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我在郁孤台撞见一群穿汉服的00后,正对着辛弃疾雕像比心自拍。更魔幻的是古城墙下的火锅店飘着牛油香,服务员端着毛肚跨过八百年前的排水沟——历史在这里活成了表情包。
郁孤台把我看傻了
章贡区西北角的贺兰山(不是宁夏那个),南宋那会儿叫"文壁山"。辛弃疾写"郁孤台下清江水"时肯定想不到,如今游客举着文创雪糕在词碑前搞快闪。青石台阶被磨得发亮,明朝的砖缝里卡着半截奶茶吸管。
台后新修的军门楼挂着LED灯笼,夜幕下红得刺眼。本地老人坐在仿古长椅上刷抖音,背景音是赣南采茶戏混着《孤勇者》。导游说这棵歪脖子榕树是光绪年间的,树杈上绑着祈愿牌,最火的一句是"求上岸"。
灶儿巷的叛逆期
董府路21号的清代镖局大宅,天井里摆着三台抓娃娃机。灰塑门楣下挂着"今日特价"小黑板,鎏金匾额边贴着二维码点餐标识。民宿把马头墙改成了投影幕布,晚上放《猫和老鼠》。
浮桥上的魔幻现实主义
建春门外的古浮桥还在用,只是木板间隙能看见矿泉水瓶。渔船改造成了奶茶铺,船头晒渔网的竹竿晾着员工围裙。有个戴斗笠的大爷在船尾杀鱼,案板旁边是正在直播的手机支架。
宋代下水道在营业
福寿沟博物馆的VR体验区,小孩们踩着水车打水仗。玻璃展柜里的北宋陶水管,和隔壁自动售货机的可乐罐形成蒙太奇。最震撼的是实景展示区——现代排污管和八百年前的暗渠肩并肩,还在同步工作。
每逢城市内涝,总会有两个城市被想起:一个是青岛,据说是德国人给修了比较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另一个是赣州,赣州的福寿沟排水工程,修建于北宋时期,工程由数度出任都水丞的水利专家刘彝主持,是罕见的成熟、精密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统。 它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
重庆火锅在此认输
灶儿巷的醋果子炒大肠辣度惊人,老板娘说用的是清朝传下来的泡椒坛子。我在姚府里啃着艾米果,看对面阿婆用智能手机给游客转贛南采茶戏视频。
浮桥头的萝卜饺摊位,支付宝到账声比叫卖声还响。年轻人举着油纸伞自拍,伞面上印着"赣州地铁规划图"——虽然这里根本不通地铁。回酒店路上,滴滴司机指着新建的高架桥说:"这底下挖出过六朝墓,施工队拜了三天才敢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