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中秋、国庆双节将至,目前,上海的文旅市场已经热闹起来。眼下,上海旅游节正在进行中,不仅各种特色活动集中开展,还有丰富多彩的美食市集、快闪演出让文旅热不断升温。
在上海豫园,旅游节期间,“豫园食集”焕新亮相,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家餐饮小吃,不仅有非遗老字号,也有米其林精选,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地方美食体验。同时,餐饮场景也进行了全面升级,打造出既好吃又好玩的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
“百味入画图”,以移步换景的手法融汇中国八大饮食文化;“二十四节气长卷”,传递出应季食补的养生理念;“锅碗瓢盆”则化身乐器,流动式打击乐演出在园区的各个角落里上演,奏响一篇独特的美食乐章。
在上海闵行区,一座工业遗址转型改造的商业街区内,汇聚了长三角各地美食,85个摊位带来了150多种地道的江南风味。
而在上海的虹桥商务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拉丁热浪节”不仅带来了十几种拉美国家的经典街头小吃,还通过特色文化演艺与市民游客互动,呈现拉美国家的风土民俗。
福建霞浦:海鲜肥美 渔旅融合 带火滨海小城
随着我国东海休渔全面结束,这段时间,在福建宁德霞浦县的各个码头,渔船开始新一轮的海上作业。如今的霞浦,不仅渔业产值攀升,当地还通过渔旅融合,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吸引各地游客。
一大早,在霞浦县三沙镇的东壁码头,一艘艘渔船扬帆起航。在这些渔船中,除了专业捕捞船,还有不少是游客租用来体验海捕的渔船。
为了丰富游客体验,这两年来,不少渔民为自家渔船办理了“涉旅船舶证”,在闲暇之余带游客环岛游,体验海捕、海钓等项目。据渔民介绍,涉旅渔船可以带游客出海体验捕捞,旺季的时候,一条船一天能带三五拨游客出海捕捞,也为渔民增加了不少收入。
记者刚刚从海里新鲜捕捞上来的海鲜,满满的一大筐。渔民侯长华笑着介绍说:“像我手上抓的这一个青蟹,又简称腌仔蟹,非常适合清蒸,非常好吃。像这种的一斤的话一百多块钱/现在我手上挑的一只虾叫做剑虾,是我们当地特有的。这个季节的话已经在40元/斤,白灼的味道非常鲜甜。”
文旅热还带火了当地的餐饮业和民宿。眼下正值开海季,在当地餐厅小吃店,红烧杂鱼、香煎梭子蟹、椒盐皮皮虾、白灼剑虾……鲜咸甜香一应俱全。不少游客还把出海捕捞的海鲜拿到餐厅代加工,品尝自己劳动的成果。
同时,霞浦县的多个海边村镇,如今都成了热门的网红打卡点。不仅有特色的咖啡馆、文创店,还有超大海景的海边民宿,游客们可以边喝咖啡边赏海景,还能在这里休闲度假康养。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霞浦县共接待游客581.86万人次,同比增长32.64%。全县旅游总收入60.51亿元,同比增长33.16%。
湖南张家界:打造消费新体验 特色文旅展演吸引游客
在湖南张家界,旅游市场热度也在持续攀升。各景区依托自然风景,推出特色文旅展演和多业态旅游体验,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
海拔千米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寨景区,推出“山水邀明月”主题活动,将自然奇观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游客漫步其中,尽情享受秋高气爽的好时光。
张家界天空之城七星山,海拔1528米的悬崖之上,168米长的钢架垂直悬挂在空中,高空天梯和飞拉达攀岩项目堪称云端上的“勇气试炼场”,迅速成为国内外户外爱好者的热门选择。数据显示,团队预订量同比增长320%。
在黄龙洞地下世界,身着多民族服饰的非遗快闪队伍以溶洞为T台,进行时装秀巡游。
夜幕降临,张家界千古情景区非遗节目轮番上演。国庆中秋双节临近,这里的演出增加到每天“3+1”场次,为了让境外游客看懂剧情,还对节目实行多语种同步对白。
张家界市文旅部门提供数据显示,1—8月,估算张家界共接待游客3103.51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79.96万人,增长14.2%。
来源:央视网
上一篇:周末的乐趣,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