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带娃去哪儿玩儿?10月1日至10日,由重庆市渝中区河长办公室、渝中区委宣传部等联合举办的“我眼中的幸福河湖”主题活动优秀作品展在重庆设展,“双节”期间,众多市民前往现场观展,成为节日中的别样风景线。
市民现场打卡。
现场有哪些吸引市民的内容?
自今年5月活动启动以来,市民、学校师生以及艺术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绘画、摄影、征文作品等各类投稿作品近千件。投稿作品围绕渝中区的河湖景观、生态变化、人文故事等内容展开,生动描绘了市民眼中的幸福河湖景象,展示出渝中区长江、嘉陵江幸福河湖建设成效,水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河湖管护、人水和谐相处等方面的成果和可喜形势,以及江河润泽经济、繁荣文化、滋养民生的动人故事。
参展作品。
“这些作品展现了当地河湖的美丽风光,更体现了大家对幸福河湖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期待,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来展现在幸福河湖建设过程中的成果与变化,提升公众对河湖保护的意识。”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历时4个月,正式评选揭晓了获奖作品,评选出《浮羽万里云中城》《碧水蓝天珊瑚园》《豚跃嘉江,生态长歌》《两江谣》《听,两江在说谢谢你》等摄影、绘画、征文一等奖作品22件、二等奖作品44件、三等奖作品66件以及优秀奖若干。
公众参与河湖保护的热情如何激发,以此共同为打造幸福河湖贡献力量?
近年来,渝中区在幸福河湖建设中为完善河湖管理体系,构筑系统治理新格局,以“河长制”实现“河长治”,并创新推行河长+警长+检察长+河段长“四长联防”协作机制,共同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组织开展“机关党员净岸巡河”系列活动,扩充巡河查河的“生力军”,携手共护“两江绿”,引领多方参与群防群治。举行东水门—黄沙溪滨水步道贯通、禁用渔具集中销毁暨增殖放流等河长制主题活动。
市民现场打卡。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河长制的“六大任务”,渝中区通过攻坚污水管网改造,新建改造城市排水管网66公里,疏浚沟道338公里,完成45个入河排口分类整治,优化水资源管理、筑牢入河排水安全。通过开展“清四乱”,实施“十年禁渔”,修复改善水生态,治理提升面积31万平方米,东储段、菜储段率先开放,嘉滨路化龙桥段、朝天门升级改造项目建成开放,嘉滨生态景观岸线即将全线贯通。通过一系列强化措施,渝中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成效显著,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两江”渝中段地表水水质稳定保持 Ⅱ 类标准,河道“四乱”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两江四岸”生态品质显著提升,为建设幸福河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活动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