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文旅博主@程诗然在德天瀑布景区进行的一场直播,吸引了30多万网友在线观看,互动热烈。镜头里,飞流直下的瀑布裹挟着水雾奔涌而下,与沿岸的喀斯特峰丛相映成趣,博主时而讲解瀑布的地质成因,时而分享边关的人文故事,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太震撼了,一定要去现场看看”“原来广西边关还有这么美的地方”,实时互动让远方的风景有了更直接的感染力。
人在景中游。粟俊 摄
10月10日至14日,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壮美广西·多彩边关”全国文旅媒体人暨文艺名家采风活动走进崇左、防城港、百色等地,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媒体记者和文旅博主组成全媒体矩阵,驻足边塞城郭,聆听岁月深处金戈铁马的回声;深入壮乡村寨,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徜徉稻田蔗海,饱览静谧安然的田园风光……他们不仅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更被这片土地的文化气息深深触动。通过他们的镜头和笔触,广西独具特色的边关风情也以更立体、更鲜活的姿态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野。
在各大网络平台,各家媒体的官方号、文旅博主发布的图文报道、短视频等产品,迅速引发链式传播效应。截至10月15日,微博#壮美广西 多彩边关#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次。
网友的热烈反响也令人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掘广西边关的文化内涵,把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流量,让网友线上围观的好奇心变成“说走就走的旅行”?
边关美景如画。林仁荣 摄
边关,历来是多元文化交汇之地。这里既有军事防御的历史印记,也有商贸往来的烟火气息;既有戍边将士的家国情怀,也有中外边民的温情交流。它是地理概念上的边界,更是文化意义上的交融。
广西边关不仅有如画山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与多元的民族文化。从风光旖旎的海岸线,到山水相连的中越边境,这条集山水、人文、历史之大成的“广西边关风景道”已成为南方边陲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作为一位资深文旅博主,程诗然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旅游胜地,这次广西边关之行,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次行程中进行的两场直播,她发现北方的网友对广西边关文化充满了好奇,尤其对中越边境充满异域风情的文化景观十分向往。“说实话,在国内很多旅游景点,所谓的风情街和特色小镇其实都大同小异,差不多的人造景观、大同小异的旅游产品,令人审美疲劳。而在德天跨国瀑布、浦寨越南风情街,能感受到中越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风情,这是一种特别的体验。我觉得这是广西边关文旅最大的亮点,应该大书特书,一定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兴趣。”
媒体记者和文旅博主探访边境线。
东盟头条新闻社副总编黎石海说,“文旅”二字文在旅先,文化内涵是旅游的灵魂所在。他们在日常报道工作中发现,东盟国家民众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比较认同,关于国内旅游的报道,关注民族文化、历史人文的报道,阅读量远比单纯介绍风光、景观的报道大得多。“我们也组织过一些广西各民族的表演队伍到东盟各国去参加活动,非常受当地观众欢迎。所以,广西边关文旅可以进一步突出传统文化元素,增加更多体验式项目,提升互动性,让游客从‘看风景’升级为‘品文化’,这样更能吸引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地游客。”
中国青年报实习记者许敏是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他对此行中几个充满文化创意的景点很感兴趣。“天琴城寨”的草地灯光晚会,“那里”景区的百亩稻田,“蓝洞咖啡”在山野自然中营造时尚景观的巧妙创意,在许敏看来都切中年轻人的心思,“这种魅力不仅仅来自大自然的赐予,更是来自于对文化的深度理解和绝佳的文化创造力”。
在这场关于“壮美广西·多彩边关”的行走与体验中,采风团的每位媒体人都在思考,边关文化,还有多少精彩等待发掘?广西边关的山水依旧,文化故事仍在继续,而这场关于文化发掘的旅程,从来不是一场追求速成的狂欢,而是一场需要细细打磨、久久为功的集体创造——不仅要展示边关的“颜值”,更要不断深入挖掘其内涵与气质,边关文化的精彩才不会止于一时的热闹,才能在时光的沉淀中,绽放出更持久、更动人的光芒。
2025年10月17日广西日报花山·文化观察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