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国庆假期与中秋佳节相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移动”)发布的国庆大数据报告,用翔实数据勾勒出这个双节假期我省文旅市场的火爆图景,展现出三晋大地独特的魅力与活力。
访客云集:外来访客总量达1279.5万人次,文化“引力”激活市场
双节期间,我省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释放出强劲的旅游吸引力。
数据显示,全省城市外来访客总量达1279.5万人次,其中外省访客规模突破569.7万人次,占比44.4%。
从访客地域分布来看,省内与省外游客形成“双轮驱动”格局。省内访客占比55.5%,为绝对主力群体。其中太原、晋中、吕梁3地居民出行意愿最为突出,占比分别达到36.6%、15.1%和9.5%,成为省内游的核心客源地。省外游客则主要来自北京、河北、陕西、河南、内蒙古等邻近省份,凸显出我省与周边地区紧密的文旅互动关系。其中,北京以87万人次的到访量位居省外客源地首位,河北、陕西、河南、内蒙古紧随其后,分别有72万、69万、68万、48万人次到访。此外,境外访客虽占比仅0.1%,但来源广泛,主要包括中国香港、美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等地,印证了我省文旅业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
访客的结构特征与出行选择,进一步折射出山西文旅市场的吸引力所在。在访客画像方面,中青年群体成为文旅消费的核心力量,他们凭借较强的消费能力与多元的出游诉求,为市场注入了旺盛活力。出行方式上,72.8%的访客倾向于自驾出游。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IP的赋能让表里山河的魅力进一步提升。《黑神话:悟空》《浪浪山小妖怪》等热门作品的带动效应显著,不少游客循着IP取景地足迹开启古建寻踪之旅,千年古建与现代气息得以完美融合。
消费强劲:本地居民累计出游达3643万人次,商圈景区活力十足
我省本地居民的积极出行同样为假日市场添砖加瓦。据统计,双节假期,我省本地居民累计出游达3643万人次。从出游范围来看,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分化态势,省内短途游占据绝对主流,占比79.4%,用缩短路途耗时来更好地沉浸于旅途美好体验。跨省出游占比20.4%,河南、河北、陕西等邻近省份成为热门目的地。出境游占比0.2%,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成为我省本地居民出境首选。
无论是外来游客还是本地居民,景区与商圈都是他们假日行程中的重要一站。通信大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全省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990.1万人次,其中外省游客765.8万人次。热门景区榜单中,大同古城、平遥古城、忻州古城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游览项目,占据前三席位。
商圈的繁荣则进一步丰富了游客假日体验,无论是承载厚重历史的老字号商业聚集区,还是融合时尚潮流与多元文化的新兴消费地标,都成为民众的热门打卡地。其中,太原万象城商圈、大同万达商圈、晋中天美杉杉奥莱商圈凭借完善的商业配套与丰富的消费场景,跻身热门商圈TOP3。
我省特色佳肴依然备受青睐:大同刀削面、平遥牛肉、太谷饼成为代表性美食,浑源凉粉、柳林碗托、太原头脑等经典小吃广受好评,神池月饼、空心月饼等节日美食亦强势出圈,满足了游客的味蕾需求。
家国同庆:4万人共赴升旗仪式,彰显家国情怀
双节期间,我省洋溢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一场庄严的升旗仪式成为众多民众表达爱国情感的重要方式。10月1日清晨6时,4万民众齐聚省城太原五一广场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现场民众高唱国歌,彰显出山西人民浓厚的家国情怀与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深切期盼。
双节假期的山西,绘就了一幅千年古韵与现代活力交融的动人画卷。这场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不仅让海内外游客感受到了三晋大地的独特魅力,也为假日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了持久动力。
上图:昔阳县西南沟村毛家大院景区的汉服表演吸引众多游客观看。
本报实习记者 王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