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沈佳高铁沈白段(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当G字头动车组以350公里的时速穿越长白山脉,北京朝阳至长白山的时空距离被压缩至4小时33分,较此前最快车次缩短1小时23分。
(来源:新华社)
作为连接辽宁省沈阳市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的高速铁路,沈白高铁恰在国庆中秋双节前夕贯通,不仅改写了东北东部的交通版图,更是将长白山等稀缺旅游资源串联成珠,形成一条黄金旅游通道。
难怪有人感慨:“这条高铁,是吉林盼了多年的‘人气密钥’。”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这条全长430公里的线路,到底有何魅力?
答案其实藏在吉林大地的山川与物产里——沈白高铁,正让曾经藏于深闺的“遥远秘境”,一步步蜕变为未来八方游客争相奔赴的“人气磁场”。
为啥这么说,先看线路。
沈白高铁正线起自沈阳北站,沿线经辽宁省沈阳市、抚顺市,吉林省通化市、白山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5个地市(州),终至长白山站。
咱暂且不说辽宁的风光,单看吉林境内的这几处地方 ——对吉林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里藏着东北最灵动的山水,也孕育着最丰饶的物产,每一寸土地都透着“宝藏感”。
(来源:图虫创意)
三角龙湾、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五女峰……
天池、望天鹅、锦江木屋村……
人参、松花砚、矿泉水、葡萄酒……
随便说出哪一处、拿出哪一样,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吉林名片”。
而过去,这些好景、好物,明明有着打动人心的实力,却因为“路远”这道坎,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
来源:图虫创意
可见,沈白高铁的开通,本质上是一场重塑客源流向的“时空革命”。
它不仅让吉林通化、白山等城市首次迈入“高铁时代”,更将长白山与京津冀都市圈纳入“当日往返”的舒适半径:对京津冀的游客而言,“朝发京畿、午至林海”的全新出行新体验,将让长白山从过去的“季节性秘境”,一跃升级为“全时段人气打卡地”。
可以说,高铁彻底打通了长白山旅游的“最后一公里”,交通可进入性的突破,不仅让游客的有效游览时间大幅增加,更会显著提升京津冀这一核心客源地的出游频次。
(罗浩/摄)
通化、白山迈入“高铁时代”,这一天,吉林期盼已久。
自然,面对高铁开通与双节叠加的“人气机遇期”,吉林也早已备好“引客巧思”与“留客底气”,用一套“组合拳”激活市场活力。
吉林省文旅厅启动“开通大吉·直播秋天”活动,以“人民高铁人民剪彩”为核心理念,别出心裁地将高铁开通的“剪彩机会”交给了沿线最懂这片土地的人——村民、匠人、返乡青年等普通群众,他们将手持代表本地特色的物产——人参、玉米、松花石、蜂蜜等,在高铁经过的田间、山脚、村头,以最朴实的举牌方式,向列车乘客和全网观众发出“秋天的邀请”。
与此同时,全链条优惠政策则让“人气”真正落地为“客流”:
通化以“秋意通化‘醉’美‘枫’景”为主题,推出四大板块、13类旅游产品、30多项文旅活动,全面迎接高铁游客。同时,推出多项重磅政策:高铁开通后,在指定时间段内,持高铁票游客可享受全域A级景区首道门票全免;通化多家核心景区推出半价票、住宿折扣等优惠;面向高铁沿线城市招募“首发团”,赠送旅游套票……
白山市依托美团平台资源,整合“吃住行游购娱”,游客进入界面后,可进行旅游、美食、住宿等攻略查询、资讯动态获取、美食预订、智能导览、美食评价等全链路服务。还制作了“白商惠”微信小程序,把白山的人参、松花石、矿泉饮品等方面的242款经典产品集中推荐给游客和市民朋友。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更拿出普惠制的交通补贴,力度十足。
硬件保障的升级同样不含糊: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一方面增加公司化网约车名额,缓解旅游高峰期打车难,一方面新增7条定制化班线和旅游公交线路,确保旅客出行便利。同时,针对瞬时客流增加,管委会建立了应急运力储备库和志愿服务车队,一旦出现滞留,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与此同时,住宿接待同样全面升级。
细节处更见温度,北景区新增避雨亭5处、休息凳30条、打包卫生间14间,新增饮水机9台、自动售卖机8台,并扩建观景台至1000平方米,增加14个女厕位……用贴心体验让游客“乘高铁而来,带口碑而归”。
(罗浩/摄)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4小时33分,是北京到长白山的时空刻度,更是吉林拥抱全国游客的热情半径。
当双节的团圆期盼遇上高铁的速度红利;
当“全民代言”的真诚邀约对接都市人的出行需求……
沈白高铁正推动吉林的“人气指数”持续转化为“发展指数”。这趟穿行于林海间的列车,载来的是八方来客,凝聚的是发展信心,更见证着一个省份以交通为笔,在东北振兴的画卷上,书写人气兴旺、动能澎湃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