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的褶皱里,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一块翡翠镶嵌于乌裕尔河下游的湖沼苇草之间。这片总面积21万公顷的湿地秘境,不仅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芦苇沼泽湿地,更因承载着全球四分之一的野生丹顶鹤种群,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璀璨明珠。
作为丹顶鹤的"故乡",扎龙的生态价值远超想象。这里完整保存了从芦苇沼泽到浅水湖泊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包括丹顶鹤在内的396种鸟类、51种鱼类及众多珍稀植物。丹顶鹤身姿曼妙如仙,白羽胜雪,黑颈若墨,头顶一抹朱红恰似天赐丹砂,故得"仙鹤"美誉。它们春归秋去,遵循着古老的迁徙密码——三龄成年后择偶,雄鹤以高亢鸣叫与翩翩鹤舞求偶,雌鹤伴舞应和,结为终身伴侣。若伴侣离世,另一方便会孤独终老,这种"一鹤一生"的忠诚,让古人赋予其"松鹤延年"的吉祥寓意,更在道家文化中升华为"得道仙禽"的象征。
扎龙的生态魅力不仅在于自然奇观,更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历经1987年晋升国家级后的四十余年发展,已形成完善的保护体系。望鹤楼上极目远眺,茫茫芦苇荡似绿色海洋,微风吹过时细叶婆娑,沙沙作响。而每日定时的丹顶鹤野化放飞训练,则是扎龙最动人的魂魄——洁白的鹤群振翅冲入蓝天,羽翼划过港蓝天空,既是大自然的壮美画卷,又似传递着"鸿运当头"的吉祥祝福。这种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的实践,让扎龙成为全球17个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成功范例之一,更让300余只野生丹顶鹤在此自由翱翔。
这片湿地还镌刻着动人的守护故事。在景区深处,徐秀娟的雕像静静矗立,纪念这位23岁便为护鹤牺牲的"环保烈士"。1987年,她在寻找走失丹顶鹤时不幸遇难,成为新中国首位环保烈士。如今,她的家人仍坚守在扎龙,延续着三代护鹤世家的传奇。这种跨越时空的守护精神,让扎龙不仅是"鸟的乐园,鹤的故乡",更成为生态保护的精神地标。
扎龙的生态旅游区亦在智慧发展中焕发新生。4.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扎龙湖、荷仙池、鹤唳云天等景点如珍珠般串联,望鹤楼、湿地博物馆等设施则让游客深度了解湿地生态。而完善的服务体系——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水上观光线路及摆渡车——更让这里成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每当秋季芦花飘雪,冬季雪覆芦苇,摄影爱好者们便纷至沓来,捕捉丹顶鹤在晨雾中起舞、在夕阳下归巢的绝美瞬间。
扎龙的价值远不止于旅游观光。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驿站,这里每年春秋两季迎来数万只候鸟中转。而湿地本身更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调节着区域气候,净化着水质,滋养着周边农田。这种生态服务功能,让扎龙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之肾"。
站在望鹤楼上,看芦苇荡在风中起伏如波,丹顶鹤或翱翔天际,或静立浅滩,忽然懂得为何古人称此地为"鹤乡"——这里不仅是丹顶鹤的故乡,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国。当鹤鸣声穿透云霄,当芦苇丛中传来虫鸣鸟叫,扎龙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关于守护、传承与共生的永恒诗篇——在这里,每一片芦苇都藏着生态的密码,每一只丹顶鹤都载着守护的使命,而每一次驻足,都是与自然最深情的对话。
上一篇:名单公示!东营这一项目成功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