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还有房吗?我要续住一天!”下午4时许,在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柯村村抱fo角青年旅舍内,一位刚游览归来的游客一进门就招呼道。旅舍老板左俊笑盈盈地迎了上去:“有的有的,马上安排!”两人随即便如好友般寒暄起来。
这家3层小楼的青年旅舍,坐落在九华山下,设有6个房间、34个床位。附近的村民曾质疑:“别人家都是卖房间,他家卖的是床位,还是头一回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生意。”然而,从左俊最初在小红书上分享要开办青年旅舍的想法时,就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里“紧盯”建设进度,纷纷留言表示期待早日开业。直到9月12日,旅舍在抖音、美团等平台正式上线后,来自厦门的游客罗若文便一下预订了4天的床位。
“我习惯一个人出门旅游,一般都是选择住青旅,六七十元一晚的价格非常实惠,也能结交到不同的朋友。”罗若文说,“这里的环境温馨舒适,老板也很包容,大家相处得非常愉快。”
让天南地北的游客聚在一起,相互认识、接纳、分享,正是左俊开办青年旅舍的初衷。今年34岁的他是一名园林工程师,从事景观规划工作已有10多年,足迹遍布江苏、浙江、深圳、西藏、云南等地。他所参与设计的项目获得过IFL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大奖、中国地产设计大奖和中国建筑设计大奖。常年需要四处奔波的他,本身就是一名青旅爱好者,也自然希望把他从青旅中体会到的美好、汲取到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作为一名青阳人,九华山对我来说,是童年记忆中的‘老地方’,也是一片能让我静下心来的自然净土。”2月起,左俊就根据交通路线、餐饮分布等情况考察选址,最终盘下了朋友的这栋空置楼。“选择在这里开办一间青年旅舍,既是回归本心的决定,也是为了给同样渴望逃离浮躁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栖息之地,成为他们可以临时抱抱的‘fo角’。”
与以往参与设计的项目不同,在抱fo角青年旅舍的建设过程中,左俊选择了“无图纸”,一切从心——想要住客们在一起玩,那就把公共空间规划大一点,一楼是咖啡休憩区,地下室就做台球游乐厅;想要满足女生的化妆需求,那就在卫生间安装可亮灯的化妆镜;想要把庭院打理得漂漂亮亮,那就从四处搜罗各种花草栽植……“在旅舍正式开业之前,我们邀请了10余位客人过来免费体验,为旅舍提出改进建议,并亲自参与到一些设计中。”左俊回忆道,“我们的第一位客人是来自草原的汉子,他在得知我们正在种植植物后,就陪着我们一起去挖泥巴,过程很狼狈但也很开心,对于我们来说也非常有意义。”
设计中唯一的挑战,就是思考“如何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实现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左俊告诉记者,九华山风景区对内部的建设项目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在与当地文化部门积极沟通后,最终以“轻介入”的设计策略获得了认可,即在保留传统徽派建筑风貌不变的基础上,内部植入适合年轻人的多功能空间。
“虽然是六人间,但是房间里收拾得很干净,每个床位都安装了床帘、小桌板、壁橱和挂衣架,基础设施齐全,也能保护个人隐私,对于我们学生群体来说,性价比非常高!”上海游客张婷婷分享道。结合市场需求情况,旅舍现设有四人间、六人间和家庭套房三种房型,可供不同出行群体选择。相关后台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旅舍预订已达到满房状态。
试问人生何处好?此心安处,正是吾乡。当旅舍的人气节节攀升时,左俊的园林设计事业也还在进行中。目前,他正在参与西藏阿里地区旅游公厕规划工程。他表示,“奋斗”并不是一直拼命向前冲,而是找到自己认同的方向,用持续的能量走下去。“回乡创业其实是对我的双向赋能。乡村的体验可以使我沉下心来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我的创作灵感;在外积累的经验又能使我更加充实,从而更好地为乡村建设出力。”
旅舍已顺利开业,但奋斗永不止步。未来,左俊还计划与周边农户合作推出农耕体验路线、开发九华山主题文创产品,进一步增加游客游玩的趣味性和获得感。同时,将旅舍发展为一个小型文化平台,吸引更多艺术家、手艺人驻留创作,推动孵化乡村公益项目。
“设计不仅是美化空间,更是塑造一种生活样本,不需要过度地堆砌标签,而是要真诚地面对土地、面对人、面对自己。” 在九华山下,左俊找到了心中的一片净土,也更加明确未来的方向。“我想证明,在中国乡村,同样可以存在兼具美学、功能与人文关怀的年轻化业态。”
大家都在读
来源| 池州市传媒中心 记者: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