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清晨的云雾还未完全散去,自驾前来的重庆游客李玉双站在黔南州平塘县天空之桥服务区的观景台上。一座蓝白相间的大桥藏在云海之间,桥塔如钻石般矗立,桥面仿佛悬浮于天际。“太美了,这里哪里像服务区,给人的感觉更像是藏在山水里的景区。”
游客在天空之桥观光服务区拍照打卡。肖伟 摄
这座让游客惊叹的建筑,正是平塘大桥,它作为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全长2135米,是一座三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主跨跨度550米,其中中塔高332米。大桥于2019年建成通车,桥面距河面高差300米,桥塔采用钻石形设计,被誉为“天空之桥”。先后斩获第38届“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国际桥梁及结构协会“杰出基础设施奖”等国际大奖。
依托于独一无二的世界级景观,天空之桥服务区打造“桥梁+服务区+景区”的创新模式,2020年4月,被交通运输部列为“交旅融合”服务区示范项目,是贵州省首个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启了贵州桥旅融合2.0时代。
平塘大桥。张加林 摄
“在天空之桥服务区规划设计之初,就统筹考虑了项目和旅游的融合,将桥梁和服务区整体联动打造,并首次采用‘匝道引流+独立收费站’的方式引来往车辆观桥看景,服务区建筑设计以双飞蝶造型为特色,和30公里外的‘中国天眼’遥相呼应,是贵州首个‘桥梁+服务区+景区’的融合产品。”贵州交投集团所属天空之桥服务区负责人程晓东介绍,天空之桥服务区建筑围绕“星际时空”理念进行设计,以畅游星空和近观平塘大桥为主题,打造了集休闲、娱乐、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贵州首个旅游目的地型服务区,满足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需求。
天空之桥服务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蔚 摄
走进天空之桥服务区,“交通驿站”的属性已被丰富业态覆盖。桥梁科普馆的模型,让人直观感受“最高桥塔”的建造智慧;公路传承馆里,贵州公路建设的故事徐徐展开;房车营地上,游客枕着山野清风仰望星空;住在悬崖边的嘉遇酒店,推窗便见云雾缠绕桥身的诗意景致。此外,服务区更与“中国天眼”、天坑等周边“天字号”IP联动、串联,形成一条完整旅游线路,让“路过”变成“停留”,让“歇脚”升级为“度假”。
游客在天空之桥服务区桥梁博物馆参观桥梁建设历史。肖伟 摄
“天空之桥服务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优质服务,游客量逐年增长,已跻身区域热门旅游目的地。”程晓东介绍,而承载着“云端旅居”美誉的天空之桥嘉遇酒店,凭借独特的高空视角与轻奢体验备受青睐,吸引不少游客专程前来,只为饱览大桥日升月落的景致。
天空之桥嘉遇酒店。图源天空之桥服务区
夜幕降临,李玉双拉开酒店窗帘,看着平塘大桥的灯光亮起,如一条银色丝带穿梭在夜色中的山水间,她拿出手机,拍下这“星河落人间”的景致。
“夜宿星空下,晨起彩云间。”从匆匆歇脚到沉浸式停留,天空之桥服务区完成了一场从交通驿站到旅游目的地的蝶变。
山水黔南
来源:天眼新闻客户端
编辑/朱金花审校/王薇审核/李正东终审/刘衡
▼更多
理响黔南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