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凭借广袤的国土面积和五千年来的文化传承,涵盖并造就了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在这些人生必去的打卡地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名认证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遗产,当属其中最顶级的旅行目的地。截至目前,我国共有60项世界遗产,包括自然遗产15项,文化遗产41项,自然文化双遗产4项,真的是非常厉害了。
具体到官方宣传载体之一的中国邮票,世界遗产系列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它不仅以主图元素大量存在于各套邮票中,中国邮政还专门发行了各世界遗产的主题特种邮票,其中近几年发行的邮票均冠以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票名,显得更为醒目。2025年,中国邮政将“北京中轴线”列入邮票发行计划,为我们呈现历经13年终于申遗成功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选题设计
北京中轴线不像其它实实在在的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理念,是一个设计难度比较大的抽象东西。如果仅发行一枚小型张,那么可以将北京城市以俯视图来呈现。然而,2025年邮票发行计划给该套邮票分配了五枚邮票,并未有小型张,因此表现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成了唯一的选择。
选择虽唯一,但邮票主图内容的表现并不是唯一的。鉴于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比较多,如将多个遗产构成要素硬拼凑到一起,全面是全面了,然而被电脑拼凑的支配感又将重现。《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以正视图,展示北京中轴线上单个遗产构成要素的对称效果,不仅简洁大方,更体现了“中轴”的概念,点赞点赞。
而在整体设计上,这套邮票融合了传统青绿重彩的意韵和现代平面装饰的手法,兼工带写,虚实相生,呈现出北京中轴线过去与现在碰撞交融的意境:祥云纹将观众的视线拉回过去,呈现北京中轴线的古典美;左侧英文以现代设计手法,向世界展示我国遗产保护的累累硕果;文字简介首次引入,不仅在位置上符合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也增强了宣传科普的内容表达;淡淡轴线看似贯穿着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实则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将中华文化的“秩序”理念映入每一位中国人心中。
永定门为北京中轴线南端点,曾是明、清两代北京外城的正南门,是古代城市管理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阳门由城楼和箭楼两座体量宏大的建筑构成,是北京老城地标式建筑。作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也是北京内、外城城门中规格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见证了中国城市管理方式。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承担着颁布诏令等重要礼仪功能,也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集中体现了“象天法地”“建中立极”等传统礼制思想。景山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制高点,沿山脊对称建有五亭,丰富了北京中轴线的景观序列。
钟鼓楼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承担着明、清两代都城计时与报时功能,是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见证了中国古代传统生活方式。
从以上源自邮票中的文字,可以看出这套邮票在主图选择上是合理、恰当的。而每枚邮票根据所表现的主图,还选用了一些相关的元素:永定门后绿意盎然,仿佛能看到北京中轴线南道路遗存;正阳门下春回大地,北京雨燕筑巢忙;天安门光芒万丈,染红了云彩,与邮票最高面值一齐,彰显其核心地位;故宫景山首同框,自然人文的对称美凸显了出来;钟鼓楼沐浴在阳光下,晨钟暮鼓分列两边,计时报时此刻具象化了。
印制工艺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选用了大家喜闻乐见但又颇费精力的胶雕套印印制工艺,可见中国邮政对于该套邮票的重视。不过与以往雕刻邮票不同,这套邮票采用细腻的线条勾画建筑轮廓,在突显历史厚重的同时,原汁原味展现了古都中轴线的建筑风貌。
当然在空间维度的表现上,胶雕套印只是这套邮票其中“微不足道”的展现手段之一,更为精彩之处还是在邮票的荧光效果上。(注:中国邮政自《新时代的浦东》特种邮票开始,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在荧光效果的设计与表现上达到了世界顶级。)
在紫光灯下,建筑线条轮廓熠熠生辉,古代建筑砖瓦与现代霓虹灯带碰撞交融,仿佛是在向大家分享“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喜悦。而贯穿整套邮票主图的红黄中线更为醒目,凸显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与雕刻相同,“精细”二字同样是荧光效果的艺术呈现核心之处,这不仅体现在邮票主图中文字与线条的精细,还表现于各荧光色的套印精度之上。
此外,不适合单独表现但又非常重要的万宁桥巧妙地出现在荧光图中,补齐了邮票主图展现北京中轴线重要的一环。而万宁桥作为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又是京杭大运河与北京中轴线的交汇之处。荧光下的桥与河,是两项世界文化遗产的碰撞交融,共同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文明的体系脉络与智慧结晶。
邮票版式
为了呈现邮票版式布局的对称美,以及给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简图留下充足的空间,《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大版虽沿用了一贯12枚票的版式规格,但却选用了2×6长条式的版式布局。按照以往大多数长条式邮票大版都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经设计师合理调整边纸宽度,整体视觉效果比较协调。
而在边饰设计方面,这套邮票大版色调淡雅,选用了不同字体分层次标明票名,并增加了北京中轴线的文字说明,同时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松树来增强画面的古典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应该突出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简图中与邮票主图内容相对应的简图,比如标红处理。
与小版相比,大版略显逊色,如若这套邮票只有一个版式,还不如只出小版的版式,那就非常完美了。
这套邮票小版包含两套邮票,将北京中轴线自永定门到钟鼓楼的风貌完整展现出来,这是完美点之一。而在小版边饰上,三根轴线完整展现出北京中轴线15项遗产构成要素,这又是完美点之一。有爱好者认为这套邮票应该出小全张,我深表赞同,但从效果来看小版才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