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方卓然
界面新闻编辑 | 庄键
具有上海文化元素的“文和友”正式开业。
9月26日,豫园商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小吃汇聚地——和丰楼美食广场,以全新形象“豫园食集”焕新亮相。
和丰楼坐落于大豫园文化片区的核心区域,是该区域历史悠久的餐饮地标,始终占据着重要的文化与商业位置。这里不仅是豫园商城六大名楼之一,更继承了一个半世纪的老城厢小吃的历史,一度引领上海餐饮风尚。
和丰楼以“和聚天下味”闻名沪上,有“小吃王国”的美誉,也多次荣获“上海餐饮著名传统品牌企业”“中华餐饮名店”等荣誉。其名取“丰盛”之意,寓意“和气生财、小吃丰盛”。建筑内外融入多种文化元素,如以荷花为店花,象征“和合吉祥”,门口安置一对铜铸大鏊,寓意“独占鳌头”。
图片来源:豫园商城
“和丰楼以‘豫园食集’的定位重新启幕,不仅是品牌自身的一次重要升级,更是大豫园片区提升整体餐饮消费体验的关键举措。”豫园文化饮食集团联席总裁杨炯对界面新闻表示,焕新后的“豫园食集”以东方生活美学为底蕴,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场景进行升级,打造出集好吃、好看、好玩于一体的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
杨炯介绍说,本次空间改造特邀长沙文和友原设计团队主理人代拓操刀,颠覆传统美食广场概念,以“室外场景室内化”为核心理念进行空间演绎。“我们的太湖石景观是陈列最大亮点之一,由迪士尼施工团队1:1仿真打造,还融入了二十四节气与灯光秀,实现了数字化与自然元素的巧妙结合。”
据其表示,此次“豫园食集”秉持“数字+非遗+美食”的创新理念,重现老城厢市井烟火气,汇聚沪上及全国多地的热门小吃,旨在打造传统与潮流相融合的美食文化新标杆。
“豫园食集将延续‘小吃王国’定位,实现老字号与新品牌交融共生。”和丰美食楼品牌总经理王斐对界面新闻说,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家餐饮品牌集中亮相,包括地道老上海风味提篮桥葱油饼、上海人私藏最好吃的生煎之一晓燕生煎等,涵盖非遗老字号、米其林推荐品牌等多类风味,楼层定位清晰明确,B1层聚焦江浙美食,一楼主打上海本帮风味,二楼则网罗全国特色佳肴。
数据显示,豫园商城商圈全年客流超过5500万人次,其中19岁至35岁的年轻客群占比达60%。作为上海的城市文化名片,众多外国游客慕名而来,目前外国游客占比已攀升至游客总数的15%。
为更好地服务国际游客,豫园食集还推出英文菜单。“豫园是许多国际旅行者的上海首站,我们希望通过英文菜单,让世界更直观地感受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王斐表示。
作为大豫园片区文化商业生态的关键组成部分,“豫园食集”此次引进的餐饮业态和场景化消费模式,也将促进提高大豫园文化片区的夜经济消费能动力。
不久前,豫园首次试点周末延长营业时间,希望通过夜间活动导入、消费优惠刺激等手段,进一步提升深夜的人气和活跃度,带动夜间消费的增长。
等待用餐的食客。摄影界面新闻记者方卓然
杨炯透露,近半年以来,豫园创新商业运营模式,构建“IP场景+”消费新形态,吸引大量Z世代人群前来打卡。比如,暑期与B站合作的“豫园·夏日奇幻夜”活动中,年轻客群占比超过六成。多家老字号与国创动画IP联名,带动相关销售预计达4000万元,验证了“国创内容+传统技艺”模式对Z世代的强大吸引力。
“最本土的,才是最国际的。”安永中国经济咨询业务合伙人余泠对界面新闻表示,无论是市民还是外地或国际游客,都不会喜欢千篇一律之繁华,而会更流连于本土特色。一直以来,上海都是海纳百川的国际舞台,中西合璧的典范。因此,具有上海辨识度的夜间经济品牌组合应该既包含代表上海的历史积淀,亦包括最前沿最上海的新锐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