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西湖的枝头多了位“特殊访客”——一只浑身裹着雪白毛发的小松鼠。它不像常见的灰褐色同伴那般 大方”,总在树枝间灵巧穿梭、轻盈跳跃。
可哪怕只是一闪而过的身影,那蓬松如云朵般的白毛,搭配蹦跳时灵动的姿态,还是让它一夜爆红,成了西湖边名副其实的“网红小精灵”。不少市民游客专程寻它踪迹,网络上更是满是它的可爱影像,热度居高不下。
其实,白色松鼠并非西湖独有。去年,广东珠海野狸岛曾迎来一只雪白松鼠;今年,武汉龟山公园的林间也出现过相似的“白色身影”;9 月,泉州市晋江灵源山上,一只白毛松鼠更是不怕生,追着游客要投喂,萌化了不少人的心。
这只西湖白松鼠的出现,也勾起了大家的好奇:为何平时难觅白色松鼠的踪迹?它那格外“胆小”的性子,和一身雪白毛色有关吗?
01
它不是“白化松鼠”,而是普通赤腹松鼠的“变色款”
很多人以为白色松鼠是稀有品种,其实不然 —— 它们本质上仍是普通的赤腹松鼠,只是因 “白化现象” 或 “白变现象”,才长出了与众不同的白毛。
这两种现象看似相似,实则差别明显:
白化现象:松鼠体内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酪氨酸酶,不仅毛发全白,眼睛虹膜也会失去颜色,露出眼底血管,呈现出淡淡的粉红色;
白变现象:仅会让毛发变白,眼睛仍保持正常的黑色或棕色,就像给松鼠换了件 “白外套”,却没改变它原本的 “眼眸色彩”。
从网友拍摄的视频不难看出,西湖这只松鼠的眼睛是深色的,因此它属于 “白变松鼠”,并非大家误以为的 “白化松鼠”。而这种毛色变异,源于极低概率的基因突变,每一只白松鼠的出现,都是大自然偶然的 “惊喜馈赠”。
02
它的 “胆小”,是为了活下去的 “生存智慧”
对人类而言,这份 “罕见” 是浪漫的惊喜;可对松鼠来说,一身白毛却藏着致命危机。
在野外,灰褐色毛发是松鼠的 “天然保护色”—— 落在树干上,能与斑驳的纹路融为一体;蹲在落叶间,又能和枯黄的色调完美契合,帮它们悄悄躲避鹰、黄鼠狼、狼等天敌的追捕。
可白色毛发却像 “显眼的信号旗”,让松鼠在绿色树丛或褐色地面上格外扎眼,天敌远远就能发现它的踪迹,危险系数直线飙升。
为了弥补这一致命短板,白松鼠进化出了远超同类的敏锐警惕性:游客轻微的脚步声、相机按下的快门声,甚至风吹树叶的细微响动,都能让它瞬间警觉,飞快躲进枝叶深处。
所以,它的 “胆小” 从不是性格懦弱,而是在自然法则中,为了活下去练就的 “生存智慧”。
03
想拥有“白毛宝宝”?概率堪比“大海捞针”
白色松鼠罕见,还因为它们的“基因传承”太难了。
若控制白变的是隐性基因,需要雌雄两只松鼠都携带这一基因,后代才有可能长出白毛,概率仅约 25%;即便幸运是显性基因,后代遗传白毛的概率也只有 50%。
更现实的是,白松鼠本身数量极少,想在茫茫林间找到同样携带变异基因的 “另一半”,难度堪比 “大海捞针”。
因此,即便西湖这只白松鼠能顺利繁衍后代,它的宝宝大概率还是会像普通松鼠一样,长着一身灰褐色的毛发,延续最 “安全” 的自然模样。
结语
对每一位游客来说,在西湖偶遇这只 “白雪精灵”,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幸运。
但比举起相机拍照打卡更重要的,是守住 “只观赏、不打扰” 的距离——不随意投喂零食,不追着它奔跑,不高声喧哗惊扰,让这只可爱的白色小精灵,能在熟悉的西湖林间,安心地跳跃、觅食、休憩,度过属于它的自在时光。
毕竟,让自然之美留在自然里,才是对这份“罕见惊喜”最好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