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假期,
重庆两江新区文旅消费市场呈现强劲活力,
10月1日-7日,欢乐谷、园博园
两个代表性文旅景点接待人数超20万,
全域全时的消费生态逐步成型,
成为拉动重庆假日经济的重要力量。
沉浸体验
从打卡到停留
▲重庆欢乐谷 供图
重庆欢乐谷仍是两江新区文旅的“顶流”。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重庆欢乐谷推出无人机烟花秀,每天超百场精彩演出轮番上演,千架无人机在夜空拼出“我爱中国”“中秋快乐”等图案,光影闪耀,视觉冲击强烈。
重庆欢乐谷园区亲子打卡路线、沉浸互动路线、尖叫体验路线三条路线,游客沿不同的路线前行,或甜美梦幻或赛博朋克或国风幻境或中式惊奇,体验不同的互动主题。
▲重庆欢乐谷 供图
白天,作为拥有全球首个超级飞侠实景主题区的乐园,重庆欢乐谷“超级飞侠大巡游”前人头攒动。1:1还原的动画中飞行控制塔、超级飞侠广场、超级飞侠之家等经典场景,让孩子们尽情享受与动画角色互动的乐趣。
▲重庆欢乐谷 供图
夜晚,欢乐谷则转为动感十足的“惊奇潮玩大巡游”。黑水玄渊主题屋前排起长队,借助投影、灯光和机械装置,《山海经》中的奇观异兽在岩壁上苏醒,空间压迫感与音效营造出强烈沉浸感,吸引游客们举着手机记录每一个奇幻瞬间。不远处,潮玩电音派对随节奏闪烁,年轻游客随音乐跃动。300名NPC穿梭期间,与游客互动、拍照,已成为重庆欢乐谷必玩项目。
游客停留时间明显拉长。游客张女士说:“可以从早待到晚。不光是过山车、摩天轮等游乐设施,还有很多的互动表演,体验很丰富。”10月1日-7日,园区经营业绩创新高,入园人数超过10万,其中来自四川、贵州、湖北、陕西等市外游客占比提升10%。
这不仅折射出消费行为从“打卡一张图”到“沉浸一整天”的深刻转变,也是游客精神需求与文旅供给侧改革之间的一场“双向奔赴”。
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园博园,推出以“月圆家国梦,园博贺双庆”为主题的国庆中秋活动,上百件川渝盆景争艳、还有国潮打卡、文艺演出、美食文创集市,让游客在家门口就能解锁一整日不重复的乐趣。
▲重庆园博园 王加喜 摄
今年,重庆园博园还在龙景湖水域打造了自驾船项目专用码头,毗邻浪漫的风雨廊桥,四周湖山相映、风光旖旎。泛舟湖上,游客可畅享如诗如画般的园林山水美景。
数据显示,10月1日-10月7日,重庆园博园入园人数达10.6万人。
文体旅融合
释放消费潜力
▲龙兴足球场重庆春蕾对阵云南爨合现场 胡永强 摄
中秋之夜,两江新区龙兴足球场的2025中冠联赛总决赛南区现场,球迷们的呐喊声震耳欲聋。重庆春蕾在主场与云南爨合上演精彩对决,以2次射门锁定胜局,引发全场沸腾。比赛日,周边停车场满位,附近餐饮店营业额翻倍。体育,正在成为引流“利器”。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作为两江新区文化地标之一,重庆市川剧院携精心打磨的3台大幕戏、2场川渝合演剧目、8场旅游演出等共计16场演出,为广大游客带来独具特色文化大餐。其中,沉浸式驻场秀《醉人的川剧》成为亮点。观众不再正襟危坐,而是走进小剧场,手捧盖碗茶,近距离观看变脸、吐火、水袖翻飞。10月1日-7日,重庆川剧院迎来观众超千人。
这两类场景,看似不同,实则指向同一趋势:文体旅融合正从概念走向实践。
▲川剧大幕戏《谭记儿》剧照
以往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分散,用户停留时间短、消费单一。如今,三者边界正在消融。一场主队胜利带来的归属感,可以带动餐饮、交通、住宿消费;一次亲手绘制脸谱的成就感,能串联起非遗体验、茶饮消费,形成可传播、可回味的“情绪价值”链条。
背后是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两江新区近年来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拓展“旅游+赛事”“旅游+演艺”,吸引专业团队植入消费场景。同时,城市功能完善,轨道通达性提升,让市民参与文体活动的成本大幅降低。
公园城市
生活、旅游场景的再定义
两江新区的公园,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曾经,它们是城市建设中单纯“绿色留白”。现在通过公园市场化改革的探索,这些空间正被重新激活,其成为广大市民游客想来、爱来、常来的幸福之地。
▲金海湾公园露营 王加喜 摄
金海湾公园的变化尤为典型。其位于峡江风貌区的礼嘉渡公园,在今年7月完成升级,规划了亲子娱乐、阳光草坪、城市营地、品质餐饮等四大区域。目前,已有三可思咖啡、大城小厨、礼嘉渡滨江国际城市营地、heya山地儿童乐园等商家开业,每天吸引超过500名游客前来。
三可思咖啡店店长谢宇表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门店销售额增长了4倍,客单价提升30% ,进店人数增加3倍。
以金海湾公园为代表的两江新区环照母山片区,已建成公园104个,共享开放绿化总面积约2375万平方米,构建起供市民集“漫步、跑步、骑行、休憩、娱乐、观光”的自然生态圈。
这种“科技+生态+人文”的混合气质,正在形成独特吸引力。它不靠门票,而靠“吸附力”——让人愿意在此工作、生活、停留。
▲重庆园博园 王加喜 摄
两江新区文旅发展已跨越“建园区、引项目”的初期阶段,进入“精耕场景、深化人心”的新周期。通过构建多元、沉浸的消费环境,正持续释放假日经济新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