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在当今的世界舞台是否已然成为一颗亮眼的新星?在看到网络上诸多关于中国汽车被外国人关注的消息时,这个话题究竟是国内媒体的自嗨,还是真的确有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国内互联网热议的话题之一。但最能说明问题的,或许就是以欧洲为首的老牌汽车强国,开始对中国汽车施加高额关税,当看到50%甚至100%的关税数字时,中国汽车已然势不可挡,确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在产品力,尤其是性价比卷到极致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在向着高端市场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如何获得在“功能性”之上,基于审美和品牌认同而来的更高溢价,对于发展时间并不长的中国汽车来说,难度依旧不小。而与其思考如何向国外高端品牌一样,靠运动性能部门或者独立的特别子品牌向上攀登,长城汽车的思考,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国外汽车品牌多以百年工业积淀为底蕴,而中国车企拥有更深厚的千年文化基因可挖掘。当第一次见到名为“敦煌绿”的坦克500车型时,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灵感,哪怕不谈油墨的深沉厚重质感,一个更好记忆、且一看到就能在脑海中想象到画面的名字,就可以见微知著。相比借用欧洲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的拗口音译词汇命名来凸显高级,五千年文化所带来的自然而然的基础认知,是中国汽车品牌思考如何更好向上发展的关键。
敦煌,自古便是中原与西域交通的必经之地,在丝绸之路的繁荣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到敦煌,不知中华文化的厚重与精彩。在这个充满历史与文化色彩的地方,诞生了东西方文明交汇的璀璨,承载了古代中国经济繁荣的密码。跨越千年,长城汽车携手央视新闻《中国经济引力场》栏目,以致敬敦煌文化为主题,借敦煌的浓厚的文化价值,将长城汽车品牌精神与敦煌深度绑定。
此次栏目,魏建军前往敦煌玉门关,溯源汉长城遗迹,寻根长城汽车名字起源;前往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解锁色彩艺术之美的根源,致敬敦煌美学;前往月牙泉,以古今对照的深度对话,从敦煌文化历史中感悟出囊括探索、坚守、自信、传承的“万里精神”,更探寻出长城汽车所代表的新时代“万里精神”。
首先是勇于探索,追求卓越。长城汽车以“坚守热爱、深耕技术”为初心,锚定底层技术突破,在能源与智能化领域构建全产业链自主布局——从打破外资垄断、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主化,到3家子公司跻身全球零部件百强并供货国际车企;从全球标杆生产基地,全自动化造车流程,突破造车科技壁垒,到超百亿研发筑牢“技术生命线”,推动中国汽车技术从“引进来”迈向“走出去”。
其次是坚守意志,稳健发展。永葆对造车事业的纯粹热爱,以稳健经营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底线思维与规则意识,追求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长期以来,长城汽车深植底线思维,致力高品质造车,聚焦产品力提升,提速高质量出海,“造血”能力不断增强。以此为基础,长城汽车得以高价值回馈用户,助力产业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效益的兼顾,成为更受尊敬的企业公民。
接着是文化自信、弘扬创新。敦煌绿不仅是传承千年文化积淀的传统色,更是代表锐意进取的希望色,身处无垠沙漠中的敦煌人民,对绿色的渴望与偏爱,是源自血脉内的热爱,敦煌绿坦克500也将如同沙漠绿洲,带来无惧险阻、开拓进取的丝绸之路精神。源于深度求索精神的千年共鸣,和青绿山水的画师一样,坦克品牌也是在同一领域中不断精进深耕,力求把越野车做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位置,这一中国匠人精神,也正是中国智造能在国际大放异彩的关键所在。
最后是坚持传承,推广越野。长城汽车是中国越野的先驱和普及者,2002年,“赛弗现象”席卷全国,开创中国越野时代。目前,长城汽车稳居中国越野市场销量第一,中国每卖出两辆越野车,就有一辆来自长城汽车。不但拥有全动力、全场景、全球化布局,还有完善的越野产品矩阵、核心技术与严格品控,以及推出了越野车型、越野场景的分级标准,在2025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上,为中国赛事注入活力。坦克300 Hi4-T获T2.E组别冠军,二代哈弗H9获T2.1量产燃油组总冠军,V6火炮获T2.1量产燃油组六冠王。
总结来说,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制造的重要一极,但真正的强国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文化影响力的输出。长城汽车正以“现代商队”之姿,沿袭丝路探索与交流的基因,将赛事IP打造、越野文化推广视为新时代的“文化驼队”。