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假期已经过半,成都再次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各类打卡攻略在网络上铺天盖地,春熙路的熊猫屁股、玉林西路的小酒馆、东郊记忆的特色展览……
抛开那些耳熟能详的网红地标,不妨走进那些有故事的街巷,静下来感受成都人的所谓的“闲”。
走进一条老成都的小巷,红砖房、梧桐、银杏,独属于成都散漫而细腻的气息都在不经意处散落。到这喝一杯盖碗茶,吃一份成都小吃,你会发现成都真正的温度,恰恰在这些不染喧嚣的角落。
这篇文章,让我们换一个思路,走进成都的小巷子里,在假日的最后几天感受慢生活下,成都特有的风情。
01.
镗钯街
“全球最酷”的街区
镗钯街位于东一环内侧。若这一地理描述还显得抽象,不妨换个更直观的参照——它距离春熙路仅约400米,步行几分钟便可抵达。
镗钯街。图源:成都市锦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看到“镋钯街”三个字,多数人可能会先一愣:这名字怎么念?“tang ba”?“dang pa”?其实它的正确读音是:Tǎng bǎ。
镋钯街的故事很多,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成都造币厂。清光绪年间,成都造币厂由原银元、铜元两局合并而成。20世纪初,为抵制东印度公司铸造的印度卢比的入侵,成都造币厂铸造了专供康藏地区使用的四川卢比。
四川卢比。图源: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时至今日,在镗钯街旁的青莲上街,仍能觅见东门城墙遗址。那灰白的断壁已被绿植簇拥掩映,在葱茏生机中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岁月。
位于青莲上街的东门城墙遗址碑,碑文为流沙河手迹。图源:成都方志
镗钯街因独特的历史底蕴与地理位置,吸引了一批风格各异的新店铺落户:书店、咖啡馆、饰品店……它们将各自独特的文化理念融入这条老街的肌理之中,让这片承载厚重历史的街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镗钯街街景。图源:锦江方志
从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雕塑,到涵盖约200个品种、1000余册熊猫主题书籍,轩客会·熊猫书店成了不少网友种草镗钯街的理由。这家由新华文轩打造的书店,凭借萌趣的熊猫装置与别具一格的空间设计走红网络。走进店内,点上一杯咖啡或甜品,坐在书桌旁静静翻阅,任时光在指尖与书香间缓缓流淌。
轩客会·熊猫书店。图源:红星新闻
UID Café店面虽小,却透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式装修的韵味。镗钯街至今仍保留的红砖青墙、海派建筑与铸铁栏杆,与这家咖啡馆的复古装饰相互映衬,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
UID Café。图源:UID Café小红书
2019年,镋钯街被英国旅游指南杂志《TIMEOUT》列为“全球最酷50城市街区”之一,一同上榜的还有纽约曼哈顿、北京三里屯。
02.
小通巷
不足200米的“原生态”小巷
小通巷距宽窄巷子不足500米,巷子同样保留着川西民居的古朴风貌,却与宽窄巷子的喧嚣繁华迥然不同:漫步其中,仿佛时光被轻轻按下暂停键。曾有媒体用“原生态”形容小通巷——它贴近自然,更贴近心灵,是繁华都市里一处淡然安静的角落。
小通巷
青砖灰瓦的老宅、爬满藤蔓的院墙、蓝花楹与银杏……不足两百米的小巷,却收纳着无数美好。文创店、杂货铺、甜品店与五金店、面馆、日杂铺彼此交错,新与旧在这里相遇却毫不违和,恰如老成都那份随和与包容。
小通巷蓝花楹盛开时。图源:青羊文体旅
这里没有熙来攘往的游客,只有在老树下悠闲品茶的居民、与猫嬉戏的店主,以及偶尔驻足拍照的年轻人。每当夏日蓝花楹盛放、秋冬银杏染金,这条小巷便愈发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
小通巷。图源:小红书@成都百米小街
小通巷常登各大成都打卡榜单,却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低调与原生态,慢生活的魅力在这里得以尽显。
小通巷。图源:小红书@ccc
小通巷的迷人之处,在于完美平衡了“诗意与烟火”。巷子里不追赶时间,只专注于生活的本真。无论是寻找创作灵感的文艺青年,还是渴望慢下脚步的都市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
03.
玉林——芳草
不止赵雷歌中的小酒馆
对于玉林街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商业化过于浓重的它已难以代表成都的风情;也有人觉得,随着不断的更新与探索,玉林已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生长轨迹。
玉林街道。图源:投资武侯
但无论人们对玉林持何种看法,大家都认同一个共识:逛玉林,不能只停留在玉林西路、玉林东路、芳草街或芳华街这些商业街道;走进玉林街、玉林四巷这些阡陌小巷,饱含生活气息的居民区同样是玉林的重要组成。
玉林四巷“爱转角”文创街区。图源:投资武侯
这片社区似乎自带网红属性。玉林综合市场在小红书众多达人推荐下意外走红,糯米饭、玉米饼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专程前来排队。一个原本辐射周边居民区的菜市场,大概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迎来这泼天的流量。
玉林三巷·民谣里举办的市集活动,市民们坐在露营椅上听歌。图源:武侯玉林
去年,西昌rapper诺米又带火了玉林七巷的公共锻炼设施,网友将其称为成都“迪士尼”。
社区商家为成都“迪士尼”做的指引牌。图源网络
住在玉林的王大爷说:“年轻人没事干、追明星,但是这个是人家的爱好,你莫法评价的嘛。咋不理解嘛?人家追星不花我的钱,我当然阔以理解。而且对我们是好事,都是美女和年轻人,我们看到起人都要变年轻些!”这就是成都,叔叔嬢嬢们不理解你们排那么久的队是干嘛,但叔叔嬢嬢们尊重你的想法。
04.
水井坊
中国白酒第一坊
对于爱酒之人来说,水井街是不容错过的街巷。这里保留着六百年历史的水井坊酒窖遗址,在保护性开发下,逐渐打造成为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老成都浓厚的气息在这里弥漫,而年轻、时尚的元素也悄然升腾。
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图源:水井坊博物馆
水井坊遗址年代横跨明、清至现代,作为民间的酿酒作坊,呈现“前店后坊”布局:前店卖酒、后坊酿酒,延续五六百年未间断生产,是我国发现的古代酿酒和酒店的唯一实例,堪称中国白酒第一坊。
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现场(局部)。图源:《成都平原都市酒文化与水井坊酒史考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酒文化。如今的水井街虽已不复当年的卖酒盛景,但与之距离不远的的兰桂坊、九眼桥酒吧街、望平街仍延续着这份精神:各式特色酒吧汇聚于此,将各自对美酒的理解与理念融入经营之中。无论你想尽情跳舞、纵情欢唱,还是在清吧静坐、聆听民谣,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杯酒与那个夜晚。
九眼桥酒吧街旁的安顺廊桥,一度被误认为九眼桥“本桥”。图源:四川方志
如今,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代替了曾经的酿酒作坊,将集文物陈列馆、非物遗产演示场所、酒文化体验馆、优质名酒原产地于一身,集中保护和展示国家重点文物水井坊的遗址原貌,路过博物馆外,阵阵酒香在空中飘荡,这个古老的酿酒作坊在如今仍在生产佳酿。
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图源:水井坊博物馆
05.
龙王庙正街
百年宗祠的历史遗迹
龙王庙正街,这条名字从明代就沿用至今的街巷,是目前成都留存下来年代最久、结构也最完整的老街。
这里拥有成都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之一的邱家祠堂,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广东客家移民邱氏家族建造,曾为邱氏族人清明祭祖的场所,鼎盛时容纳五百余人。
邱家祠堂。图源:锦江区公园城市局
邱家祠堂因“湖广填四川”时从广东移民至成都的邱氏家族所建而得名,是目前成都市中心仅存的、基本完整的广东客家移民宗祠。
邱家祠堂。图源:锦江区公园城市局
步入锦江区龙王庙正街41号的邱家祠堂,青砖黛瓦,庭院幽深,撑弓雕花古韵犹存,木质格窗轻抚时光。
邱家祠堂。图源:锦江区公园城市局
驻足邱家祠堂静谧的天井,抬头仰望,每一块砖、每一片瓦皆沉淀着时光的印记。
06.
主城之外
那些美丽街巷
主城之内,饱含历史文化或人文风貌的街道数不胜数,曾是抗战时期成都的文化中心的祠堂街;从最早的贩牛市集,到后来的无缝钢管厂的牛市口;传说李白曾经在居住过的青莲巷……
在主城之外,也有一批景色优美的巷子值得一逛。
大邑县五斗街,据传因大邑“五斗米教”而得名。步入五斗街,“三英战吕布”的英姿在白墙上依然耀目,文化的传承便从这一幅幅墙绘中述说开来。
五斗街墙绘
再往前走,一树深秋的银杏让人停下了脚步,待到深秋,金黄的银杏叶在阳光下,璀璨夺目。
五斗街银杏
双流区九龙湖社区公园里,孩童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崭新的长椅上话家常,新植的绿植在微风中舒展枝叶。
九龙湖社区公园
如今走进这里,蜿蜒的步道串联起葱郁的绿植,四季花卉错落有致,休闲座椅、健身路径等设施配备完善,附近居民或散步,或运动,或聊天……
九龙湖社区公园
邛崃市长安大道576号和风庭园外,超过2500平方米的麦冬铺展开来,这片绿色的海洋,不仅四季常青、耐阴耐踩踏,更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装点城市的同时,也守护着城市。
曾经杂乱无章的空地,如今被郁郁葱葱的麦冬温柔环抱。
在成都的街巷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更能触摸到这座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人居环境的深情呵护。
今年以来,成都市以城乡人居环境“净优亮美”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打造美丽街巷。在历史的根基之下,结合当下时代背景进行街巷更新,将精细治理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让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慢生活节奏,感受到成都特有的温度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