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二维码,正在扭转民宿行业“照骗”与“开盲盒”的乱象。
“以前选民宿就像‘开盲盒’,现在扫描公示牌上的二维码,民宿基础信息、负责人信息及民宿星级评定情况一目了然。”近日,来自东北的游客汤烨宁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云南大理民宿的推荐后,决定前往现场订房。
到达民宿后,她先扫码查看了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证件,确定信息真实无误后才办理入住。今年“十一”假期,国庆与中秋节相连形成8天长假,大理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借助民宿信用公示系统让消费环境更加透明。
01 扫码即知,民宿信息全透明
大理市推出的环洱海旅游民宿信用公示系统,整合了民宿资质、信用评价、游客反馈等多维信息。对游客而言,只需轻松一扫,即可查看民宿的证照信息、星级评定、游客评价等关键内容。
来自北京的游客徐丽娟几乎每年此时都会到大理游玩,以往她都选择知名连锁酒店,但这些酒店通常远离景点和古城。今年在朋友推荐下,她尝试住民宿,信用公示系统给了她选择的信心。
“这次住下来感觉很舒服,里面很多设施都达到了星级酒店卫生标准,而且位置就在洱海边。”徐丽娟体验后表示,公示牌上的二维码不仅能查看备案信息,还能快速支付和开票,非常方便。
目前,这一系统已完成对洱海保护核心区的覆盖,未来将实现大理市旅游民宿的全覆盖。
02 信用评级,规范民宿经营之道
大理市文化和旅游局行业市场管理科张德松介绍,信用公示系统自2024年9月上线后,许多民宿积极响应,主动完善相关信息。凭借优质服务和良好经营状况,一些民宿获得了较高信用等级。
“星级评定就像给民宿装上了‘成长指南’。”张德松说,第三方专业机构会按照50项标准对民宿开展评定,包括设施设备、特色项目、运营管理质量等。
民宿经营者毕夏表示:“星级评定决定了民宿价格设定,有利于区分客户群体,同时也激励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他的民宿根据位置、装修材料、房间数量等标准获评4星。
对于民宿经营者,这一系统既是监督也是激励。一家海景民宿的行政主管杨丽梅坦言:“现在的游客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入店后查看营业执照等公示信息,能增加他们的信任度。”系统上线后,该店复购率明显提高。
03 技术赋能,打造透明消费环境
大理市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康表示,该系统旨在规范行业经营者行为,如不合理定价、虚假宣传等。与传统互联网平台评价体系不同,信用公示系统的评级由专业机构评定,无法通过商业手段改变。
系统还通过“一址一照一码一账户”的聚合支付体系,有效遏制了拆分证照、逃避税收监管等行为。2024年,大理住宿行业税收达1.035亿元,同比激增68.16%,印证了规范管理的成效。
截至2025年7月,该系统已吸引超1500户商户签约,实际开户1320余家,完成17万余笔交易,总金额突破1650万元。信用公示机制让优质民宿获得更多流量倾斜,形成“民宿提质—游客回流—行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04 多方共赢,民宿生态良性发展
民宿规范管理带来了多方共赢的局面。据民宿负责人和术成介绍,规范后入住率同比提升30%,差评率下降至1%以下,复购客群占比超40%。
2024年,大理市旅游民宿达6055家,直接从业人员1.3万人,关联就业岗位约8万人。全市开展星级评定民宿975户,其中576户评上星级民宿,还涌现出49家等级精品民宿和两家全国性甲级民宿。
大理市还通过设立“酒店与民宿”综合受理窗口,将办理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13个工作日,缩短了57%,经营者跑动次数减少5次。同时,金融机构为民宿提供资金支持,富滇银行发放“金旅贷”9000余万元,解决120余户客栈民宿的资金需求。
未来,信用公示系统还将纳入更多增值服务。杨康透露,当游客和商户出现交易纠纷时,系统将作为第三方提供资金保障,实现先行赔付。
随着系统迭代与全域覆盖,平台功能将逐步向餐饮、旅拍等领域延伸,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信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