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滚轮声渐密,机票酒店订单躺满屏幕——长假出行的期待值已拉满。
·国庆放假时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29
初八
30
初九
1
国庆
2
十一
3
十二
4
十三
5
十四
6
中秋
7
十六
8
十七
9
十八
10
十九
11
二十
12
廿一
10月1日 至 10月8日,共放假8天
有人憧憬着海边日出,有人规划着山林徒步,有人盼着打卡网红景区。但在收拾行囊的兴奋里,有一根弦绝不能松:旅行安全。
近期全国天气“变脸”频繁,东南沿海的暴雨可能让码头停航,西南山区的降雨暗藏滑坡风险;热门景区限流闭园的公告接连发布,故宫抢票难、敦煌洞窟也经常因天气原因临时关闭;自驾游的路况更是“步步惊心”,暗坑、施工路段可能打乱行程。海外目的地同样不平静,台风、罢工等突发状况随时可能上演。
这份超全预警指南,从国内到国外,从天气到路况,用真实场景和实用技巧帮你筑牢安全防线,让旅途只留美好不留遗憾。
01
国内
📣 未来半个月极端天气重点关注
根据中央气象台今日最新预报,未来半个月全国天气呈现“南雨北凉”的特点,虽然暂无超强台风直接登陆,但局部地区的极端天气仍需高度警惕,尤其是计划前往以下区域的游客:
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浙江):受前期台风“桦加沙”残留云系与季风交汇影响,9月25日至10月2日将出现持续性中到大雨,深圳、厦门、杭州等城市局部可能遭遇暴雨。这种降雨不仅会导致城市内涝,让主干道变成“积水潭”,还可能引发地铁停运、公交改线。
鉴于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在逼近广东,预计未来24小时以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在广东省中西部沿海地区登陆,将给广东省带来严重的风雨浪潮影响,广东省防总决定于23日10时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Ⅰ级应急响应。为应对台风“桦加沙”,广东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阳江、茂名、湛江、佛山,以及海南海口等地宣布实行“五停”措施(即: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建议前往这些地区的游客,提前将“雨天出行装备”(雨鞋、折叠伞、防水袋)塞进行李箱,同时每天早上出门前查一遍实时路况。
西南地区(川滇黔渝):国庆假期前3天(9月29日-10月1日),四川九寨沟、云南丽江、贵州黄果树瀑布等热门景区所在区域将迎来集中降雨。山区地形特殊,雨水渗透后极易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如果你的行程里有山区景点,务必提前下载“地质灾害预警”APP,并且避免在傍晚、夜间前往偏僻山路,遇到路边有“禁止通行”的警示标志,哪怕导航显示能过也绝对不要冒险。
北方地区(京津冀、东北、内蒙):10月1日起,一股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影响北方地区,北京、沈阳、呼和浩特等地气温会骤降5-8℃,昼夜温差甚至能达到15℃,早上穿外套出门,中午可能就得脱到只剩短袖。部分高海拔地区(如长白山、张家口草原)还可能出现初霜冻,路面早晚易打滑。准备去北方玩的游客,一定要遵循“洋葱式穿衣法”——内层穿透气T恤,中层搭薄毛衣,外层套防风外套,这样既能应对温差,又方便随时增减衣物。
除了“国家应急广播”“中央气象台”,还可以关注目的地的“本地应急管理”公众号,比如去广东就搜“广东应急管理”,能获取更精准的区域预警。一旦目的地发布橙色(严重)、红色(特别严重)天气预警,别犹豫赶紧改行程——可以联系酒店免费取消订单(多数平台在极端天气下支持无条件退款),或者把室内景点(如博物馆、商场)调整到雨天,室外景点改到晴天。
📣 热门景点关闭/限流提醒
每年长假前,都会有一批景区因为设施维修、承载量饱和或天气原因临时调整开放状态。想要避免“跑空”尴尬,这几个步骤一定要做足:
提前7-3天查询景区官方渠道:比如故宫博物院要在“故宫博物院”官网或小程序上查预约余票和开放区域,黄山需看“黄山旅游官方平台”的闭园公告,就连一些小众景区(如浙江丽水古村落)也要关注当地村委会的公众号。重点看“开放时间”“预约要求”“限流人数”这三点,比如有些景区分“上午场”“下午场”,超时无法入园。
📣 自驾游路况判断与应急处理
图 / @Shutterstock
路面坑洼/暗坑:晴天时,坑洼处会有明显的阴影,颜色比周围路面深;雨天则要警惕“颜色异常深的水洼”,可能是深度超过10厘米的暗坑,一旦车轮陷进去,轻则爆胎,重则导致车辆失控。另外,观察前方车辆的行驶轨迹,如果发现前车突然向一侧避让,大概率是前方有坑,此时要减速并跟着前车路线走。夜间行车开启远光灯时,要注意“灯光突然变暗的区域”,可能是坑洼导致的光线折射。
断头路/施工路段:除了留意“前方施工”“此路不通”的标识牌,还要注意路面是否有“新铺的沥青”“围挡隔离”,这些都是施工的信号。导航地图一定要提前下载离线包,尤其是去偏远地区(如新疆、西藏),手机信号可能不稳定,离线地图能避免“导航失灵”。如果走到岔路口不确定路线,别随便开,可找附近的村民或修路工人询问,他们最了解当地路况。
山体滑坡前兆:这是山区行车最危险的情况之一,除了裂缝、土石松动、“沙沙”声,还要注意路边的树木是否“歪斜”,或者有“小石块不断滚落”,这些都是滑坡的预警信号。一旦发现这些迹象,立即挂挡加速驶离,千万别停车拍照
或查看情况——滑坡往往发生在几秒到几分钟内,去年四川丹巴县就有游客因停留观察滑坡,导致车辆被埋。
高速/山区行车必遵守原则:高速上遇拥堵,别占应急车道,这是救援车辆的“生命通道”,占用不仅会被罚款扣分,还可能延误救援;“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示,遇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务必先将车移至应急车道,人员撤离至护栏外,再拨打12122高速救援电话;山区行车要“低速鸣笛”,尤其是看不到对向车道的急弯,提前鸣笛能提醒对面来车;雨天过弯时,要“慢打方向、轻踩刹车”,避免车辆侧滑。另外,建议每开2小时进服务区休息15分钟,避免疲劳驾驶,毕竟安全比赶行程更重要。
02
国外
📣 热门目的地风险提示
东南亚地区:9月至10月是东南亚的雨季后期,泰国普吉岛、马来西亚沙巴等海岛可能遭遇热带低压或小型台风,导致出海游取消、海滩关闭。如果要参加出海项目(如浮潜、海钓),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旅行社,签订详细合同,并且穿好救生衣——去年有中国游客在泰国芭提雅因选择“黑船”出海,遇风浪翻船受伤。另外,随身携带“防蚊液”,雨季蚊虫多,避免感染登革热。
日韩地区:日本气象厅预测,10月2日前后可能有台风靠近冲绳,导致当地航班停飞、景点关闭,计划去冲绳的游客可提前预订“可免费取消”的酒店。韩国济州岛的海边风浪较大,禁止在未开放区域游泳,去年有中国游客因擅自下海被海浪卷走。另外,日本的电车和地铁非常准时,错过一班可能影响后续行程,建议提前用“Google Maps”查好班次时间。
欧洲:近期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爆发劳资纠纷,长假期间海外多地劳工纠纷升级,航空、铁路、港口等关键行业罢工将直接影响行程 。
继9月10日法国多地发生“封锁法国”游行示威后,多家法国工会组织于当地时间18日再次举行全国性罢工游行,抗议旨在削减财政支出的预算草案。其中,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会已宣布将罢工推迟至10月7日至9日,正好赶上十一长假的返程阶段。曾有过罢工导致超300架次航班取消,值机柜台前排出百米长队,部分游客因误机滞留机场整夜。建议选择上午航班(罢工多集中在12:00后),转机预留至少3小时缓冲,通过航司APP实时查看航班状态。
瑞安航空(Ryanair)西班牙员工的罢工行动也已进入“持久战”模式——自2025年8月15日起,这场罢工将一直持续到12月31日,每周三、五、六、日都是罢工日。作为欧洲航空枢纽,西班牙的航班乱象正通过“连锁反应”波及意大利航线——哪怕你买的是罗马往返马德里的直飞航班,也可能会因为西班牙地勤罢工导致登机口变更、行李托运延迟,甚至整趟航班临时取消。
此外,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的景区周边小偷较多,保管好护照、钱包,建议把重要证件拍照存在手机云端。
最后提醒大家:
出行前查询目的地安全形势,避免前往战乱、疫情高风险地区;了解当地严禁携带物品,避免入境受阻。
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习俗,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文明旅行;看管好个人财物,谨防街头诈骗。
遇到航班延误、消费纠纷等问题,理性维权,可联系当地消协或中国使领馆协助。
若在海外遭遇紧急情况,立即拨打当地求助电话,或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86-10-1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