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栗美霞
在当今旅游潮流中,避开人流拥挤的热门景点,寻觅一处静谧且充满生活韵味之地,重拾那份深藏心底的乡愁记忆,这正成为当下许多人出游的别样追求。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位于晋东太行山脉西麓、距阳泉市区约70公里的猫铺文化小镇,凭借其秀丽的自然景致与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一跃成为众多游客的心仪之选。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品尝到健康养生的粗粮柴火饭,更能深度体验浓郁的乡村文化,见证这个曾经“隐匿深山无人识”的小山村实现“走出大山展新颜”的华丽蜕变。
烹调柴火饭 唤醒最暖乡愁味道
猫铺文化小镇位于盂县梁家寨乡猫铺村。猫铺村由猫铺、猫沟、桃园、东沟、土泉五个自然村组成,凭借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以及独特的“猫文化”等资源优势,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了猫铺文化小镇。这里森林繁茂,空气清新宜人,古寨风貌独特,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既有“小五台山”的猫沟胜景、古老的桃园遗迹、神奇的土泉奇观,又有原始森林环绕的东沟、古朴的村落与窑洞。阳五高速横贯猫铺,为当地创造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除了如画的山水风光,藏于猫铺文化小镇的“阳泉猫铺粗粮柴火饭加工坊”,更是将山间杂粮精心烹制出养生佳肴。
国庆节期间,猫铺文化小镇热闹非凡,迎来众多游客。一把柴火、一口大锅,游客们得以近距离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完美融合。在袅袅升起的炊烟中,看着欢快跳跃的火苗,闻着农家饭菜的香气,那一大锅地道的柴火饭煮出了人间至味,吸引着游客纷纷品尝。捧起笨笨的大海碗,吃着黄灿灿的窝头和油汪汪的烙饼,听着树上鸟儿的欢快鸣唱,让人真切品味到粗茶淡饭的真谛。
“乡下柴火饭,最抚凡人心。这是心中最暖的味道,也是记忆中老家的味道——总能唤起我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度过的那段美好回忆。”阳泉市刚退休的刘先生感慨道,每逢节假日,他都喜欢驱车来到这里清闲几天。
记者探访猫铺文化小镇时,适逢中秋佳节,小镇到处弥漫着手工柴火月饼的香甜气息,不少游客带着孩子一同体验打月饼的乐趣。这份独特的体验,与锅中的柴火饭一样,成为了游客心中难忘的乡愁记忆。
丰富多元体验 打造特色旅游新地标
除了独特的柴火农家饭,游客还可以在“桃园人家”体验劳动的快乐,享受自己的成果。干净整洁且富有农家气息的民宿,更是给游客带来意外的惊喜。此外,猫铺每年还会举办各种游学活动,继承传统、弘扬国学,让游客的精神世界得到陶冶与净化。
在此基础上,近年来,猫铺文化小镇积极谋划、勇于创新,紧抓产业发展核心,因地制宜地利用绿水青山资源,开辟了“农业强村、生态立村、文旅兴村”的发展路径,成功实现了从单一种植业到多元融合发展的转型。
猫铺村内,猫沟被誉为“小五台山”,东沟遍布原始森林,古老的桃园与神奇的土泉相映成趣。村外,梁家寨温泉疗养院、龙堂瀑布、大汖古村等著名景点与猫铺村相连成片,共同构成了阳泉旅游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当水果成熟季节,占地4600平方米的晋农之窗博览园便成为游客们采摘和野外烧烤的热门去处,同时也是农耕文化教育的理想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寄情于山水之间,在游玩中感受知识的力量。
如今,猫铺文化小镇已形成集会市、农产品加工厂、农耕文化馆、国艺轩、猫庐文化园等在内的多元业态景点,每天接待来自县内外的游客。游客群体既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上班族,也有前来体验农耕文化、学习自然知识的学生。猫铺文化小镇已然成为盂县境内重要的产学研基地。小镇内的“状元桥”“双会桥”“长寿桥”等传统景点经过精心修缮,也成为游客拍照留念的热门打卡点。
猫铺文化小镇还创新推出“农耕体验园区”认种认养新模式,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返璞归真、种豆南山”的独特体验,也让村里土地实现增值,农民收入得到增长。同时,小镇还拥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纯天然的农产品,并已注册“老正经”牌商标,建有150亩的水果采摘园。
推进农文旅融合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2020年,猫铺村被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山西省第二批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体验这个小镇独特的原生态烟火气,有时一天就能接待400多名游客。
随着猫铺文化小镇知名度不断提升,人气愈发旺盛。乡村旅游的火热,最受益的当属周边村民。村民们以前靠种地为生,收入不稳定;自发展起乡村旅游后,他们如今有了固定的工作和收入。纯朴勤快的妇女们纷纷上阵展示厨艺,一边用巧手做着地道的农家饭,一边开心地和游客聊着家常。这其乐融融的场景,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态图。
据了解,2015年以来,猫铺村按照“企业+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创建盂县得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起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带动村民就业增收。2016年底,在猫铺文化小镇的带动下,猫铺村村民年均收入达4500元,实现整村脱贫。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农文旅融合,即“农业+文创+旅游”的发展模式。为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留住乡村记忆、深化文旅融合,下一步,猫铺村将继续围绕“环境美、村容美、产业美、生活美、乡风美”的“五美”标准,加大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猫铺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史宝程是个很有经营头脑的人,他借着互联网东风,与儿子共同参与村内电商运营,通过淘宝、抖音等平台推广猫铺农产品,并尝试直播带货,有效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他说,待基础设施完善后,将逐步建设民宿、户外体验基地、文化书院、农事博物馆、汉字体验馆、健身步道等。这些项目将助力猫铺文化小镇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采摘垂钓、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文旅小镇,由此不断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并进一步提升猫铺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