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9月30日电 9月28日,“诗画金秋·欢歌同行——媒体大V看毕节”宣传推广活动走进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采风团深入油杉河景区、奢香文化核心区等地,实地探访当地以“自然为本、文化为魂、产业为用”的文旅融合发展路径,见证山水奇观与人文底蕴如何催生出多元业态、激活产业新动能,更让《奢香夫人》歌声里的“乌蒙山风情”照进现实。
采风团在奢香古镇合照。新华网发(于航 摄)
作为大方文旅的“自然名片”,油杉河景区以67平方公里规划版图、“一心(仙宇屯)、两翼(星宿、雨冲)、两带(大峡谷、雨冲河)”的“人”字形布局,串联起喀斯特生态奇观与多元体验业态。采风团首站探访的崔苏坝国际露营基地,坐落于1780米海拔的万亩草甸之上,星空气泡屋360°全景揽星河、房车营地配齐精致设施,轨道滑草、激情卡丁车等项目让“草原露营”充满动感;转赴南天门游览区,天然门洞框出夫妻岩的浪漫传说,登顶可尽览大峡谷壮阔景致。核心景区仙宇屯内,平均垂直高度130米的高空悬崖玻璃栈道带来“步步惊心”的沉浸体验,搭乘客运索道能将山河盛景尽收眼底。而景区古银杏林中高40余米、胸围近8米的“御赐银杏”,讲述着背后的明代故事与当地人的敬畏之心,让自然景观成为“生态+文化”的情感共鸣点。加之82%的森林覆盖率、13.6℃的年均气温,油杉河已成为集康养避暑、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大方奢香古镇梯田。(主办方供图)
若说油杉河是“自然之笔”,奢香文化则是大方文旅的“人文之魂”,更构建起“文化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民生”的发展闭环。采风团走进奢香博物馆,这座兼具彝族土司庄园风格、融入崇龙尚虎元素的建筑,有老馆奢香主题馆、新馆彝族历史文化综合馆等四大展区,收藏1400余件彝文古籍、服饰、银饰,通过全息投影让奢香夫人开凿“龙场九驿”、促进彝汉交融的传奇“活”起来,馆内文物更成为文创开发的灵感源泉。紧邻的奢香墓始建于1396年,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秋日暖阳下,其须弥坐式九层圆围石结构,诉说着厚重历史。而奢香古镇作为易地扶贫搬迁与文旅融合的典范,以“奢香印记”“古镇遗风”“都市禅心”三大主题街区为骨架,八大文化广场、十大艺术塔楼与城中梯田相映,梯田不仅是“大地艺术”,更成为带动就业的“造血”载体;非遗工坊里的刺绣、蜡染体验,文创市集的特色产品,让游客从“观赏者”变为“消费者”,步行街的夜市烟火气更激活夜间经济,形成“日间游景、夜间消费”的全链条业态。
大方油杉河。(主办方供图)
此次采风活动也是大方文旅的“传播放大器”。“媒体大V看毕节”话题下,大V们用图文、视频记录下露营基地的浪漫、玻璃栈道的惊险、古镇的民生温度,将奢香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油杉河的生态魅力传递至全网。从自然景观的体验升级,到人文资源的产业转化,再到传播渠道的精准发力,大方县正以文旅融合为纽带,让山水有“文化味”、文化有“经济力”,为县域文旅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大方方案”。(于航)
来 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