们要给钱,他说:“不用,你们住得舒心就行。”

一个月花多少钱,算得清

住了一个月,算算账,心里有数,过得不委屈。房租1500块,两室一厅带院子,能做饭能晒衣服;伙食1800块,每天都有海鲜,偶尔去饭馆吃一顿,也就50来块;交通200块,坐公交、打车,还去了广饶、利津;休闲娱乐300块,买了花生油、肴驴肉当特产,听吕剧、逛展馆没花啥钱。加起来一共3800块,两个人,一个月,过得挺滋润。

哪些人适合来,哪些要琢磨

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所有人,东营也一样。适合来的,是想逃离快节奏的都市人——这里不用赶地铁挤公交,能静下心看水听鸟叫;是喜欢黄河湿地和海鲜的银发族——空气好,吃得鲜,生活方便;是喜欢传统文化的人——能看老手艺、听吕剧、逛古街,感受不一样的日子。

但也得接受东营的实在:冬天风大,冷,不适合住;商业体不如大城市多,想买奢侈品得去济南、青岛;夜生活安静,没有酒吧KTV扎堆,晚上八九点钟街上人就少了,喜欢热闹的可能会觉得闷。

几句实在建议,别白跑

给想来的人提几句建议,都是实打实的经验。第一,住就住湿地旁或市区周边的村子,比酒店舒服,还能和当地人打交道;第二,买菜去早市,尤其是渔民自发的早市,海鲜最新鲜,早上六点去,能挑到刚靠岸的;第三,必吃的菜别落下:黄河口大闸蟹(九十月最肥)、利津水煎包、文蛤豆腐汤、广饶肴驴肉,还有小米粥,熬得稠,香;第四,学几句当地话,比如“杠赛来”(很好)、“么呢”(干什么),跟人说话更亲近;第五,最佳季节是春秋,春天不冷不热,秋天海鲜肥,湿地景色也好。

回到城里,还念着东营

现在回了城,我和老伴还常念叨东营。念叨清晨湿地的白鹭,翅膀划开水面的细纹;念叨早市摊主多给的两只小蟹子;念叨茶馆里老师傅唱吕剧的模样;念叨傍晚院子里的夕阳,把黄河水染成金红,风里有草香和海腥气。

城里的楼高,车多,人也多,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湿地的鸟叫,少了海鲜的鲜气,少了当地人的实在,少了那种慢悠悠的、让人心里踏实的劲儿。

东营的老友们,我们住的时间短,肯定还有很多本地人才知道的宝藏地方——哪家水煎包最地道,哪个滩涂能赶海,哪个茶馆吕剧最好听。求你们给推荐推荐,下次我们还来,住上两个月,好好品品东营的好。

相关内容

小小的关中平原在古代凭什么...
八百里秦川凭什么撑起两千年帝国基石? 当我们摊开中国地图,关中平原...
2025-10-20 05:02:34
原创 ...
秦朝的灭亡并非单纯由于“秦法暴虐”导致的农民起义,而是一个对历史的...
2025-10-20 05:02:26
原创 ...
邓小平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称号——“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2025-10-20 05:02:24
茅台上线官方即时配送
深圳商报记者 苑伟斌 “即时配送最快30分钟送达。”日前,贵州茅台...
2025-10-20 04:47:03
基金投顾六周年,管理规模扩...
基金投顾试点六周年: 管理规模扩容与投顾能力升级并行 投资者获得感...
2025-10-20 04:44:59
金价涨了 印度人节日买金习...
印度18日迎来为期5天的重要传统节日排灯节的首日,民众习惯在这一天...
2025-10-20 04:44:01
“工业锈带”如何变为“生活...
从网红地标798·751园区,到硬核制造风格的北京越野智能工厂,北...
2025-10-20 04:43:20
原创 ...
在古代战争中,射箭的重要性无可忽视,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射箭是最快...
2025-10-20 04:31:25
原创 ...
柯洁算不算抗韩英雄?看看他对阵泡菜国三代围棋领军人物的数据,就知道...
2025-10-20 04:29:18

热门资讯

**深圳登山步道帐篷民宿:山野... 深圳登山步道帐篷民宿:山野露营体验实测 2025年10月 想体验深圳山野露营的乐趣,又担心帐篷设施简...
泰国旅游流量卡,Happy卡和... 办卡关注公众号:找卡星球 这里将是您揭秘流量卡真相、探索优质正规流量卡办理的一站式平台。让我们一起,...
科技赋能 亚布力开启全域智慧旅...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亚布力冬季滑雪(资料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纪明珠 朱...
游五大连池 享视觉盛宴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谷鸿翎 宣岩 本报记者 赵吉会 金秋十月,五大连池风景区...
原创 云... 一场“自由教育”与“社会底线”的激烈碰撞 2025年10月,一段拍摄于四川雅西高速石棉服务区的15秒...
日本熊灾,吓跑多少中国游客? 熊出没,不是一句玩笑。 ▲ 首图 | 旅界实拍 领域| 出境游 01 前段时间,我和朋友蛋总、丁丁...
2025谱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华... 今天分享的是:2025谱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华彩乐章——中国西藏的乡村发展与文化传承报告 报告共计:3...
揭秘北京旅行社排名TOP10:... 在北京这座兼具古老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旅游业始终保持着蓬勃发展的态势。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重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